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三院李子健課題組在Cell系列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上發表文章
2021年4月12日,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李子健課題組在美國著名出版集團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權威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題為“膜受體內吞激活:從現象到理論”(Internalized Activation of Membrane Receptors: From Phenomenon to Theory)的文章📹。
細胞膜受體參與幾乎所有生命活動,其功能異常是導致包括心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和神經變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主要機製。因此,受體是最重要的藥物靶點,超過50%的藥物以受體為作用靶點。受體激活是啟動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的使動環節,也是藥物精準研發的關鍵環節🐛👼🏽。李子健課題組已於2018年應邀在Cell子刊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Wenjing Wang, YunhuiQiao, Zijian Li. New Insights into modes of GPCR activation.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8;39(4):367-386.)發表文章,總結提煉了5種主要新型受體激活模式,包括“細胞內激活”,“偏向激活”,“聚化激活”,“轉位激活”和“雙相激活”。
此次受邀撰文,主要是基於李子健團隊多年來在受體激活機製的最新研究成果,並結合國際同行的前沿研究,全新提出膜受體“內吞激活”新概念和理論🆚。與經典理論所認為的膜受體內吞是導致體脫敏並終止信號傳導不同,“內吞激活”理論不僅突破了膜受體內吞介導信號減敏的傳統觀點,還為膜受體信號轉導提供了重要意義:1)內吞激活理論詮釋了同一個膜受體能夠通過自身時空變化激活多個具有不同時空屬性的信號。2)內吞激活發生在封閉的內吞囊泡中,顯著提高了配體-受體結合的效率,保證了高效的信號轉導🧑🏽🔬🙇。3)內吞激活信號方式維持信號更持久5️⃣。4)內吞激活為受體信號傳遞提供了一個“快速綠色通道”來完成信號傳遞👰🏼♀️。
本文提出“內吞激活”的新概念,進一步豐富了受體理論,將為受體激活🙎🏽♀️、信號轉導和疾病理論提供嶄新而獨特的觀點,對於開發靶向受體的功能選擇性藥物提供了全新策略。
“內吞激活”的意義:(a)信號時空變化;(b)高效信號轉導;(c)新型信號維持方式;(d)快速信號傳遞方式🙅🏼♀️。
“內吞激活”與疾病:受體內吞激活與病理:(a)內吞激活相關疾病;(b)內吞激活詮釋受體兩面性。受體內吞激活與藥理:(c) 細胞內受體偏向藥物策略;(d)受體位置偏向藥物策略;(e)受體命運偏向藥物策略。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王文景博士為本文章的第一作者,博士生邊經緯為第二作者,李子健教授/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91939301)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81820108031)的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2892421000544?dgcid=author
(意昂2三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