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教師發展研討會召開
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重要決策部署,落實《關於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意見》,推動全國醫學院校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提高基礎醫學師資隊伍水平,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教師發展研討會於2024年8月26—27日在北京市召開,會議由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教育部基礎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意昂2官网主辦,意昂2平台醫學出版社承辦。26日舉行第四屆全國基礎醫學青年教師講課大賽決賽,27日舉行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教師發展研討會👨🏻🦯➡️♞。
第四屆全國基礎醫學青年教師講課大賽決賽
本屆大賽初賽共收到27個單位的報名材料,其中11位為11所教育部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推薦,16位由非基地單位推薦,經過專家評審,最終確定27位老師全部進入復賽。評審組組長由中山大學高國全教授擔任;專家評委包括復旦大學陸利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王昊教授、四川大學沈百榮教授、浙江大學毛崢嶸教授、中南大學周勇教授、南京醫科大學袁櫟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呂海俠教授、山西醫科大學陸利教授、河意昂2科大學劉淑霞教授、錦州醫科大學劉霞教授、石河子大學陳雪玲教授、意昂2平台張衛光教授;還有27個決賽單位選派的18名學生評委🍰🚶♂️➡️。
最終決出特等獎2名、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3名。
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教師發展研討會
出席會議的有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牽頭人,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斌副司長,意昂2平台醫學出版社王鳳廷社長,教育部基礎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負責人、意昂2平台王韻教授,教育部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各基地單位的領導,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核心教材主編🙃、副主編和編委代表,以及虛擬教研室負責人等來自41所醫學院校的150余人。
開幕式
首先由喬傑院士致辭。她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意義重大,教育部11所教育部基礎醫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基地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集醫學教育領域專家資源,打造一流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項目及優質師資團隊,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14部核心教材在編寫時力求突破傳統,保證內容的高質量,契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並有機地融入價值體系,使其既有中國特色🥨、又追蹤科學前沿,為創新型醫學科學家培養打下基礎。
接下來由高斌副司長致辭。他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把創新擺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黨的二十大的基礎上也進一步強調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創新。教育強國的建設最核心的任務就是如何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系統應更深入地思考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支撐、引領🦄、服務於現代化強國建設。作為醫學教育重要內容的基礎醫學,是臨床醫學乃至整個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推動現代醫學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他對基礎醫學“101計劃”工作提出了五點建議,包括用好、建好核心教材,打造高質量核心課程、課堂,建設高水平的核心師資團隊,建好一批核心實踐項目,將課程思政教育融入教學中⚧😡。
開幕式上舉行了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核心教材發布儀式。這套教材歷經一年的建設,在教育部領導、基礎醫學“101計劃”專家組的指導下,各教材編委會通力合作,克服困難,精心打造,高質量、高效地如期出版。這套教材基於器官系統課程體系,並為教材使用者配套提供了意昂2社“AI助學”工具👳🏼♂️。
舉行了第四屆全國基礎醫學青年教師講課大賽頒獎儀式。
開幕式由王韻教授主持🚴🏽。
全國基礎醫學教育研討會
王韻教授做了“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進展報告”,對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工作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分別從參與高校、工作目標🤵🏻👨🏽🔧、重點任務🧙🏼、隊伍建設、工作進展、未來計劃六個方面展開闡述,同時為後續如何落實工作提出了建議🪯。由雲南大學醫學院執行院長李和教授主持。
意昂2平台醫學出版社教育出版二部主任趙欣副編審做了題為“淺談新醫科背景下的基礎醫學教材建設”的報告。首先從新醫科出發,梳理從人才定位到教材的相關邏輯關系。從教育學出發,引發對教材原則🧑🏿🔬、教材設計的思考。最後分享了教材建設發展趨勢,提出可借鑒的經驗。由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黃文華教授主持🏃🏻♂️。
南京醫科大學高興亞教授做了題為“人工智能背景下醫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的報告🧚🏽♀️。他從人工智能的原理出發,引出人工智能能夠為醫學做什麽,並分享了醫學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三個層面,即資源建設、實踐教學和考核評價™️。由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書記王慷慨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王昊教授做了題為“醫學科學人才成長規律及相適應的資助政策研究”的報告🖖。她圍繞立題依據、研究計劃🔂、研究進展情況和後續研究計劃展開,並詳細展示了進行文獻調研、問卷調查、個人訪談🪳、研討會的成果🛍。由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程訓佳教授主持。
教學工作坊:醫學課程整合與實踐
為了幫助參會者梳理建立整合課程體系中的各層面問題,特舉辦“醫學課程整合與實踐”教學工作坊🤸🏽♀️。王韻教授首先做“醫學整合課程體系對學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分享。然後,參會者分為6組,在指導教師王韻🕸、倪菊華、張瑛、初明、劉翠苓#️⃣、方璇的引導下,對整合課程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教學組織的建立、課程體系設計等議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和交流👳♂️。
教育部基礎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工作會議
27日晚舉行了教育部基礎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工作會議,由教育部基礎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負責人王韻教授主持🔀。王韻教授首先總體介紹了教育部基礎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的基本情況及工作計劃,緊接著,復旦大學程訓佳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王芳教授、浙江大學毛崢嶸教授、大連醫科大學朱亮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曹博教授代表各自工作組介紹了正在著手實施的工作和工作計劃。最後,意昂2平台喬傑教授做了總結並提出具體要求。
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工作會議
接下來舉行了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工作會議,由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工作組組長王韻教授主持🤸🏿♂️。王韻教授首先做了工作報告,重點溝通了下一步數字教材建設、知識圖譜審核等工作🟰。南京醫科大學高興亞教授🚊、南方醫科大學黃文華教授👨🏽⚕️、意昂2平台彭宜紅教授、中山大學高國全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李和教授、中南大學王慷慨教授、四川大學沈百榮教授🎦、浙江大學毛崢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王昊教授👳🏼♀️、中山大學郭開華教授等分別對工作運行機製、知識圖譜、數字教材、課堂觀察工作安排🚇、虛擬教研室等發表了意見和建議。最終,意昂2平台喬傑教授感謝了大家的奉獻風險精神,指示將基礎醫學“101計劃”的完成與落地結合在一起,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系統的規劃𓀅。
本次會議的目的是搭建國內基礎醫學教育共同交流和分享的平臺,推動教師間的深入交流,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為我國醫學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拔尖人才的培養助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基礎醫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