【聚焦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喬傑:著力強化我國生育力保存保障體系
目前,我國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對初婚初育年齡的延遲作用已不可避免,生育力下降或受損已經不再是少數患者的問題,而是涵蓋育齡健康人群正在面對的共同困境。
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喬傑院士認為,針對上述問題,在技術層面,我國婦產生殖醫學專家正不斷探索開發新技術、研究新機製,但是短時間內的科技發展無疑不能滿足和充分應對當下迫在眉睫的育齡人群生育需求。
因此,她提出,從生育保障和現有可及的技術應用角度出發,我們應以適應發展的眼光,及時、適度🤛🏿、有序開放一些原有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限製,在今年兩會之際,她的提案“著力強化我國生育力保存保障體系”用意正在於此。
喬傑建議,首先應加強對育齡人群的生育力評估和對輔助生殖技術的科學認知。
育齡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2-28歲,35歲以後生殖衰老加速,呈現“陡坡”式下滑,卵子質量和數量逐年降低。建議在個人常規體檢或生育健康檢查過程中,為未婚及已婚育齡人群提供可供選擇的生育力評估技術服務項目及相關咨詢🏃🏻➡️🧙♀️。讓公眾對輔助生殖技術目前成功率和有限性有合理科學認知及預期。
其次,有序開放卵子庫服務範疇限製,積極強化建設“生育友好型”保障體系🧚🏼♂️。
第一階段,指定具有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資質的醫療機構建設“自用型”卵子庫,適度有序放開未婚育齡女性自卵凍存限製。縱觀全球,比利時🏋️♂️♟、丹麥、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已設有卵子庫,美國更是有至少11家卵子庫,然而我國目前尚無,主要原因是對凍卵技術和運行管理存在顧慮🪀👨👩👧👦。如今,目前我國在凍卵技術領域已實現了產品國產化並有領先國際的新技術,在運行管理機製方面,則可參考我國現有精子庫成熟的運行管理模式。
因此,建議我國指定具有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資質的醫療機構建設“自用型”卵子庫以面向未婚育齡女性開展凍卵技術,同時應嚴格規定保存使用期限🖐。讓有生育意願而暫無配偶的女性,未來有更大機會成為母親📀。
第二階段,國家主管部門依托具有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資質的醫療機構建設“捐贈型”卵子庫,適度有序放開育齡女性贈卵限製。截至目前,我國設有29家精子庫讓“無精”不孕夫婦可通過精子庫供精順利獲得後代,但受卵巢早衰困擾導致的“無卵”不孕夫婦的臨床需求遠不能得到滿足,因此亟待建設“捐贈型”卵子庫幫助不孕患者健康生育。
最後,著力強化生育力保存保障政策法規監管製度🎣。
“卵子庫”的搭建和完善不僅能保障凍卵💶、贈卵等健康生育和臨床治療需求,更是用於開展人類遺傳資源相關科學研究的可靠抓手👐。建議由政府主導,成立國家級的針對卵子等生物資源庫的監管委員會/工作組,指定專門機構或部門,定期製定技術質控標準,開展資質審批及提請製定法規等,加強對卵子等人類遺傳生物資源儲存、轉運等管理。
喬傑認為,為適應我國國情和滿足人民需求,應立足“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根本,及時抓住關鍵問題,強化輔助生殖服務頂層設計,推動我國多需求🍏、多角度🤵🏼、全鏈條生育力保存保障體系建設,讓更多人民獲益。
原文鏈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403/05/WS65e70ba0e4b0f632f266c0cd.html
(統戰部供稿 來源:科學網)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