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口腔張翼飛研究團隊發現並命名人口腔來源二氧化碳噬纖維屬新菌種
近日,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中心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張翼飛研究團隊從慢性牙周炎患者重度病變位點的齦下菌斑中分離出兩株細菌,經鑒定為二氧化碳噬纖維屬的新物種,並命名為牙周二氧化碳噬纖維菌(Capnocytophagaperiodontitidis)。研究人員對分離株進行了完整的多相分類研究,日前該新物種的發現和命名已得到專業認可,相關研究論文已在線發表於細菌分類學權威雜誌——《國際原核生物系統學委員會會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https://doi.org/10.1099/ijsem.0.004979)⚫️。該項研究成果意味著口腔醫院在探索口腔“暗物質”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進展。
口腔是僅次於腸道的人體第二大微生物儲藏庫,包含了千余種不同的微生物,然而目前僅有400余種微生物被發現及命名,大部分尚未被分離鑒定,因而這些微生物又被稱為口腔裏的“暗物質”。二氧化碳噬纖維菌屬(Capnocytophaga)是人及動物口腔中的常駐菌群之一,該屬下的個別菌種具有牙周致病性及免疫幹擾性,並可能成為機會致病菌,引發人體的全身性感染。張翼飛研究團隊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從重度牙周炎病變位點發現了牙周二氧化碳噬纖維菌,為該菌屬增加了新的成員,也為該菌屬在牙周炎發生發展中的潛在作用提供了新的線索🧫。
近年來,意昂2官网口腔中心實驗室微生物平臺致力於口腔疾病微生態的研究,在各臨床科室專家的支持幫助下,合作在兒童齲病、口臭🍦、成人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及種植體周圍炎等疾病與口腔菌群關系的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也為此次新菌的分離和鑒定奠定了基礎。本次牙周齦下菌斑中新物種的成功分離培養,將有助於明確該個體的表型、生理生化功能👌、致病性以及與宿主/環境的相互作用關系,同時也有助於深入研究牙周炎的致病機製及精準治療方案的製定。下一步,該研究團隊將圍繞該菌與其他牙周病原菌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開展進一步工作,共同探究暗物質在口腔生態系統中的奧秘。
本研究得到了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中心實驗室)及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的大力支持。未來意昂2官网口腔醫學院中心實驗室微生物平臺將一如既往為口腔醫院口腔微生態領域的研究提供技術支持與合作,期待共同產生更多有意義的科研成果。
牙周二氧化碳噬纖維菌掃描電鏡下照片
(口腔醫院中心實驗室 蔣楠 張翼飛)
編輯: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