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程之範醫史論文獎”揭曉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重要思想,將醫學史研究與博物館事業相結合,鼓勵更多高校學生投身到醫學史研究中,為中國醫學史學研究註入新鮮血液,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史料收集與研究中心繼承辦首屆“程之範醫史論文獎”後,於2023年成功組織第二屆“程之範醫史論文獎”征文比賽。
本次大賽以“醫學史與醫學文化”為主題,面向全國所有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院所研究生。征文活動受到各界朋友關註,尤其得到了青年學子的熱烈響應,收到來自意昂2平台、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東南大學等綜合類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及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等醫學類院校及醫學科研院所的投稿🍃🦻🏼。
經由國內多位知名醫史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匿名評審,從72篇征文稿件中,評選出一等獎論文2篇,二等獎論文3篇,三等獎論文3篇,優秀獎論文15篇。
第二屆“程之範醫史論文獎”獲獎名單 (同等次獎項排名不分先後)
獎項 | 姓名 | 投稿題目 | 學校 |
一等獎 | 馮景 | 信疑之困:近代中西醫論爭下社會對膏藥的認同抉擇 | 浙江師範大學 |
一等獎 | 李泉秀 | 從“縮短的染色體”到抗癌“神奇子彈”:格列衛的誕生 | 清華大學 |
二等獎 | 劉苗 | 全面抗戰時期中國國境衛生檢疫製度的調整與實施 | 中國科學院 |
二等獎 | 任錦燁 | 中國近代首部西醫兒科學譯著《兒科撮要》探析 | 中國科學院 |
二等獎 | 邵吳越 | 隱蔽的角落:民國社會對女性墮胎的認知 (1912-1937) | 浙江師範大學 |
三等獎 | 張耀文 賀雨婷 宋歌 | 寶貨良藥:珊瑚及其藥用知識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三等獎 | 劉曉煥 | 衛生與政治: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杭州市衛生運動研究 | 浙江大學 |
三等獎 | 徐紅 | 外輸與自造:中央蘇區藥品反封鎖研究(1930-1934) | 湖南師範大學 |
優秀獎 | 陳凱源 | 從敦煌文物遺存看唐代佛教醫學的密教化現象 | 陜西師範大學 |
優秀獎 | 陳巧 | 明清醫學文獻中穩婆形象探析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優秀獎 | 沈誌傑 | 抗日戰略相持階段陜甘寧邊區防疫動員研究(1938-194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優秀獎 | 孔飛樂 | 英雄與惡魔:阿爾伯特·克裏格曼的生平與評價 | 首都醫科大學 |
優秀獎 | 張越 | 再析《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扁鵲的歷史真實性 ——兼與李忠勤先生商榷 | 東南大學 |
優秀獎 | 龔哲晰 |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陳誌潛早期公共衛生思想探析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優秀獎 | 董子琪 | 北京地方誌中兒科醫學史料挖掘研究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優秀獎 | 張藝萌 | 南京國民政府建政初期中國朝野的“國藥”建構及其論爭 | 中央民族大學 |
優秀獎 | 侯佳瑩 | 淺析17世紀英格蘭社會的抑郁情緒 | 北京師範大學 |
優秀獎 | 李嫣然 | 民國時期大東書局中醫書籍的出版、流通與閱讀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優秀獎 | 張恒 | “胎毒論”與近代中西醫天花病因之爭 | 揚州大學 |
優秀獎 | 曹建國 | 中古獸醫官起源考——以北朝畜疫防治為中心 | 吉林大學 |
優秀獎 | 黃始玉 | 明清江西省誌的中藥文化資源整理與研究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優秀獎 | 李捷 | 明清時期福建與琉球的醫藥交流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優秀獎 | 蔡巧巧 | 從零開始的拓荒:我國醫學博物館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 華中科技大學 |
(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 吳子婧、王驛塵)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