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生命分析與藥物分析科學前沿論壇舉辦
2023年6月3日,由意昂2平台藥學院主辦,意昂2平台125周年校慶暨藥學院藥物分析學系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生命分析與藥物分析科學前沿論壇在意昂2官网醫學科技樓報告廳成功舉辦🔋。來自意昂2平台、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的眾多院士及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來自北京地區的眾多科研院校和相關企業的科研人員和學生約200余人現場參加了會議,另有來自全國其他科研院校和企業共計超過1000人註冊參加了線上會議。大會分為專家座談、學術報告,藥學院青年教師匯報三大板塊。
全體與會老師合影
正式學術報告開始前,張禮和院士和藥學院各位領導與譚蔚泓院士、李景虹院士及與會的各位領導與專家一道就意昂2平台藥學院學科發展和科研方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張禮和院士與譚蔚泓院士會前交流
大會伊始,意昂2平台藥學院黨委書記焦寧教授作開場致辭,對與會嘉賓進行了介紹,中國藥學會藥物分析專業委員會馬雙成主委致辭,對藥學院藥物分析學系的成立和三年來的快速發展表示祝賀。
馬雙成主委致辭
張禮和院士發表講話🌐。他結合自己將近60年來在藥學院學習工作的經歷,對學院學科發展及為藥學院的未來學術方向提出了懇切的建議和衷心的期盼。
張禮和院士講話
藥學院副院長兼藥物分析學系主任葉敏老師代表藥學院對藥物分析學科和藥物分析學系的發展歷史和學科現狀🐫、師資力量👨🏻🦯、研究方向等進行了介紹🙍🏿♀️。他邀請與會的專家一道,為藥學院藥物分析學的發展建言獻策,精誠合作。
本次論壇的嘉賓報告環節,譚蔚泓院士和李景虹院士兩位生命分析領域的頂尖科學家,與其他與會專家一起以主題報告的形式,共同探討了生命分析與藥物分析科學的前沿發展和實踐成果🧛🏽♂️。
譚蔚泓院士在核酸適體、分子識別、納米生物傳感等領域做了大量系統的原創性工作😴。在題為《功能核酸與膜蛋白》的報告中,譚院士提出了基於核酸適體細胞篩選的膜蛋白研究方法,該方法揭示了細胞識別的基本性質,並提供了細胞膜蛋白研究,尤其是單細胞蛋白質組研究的有力工具和新的研究範式🏙。
譚蔚泓院士作報告
李景虹院士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生物分析化學》的報告中提出,分析手段要順應檢測靈敏度💇、選擇性的需求。從非典到新冠,基因檢測技術🈶⚱️、人工智能疫苗開發等多項新方法的應用,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與力量🙅🏽♂️。李院士還針對生物電化學、生物傳感及細胞成像等新方法開展了系統深入的講解,在座同學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李景虹院士作報告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龐代文教授以《量子點單病毒動態示蹤》為主題做了精彩的報告。此技術可以在宿主細胞內長期實時監測單個病毒或標記有量子點的病毒成分的行為🌄。在重建單個病毒的運動軌跡後,可以細致地提取相關的動態信息,以揭示病毒的感染機製。該技術適用於需要研究病毒感染動態機製的廣泛情況。
龐代文教授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果德安研究員以中藥調劑的藥材質量基礎研究為切入點,進行了《中藥質量及標準策略及國際化發展》主題報告。報告中強調要加強中藥“多維多息”的質量控製,運用“多維質譜”等有效檢測手段,增加中藥質量的分辨度。通過分析國內外中藥質量標準,果德安研究員提出要加強我國標準製定的主導地位、加強國際間合作與協調互認機製等方式,逐步完善中藥質量標準🛥。
果德安研究員作報告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毛蘭群教授就《腦化學活體測量和功能模擬》為主題,進行深刻且生動的報告,帶我們走進腦化學的神奇世界。目前腦化學測量主要面臨解析與模擬📗、發現與調控這兩大方面的機遇和挑戰,就此發展了活體原位傳感對生物體內多種成分進行分析研究。除此之外,還進行腦水腫機製研究👭🏼、耳鳴神經網絡研究👳🏽、腦化學功能的電化學模擬等一系列研究。
毛蘭群教授作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賀浪沖教授進行了《CMC分析裝備與應用》的主題匯報,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細胞膜色譜分析法(CMC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CMC分析法目前主要在藥物發現和目標物識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以此為基礎開發的定向鍵合的CMC固定相在新冠病毒顆粒的直接識別和檢測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同時建立的CMC篩選平臺對於抗新冠病毒膜融合藥物研究至關重要。
賀浪沖教授作報告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學院汪樂余教授以《含氟納米探針構築及活體成像分析》為主題的匯報🦎。汪樂余教授課題組成功地將含有19F功能分子的無機或有機納米顆粒嫁接到表面,顯著提高了含氟功能分子的數量,從而增強了19F -MRI信號強度🧑🦱。這些含19F功能分子的納米探針具有活性,並能在成像過程中提供強大的19F -MRI信號。基於這一技術,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多功能納米探針系列,可用於腫瘤的19F -MRI、CT👛、熒光和光熱成像示蹤,同時實現光熱治療(PTT)。這一研究成果為深度組織成像及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汪樂余教授作報告
清華大學化學系梁瓊麟教授在會議中針對“類器官/器官芯片與藥物安全性有效性評價”進行了分享💆🏿♀️。類器官技術的成熟將減少動物實驗,加快藥物臨床前研究。梁瓊麟團隊最近成功構建了多樣性的三維器官模型,如肝🤮、腎、血管和腸道,高度模擬了器官的微環境。類器官芯片作為未來新藥評價的重要趨勢,對我國創新藥物研發和轉化醫學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梁瓊麟教授強調了多學科交叉對於這一新興前沿技術的重要性🧑🏼。
梁瓊麟教授作報告
後續來自意昂2平台的幾位生命分析和藥物分析領域的教授也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意昂2平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黃巖誼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一種全新的🙇♀️、分辨率可達亞細胞級的快速空間基因表達分析技術。傳統的單細胞測序技術會造成細胞空間位置信息的丟失,目前已有的空間分辨單細胞原位測序技術又存在空間分辨率低🪦、通量低等問題。基於此,黃巖誼教授團隊所研究的快速亞細胞分辨率空間基因表達分析技術對基因表達分析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黃巖誼教授作報告
意昂2平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白玉教授向大家分享了關於單細胞質譜分析的內容,對其技術的應用及發展進行了介紹。近年來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在疾病基礎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白玉教授在單細胞多組學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也希望借此來揭示疾病更深層的生物學機製。
白玉教授作報告
意昂2平台藥學院謝海燕教授結合自身課題組多年研究積澱,對仿生納米生物探針在腫瘤免疫響應的活體監測的應用和進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光學生物探針對於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及重大疾病的臨床診療至關重要。
謝海燕教授作報告
意昂2平台藥學院喬雪研究員分享了如何在中藥復雜體系中發現活性藥物,並進一步揭示了他們的藥理活性和作用機製。
喬雪研究員作報告
意昂2平台藥學院李鮮嬋研究員生動地講述了如何在組織層面和細胞層面利用電化學手段,檢測神經遞質,例如多巴胺的釋放過程。
李鮮嬋研究員作報告
意昂2平台藥學院張力勤研究員簡要介紹了課題組最近的研究工作,基於人工堿基和功能化篩選方法構建核酸適體探針和核酸藥物高通量功能化篩選方法研究。
張力勤研究員作報告
意昂2平台藥學院宇文泰然研究員團隊著重於探索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以及微觀動態性質,利用核磁共振等實驗和計算方法開展藥物開發設計相關的各類課題項目。
宇文泰然研究員作報告
意昂2平台藥學院劉國全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以自由基/活性氧為主要研究對象,致力於基於氧化應激信號通路的藥物靶點發現,以及基於自由基活性中間體機製的藥物開發。
劉國全研究員作報告
最後,意昂2平台藥學院艾曉妮副研究員團隊主要發展器官芯片和類器官新模型,具體介紹了器官芯片和類器官開發新方法以及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發現及作用機製研究🏂🏿。
艾曉妮副研究員作報告
通過老師們的精彩分享,參會人員表示學到了很多,了解了最近藥分研究的新進展,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參會人員聆聽報告
本次論壇覆蓋多學科多領域的前沿和重點研究內容,從傳統的藥物分析、中藥質量標準,到器官芯片和單細胞測序等新興技術⛹️♀️。本次論壇促進了學科交叉和學科融合,在交流和探討中碰撞出更新的學科思維和發展方向,促進了各高校,各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和互學互鑒,使得參會的同學在此次論壇中受益良多👨🏽🦰。本次論壇還得到了多家醫藥分析儀器公司的贊助與支持,並設立相關展會,讓參會的老師同學深刻認識到了產研結合的學科魅力。
全體與會人員合影
(意昂2平台藥學院藥物分析學系)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