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靠誰溫暖:2023意昂2官网清明論壇在京舉行

    "死亡是溫暖的"

    2023年3月26日,“第五屆意昂2平台清明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死亡是溫暖的”,旨在從多學科、多視野、跨領域詮釋死亡的溫度和詩意,解讀死亡背後的感動和思考,給學界、業者和社會大眾以啟示🧵。論壇由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主辦,福壽園國際集團、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學文化專委會協辦,民政部社會事務工作專家委員會🫲🏼、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支持🧔🏼‍♀️。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院長周程,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殯葬處處長張曉峰等領導和嘉賓出席論壇,知名醫學人文學者王一方、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院長顧晉🦶、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意昂2平台哲學系教授王中江、意昂2平台衛生法學教授王嶽等來自醫學、哲學、社會學🫠、生死學、傳播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發表演講,醫療🤶🏼👩‍🦽‍➡️、殯葬等行業從業者,相關專業領域師生以及網上報名的公眾人士近300人來到論壇主會場,並有近五萬網友在線觀看了論壇直播。

    2023第五屆意昂2平台清明論壇現場

    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發表主旨演講“生死的沉思”。韓啟德表示,去世是失去,也是饋贈☛。溫暖的告別充滿著彼此之間愛的饋贈,喚起生者對死者的懷念,死亡既是有形的軀體消失,也是無形的生命與愛的饋贈💇‍♀️。理性很難破解生死話題,更多要靠情感,最為大家接受的還是這個有情感的說法:“我們來過,愛過,奮鬥過,做出了一點貢獻,還留下了一點光亮,那就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所以,生死問題不僅是哲學理性命題,還是一個溫度的感性問題。

    韓啟德做主旨演講

    意昂2平台人文特聘教授👷‍♂️🏊🏼‍♀️、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院長周程代表學院致歡迎辭🚜。他表示,近年來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一直致力於積極推動全社會對於生死問題深入探究,並深入到殯喪👱🏿、醫療等實務環節。善終這種理想,符合現代人的福祉追求,但它需要全社會,尤其需要得到當前正在蓬勃發展的安寧療護和緩和醫療的大力支持🥎。打破醫學與殯葬之間的深層壁壘,以及架設生命服務與臨終關懷事業的直通車,才有可能創造一個溫馨的善終場所。

    周程致歡迎辭

    來自政府部門、學界、業界等社會各界人士就相關議題展開闡述和討論,形成並由中國殯葬協會常務副會長王琦宣讀“2023年意昂2官网清明論壇共識”。“共識”提倡全方位認識死亡,打破死亡的冰冷印象,還原死亡的溫暖面貌;提倡全程的死亡關懷,醫療-殯葬協作,家庭-社會協同,創造溫暖的死亡場域;提倡全人眷顧的生死觀,用愛與尊嚴延續逝者的生命榮光。

    學術探討:生死大事何以溫暖

    主論壇環節中,知名醫學人文學者、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一方首先發表了題為“死亡:何以溫暖?從醫學敘事到殯葬敘事”的破題演講,他表示通過死亡敘事從醫學到殯葬的拓展,可以在各個階段改變死亡認知的基線。瀕死的故事不再是奔赴黃泉,而是遽歸道山,寄情桃花源;臨床死亡的故事不再是因病搶救無效,而是醫者盡心,沒有遺憾;生物學死亡的故事不再是一杯黃土,一縷青煙,而是長眠大地,皓月當空;社會學死亡的故事不再是人去樓空,萬般無奈,而是尊逝禮葬,追思慎遠。


    王一方演講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院長顧晉帶來演講“清明裏的詩和遠方”。作為一名腫瘤外科醫師,顧晉見到許多的癌症晚期病人沒有地方去,因此他才在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建設安寧療護中心。他表示安寧療護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英美等國,人員、服務、管理等發展非常完善,中國臺灣、香港則始於80年代初。中國大陸安寧療護的需求很大,但起步晚,發展慢,近年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經開始積極推動安寧療護事業。

    顧晉演講

    CCTV主持人👌🏻、節目評論員白巖松發表了題為“死而不亡者壽——古人的智慧與當下的生死觀”的演講👨‍🦽。他表示中國古人對生死本有著豁達的智慧,生命是從出生到死亡的完整過程,而死亡恰恰是終點處的一面鏡子,反過來照射著人生,讓我們必須珍惜時間,在有限的生命空間更加精彩。他通過回顧中國海葬和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認為社會文明和人們的生命觀都在不斷進步,死亡未必是全部的結束,生命的故事可以一直流傳下去,這就是《道德經》中的“死而不亡者壽”。

    白巖松演講

    意昂2平台哲學系教授🤚🏼、鄭州大學哲學學院院長王中江帶來“死亡的安頓”演講🏸。他總結了中國哲學中有關死亡和逝去的主張🚴、立場、態度、安頓和智慧,其中包括:人的逝去和死亡是人生的無奈;人生是痛苦,人的逝去和死亡也是痛苦,但又是解脫;人的逝去和死亡不過是自然的過程,死去既是新的人生的開始,又是人生的快樂;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死生是人生的復歸和回歸;死亡是人生最好的休息等。

    王中江演講

    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衛生法學教授王嶽詮釋了“安寧療護相關法律問題”。他表示現存醫學預囑內容過於簡單,文字表述有歧義,存在默示同意內容等法律問題,為此王嶽2019年曾擬《醫學遺囑書》和《醫療選擇代理人委托授權人》示範文本專家共識,規範目前中國的臨床授權委托行為🧑🏼‍🦳🎻。此外,中國衛生法學會等單位還在聯合推動規範未成年人安寧療護程序,彌補現存規範中未針對未成年人的不足。

    王嶽演講

    實踐探索:生命終點流入暖意

    宸冰閱讀文化傳媒創始人、北京讀書形象大使宸冰(李琛)發表了題為“記得·懂得·超越死亡依然相遇”的演講。她講述了母親離世的親身經歷,並借由與母親的和解,重新看待了自己的生命歷程,重新擁有了來自內心的安全感與自信👨🏿‍⚖️。她說:“直到目睹她的死亡,我才意識到,原來我還是不懂她,原來我從不曾知道她竟是這樣無私的愛著我……”

    宸冰(李琛)演講

    國內生死學和生死教育探索者、《旅行中的生死學》作者陸曉婭發表了題為“創造與珍惜:生命最後的黃金時間”的演講。他提出生命終末期有一段短暫的生命狀態平穩期,它為臨終者完成重要的生命任務打開了“窗口”,也讓親人們倍感珍惜,所以稱為“黃金時間”。而安寧療護團隊可以通過專業的服務,創造出生命臨終前的黃金時間,“讓生命最後都能再開一次花”(臺灣安寧醫生謝宛婷語)。

    陸曉婭演講

    上海第一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孫偉發表了題為“骨腫瘤科裏的醫學人文”的演講。他介紹在中國,每年有新發的兒童和青少年骨癌患者約1萬人,如何和他們溝通生死是艱難的問題。為此,醫院開展了陽光學堂、繪本伴讀、童影留聲等愛心服務和人文活動,並與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合作設立“公濟青少年骨癌公益基金”……他認為病是科學問題,病人則需要考慮情感🧑‍🦽‍➡️、感受、承受力等,因此醫學需要科學精神,更需要人文關懷🚏💛。

    孫偉演講

    原航空總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劉寅通過介紹親身經歷的安寧療護案例,提出死亡應該提早準備,老年人更應該正確面對死亡🐨。而安寧療護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化解痛苦與矛盾,完成生前願望,從而讓人生畫上圓滿句號🔧。為此她也呼籲社會支持生命末端特別是針對空巢老人家庭的安寧療護事業。

    劉寅演講

    福壽園國際集團生命教育推廣講師顧洋介紹了由她自己設計開發的四款生命桌遊,將“死亡”以遊戲化的方式呈現,並與現階段年輕人關註的相親交友👨🏻‍🍳、擇業就業等話題聯系起來,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目前,福壽園已開展260余場包括生命桌遊在內的生命教育課程🖖、講座、論壇與體驗活動,累計參與單位1600家,受眾人群超過20萬人次📷🤵。

    顧洋演講

    中國殯葬協會常務副會長王琦宣讀《2023年清明論壇共識》

    關於意昂2平台清明論壇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生死觀、醫療觀、殯喪觀,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和福壽園國際集團於2018年發起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意昂2平台清明論壇”👩‍🦲。論壇借清明節之特殊氛圍,研討“死亡輔導”🏅、“死亡關懷”🥈、“醫療·殯葬一體化”🫦、“生命教育與死亡審美”等話題,以期不斷打破避諱死亡的語境與禁忌思維,豐贍國人的精神家園,讓生死兩安,生死兩悅🥍。

    論壇匯集了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周程,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著名學者葛劍雄,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總幹事羅點點,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著名專家淩峰,知名醫學人文學者、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一方,CCTV主持人敬一丹等一批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與媒體人,從人文關懷的角度深入探討對生命的尊重、對死亡的關懷,旨在為中國當代社會的生命教育與死亡關懷提供全新的理念與指導🐯。

    目前論壇已舉辦五屆,累計共有1000余人參加論壇現場,網上直播觀看人數近20萬☝🏽。未來意昂2平台清明論壇還將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持續舉辦,並不斷跨界👩🏻‍💼🧛🏻‍♂️、跨地域🈳、跨學科運作。

    (醫學人文學院)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