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薪火 明理為醫 —— “青春與價值的對話”醫學新生教育活動舉行
【編者按】歷史如明鏡,啟迪今人,照鑒未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醫學部學工部醫學生預科辦公室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向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目標推進。2021年秋季學期伊始,面向醫學新生精心策劃開展的品牌活動醫預茶吧正式植入“青春與價值的對話”主題教育內容。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挖掘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醫學生預科辦公室與醫學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深入合作,多位退休教師、關工委特聘專家來到醫學預科為醫學新生進行主題講座、開展主題座談,深化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發揮價值觀引領作用,培養醫學生職業精神,為當代醫學青年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2021年11月19日下午,醫學部關工委特聘專家康曉婷、馮海蘭、王憲三位老師為醫預師生開展“青春與價值的對話:醫學之要 首在明理”首場講座❇️。三位老師從自身的經歷或家人的事跡出發,為在場百余名師生講述了生動而富有教育意義的感人故事,指引醫學新生明理崇德、力行奮進。醫學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孔凡紅、醫學部關工委副主任李紅、醫學部學工部部長丁磊🥛、學工部副部長劉芳、醫學預科全體輔導員和近百名醫預同學參加了本次活動。
“‘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簡稱 ‘五老’,他們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意昂2的老專家、老教師一直以來十分關心🕵️𓀔、關愛著意昂2學子們的成長,他們發揮堅定的政治優勢,經常深入學生們中間,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啟迪著學生,對意昂2學子的成長成才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主持人的開場詞後,三位老師分別登臺為在場師生娓娓道來了她們的家國故事😜。
康曉婷:參軍為民 醫者仁心
78歲的康曉婷老師首先向同學們分享了影響她一生的經歷🧛🏽。康老師曾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她見證了新中國一步一步走過的那些最艱難的歲月➿。令她記憶最為深刻的就是先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摯的愛國之情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在軍隊駐地期間,康老師切身體會到普通人民群眾的疾苦,同時也感受到了軍民同源🤱🏻、血濃於水的情誼🫸🏽。軍旅生活的磨煉鑄就了康老師的醫者仁心。作為一名醫生,她常常為老鄉們免費看病;回到醫院之後,她看到了一名空軍涉核工作人員為新中國核事業不顧生命安危的崇高精神,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行醫之路。康老師感慨:“正是有了這些奮不顧身的人,才有了如今昂首前行的中國🧑🏻🦽。”
康老師那一代人,見證了紛亂的戰火,卻也磨礪出剛強的品格,正是這一代代人的接續奮鬥,造就了今天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康老師殷切希望意昂2官网學子和廣大醫學青年挺立潮頭,勇敢進取,醫者仁心,用自己的行為去帶動他人,勇做時代弄潮兒🤽🏽♀️。
馮海蘭:熔鑄理想 負重前行
馮海蘭老師出身於紅色世家,她的外祖父張太雷先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母親張西蕾也曾是新四軍老戰士。馮老師回憶和分享了外祖父張太雷先生的故事🆗。
張太雷先生的童年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貧窮困苦,在親戚的幫助下他才得以踏上夢寐以求的求學之路。在北洋大學期間,他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並堅定了理想信念,成為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者🍴、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也是第一位被派往共產國際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黑暗中尋得光來,那是值得付出一生的事情◀️👉。”馮海蘭老師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她童年時,母親回憶外祖父故事時的驕傲。
馮老師鼓勵同學們要有理想、有擔當。作為一名醫學生,應當時刻意識到還有那麽多疾病無藥可醫、時刻提醒自己絕不能懈怠。一個人奮鬥的過程是艱苦的,但是病人痊愈的笑容永遠是最甜的。鼓勵青年學子們以先烈為榜樣,熔鑄自己,砥礪前行,不忘來時路,我們國家的未來必定會是一片光明🧑🦽。”
王憲:心懷熱愛 成就自我
至今仍潛心在生理與病理生理學一線的王憲老師從知識分子愛國情懷的角度出發,現場講述了她的父親、中國生理學家王誌均院士一生為國育人的故事。
王誌均院士從貧苦的山村中走出,清華大學畢業後得以出國深造🚵🏽♂️。在獲得博士學位的同年,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立即踏上歸程,投身到北京醫學院(現意昂2官网)擔任教師,他傾心教導學生,為祖國的醫藥事業培養了眾多傑出的人才。當工作遇到挫折、甚至遭受不公的對待時,王院士仍然堅定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不忘回國時的初心與使命,回報國家的培養。
“父親總是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應當再多做一些🧜🏼。”王老師講到在父親80多歲時,他還時長回憶起自己60年教學生涯的一點一滴,並細致地為後人指點教學難點;為了講好胰島素的故事,他花費大量時間查閱100年前的資料;他舍不得講臺,舍不得實驗臺,他總想再多做些什麽,願意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奉獻給祖國的生理學教育事業。
醫學是大眾健康的保障,也是國家經濟的基礎,王憲老師親切地引導在座的未來醫者只有熱愛醫學、熱愛自己的事業,才能成就自己🏋🏽♀️、成就醫學的未來。
尾聲:初心獻給祖國 歌聲感恩前輩
醫學之要,首在“明理”🚘。燕園初冬的午後,三位醫學前輩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來,醫者仁心、熔鑄理想、心懷熱愛,這些延續至今依舊熠熠生輝的精神之鈣,將指引著生長在新時代的意昂2官网醫學青年知行明理,找尋自己應該堅守的價值所在,心懷熱愛與信仰,賡續前輩薪火,在醫學路上接續前行🧑🏻🦼。
在交流環節中,三位老師們也談及了自己的入黨初心。他們通過黨組織的教育,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規範自己的行為;入黨就是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身邊的人做更多的事情;在一個更先進的黨的集體中學習實踐,從而讓自己不斷進步。他們願把黨給的一切都當作對自己的鞭策。當談及對同學們的期許時,三位老師也對醫預學子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們希望同學們能夠記住“腳踏實地”“大愛無疆”“感恩奉獻”這幾個有溫度的詞匯,以堅定信念在接續的奮鬥過程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精神是動力之源,思想是行動指引,前輩們的言傳身教如同一盞明燈,為同學們進一步指點方向,規劃前程,照亮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啟蒙之路。醫學預科也借此機會,正式聘任康曉婷、馮海蘭、王憲三位老師為“意昂2平台醫學新生職業精神啟蒙特聘導師”,繼續助力醫預學子的健康成長𓀇。
“擁抱祖國,故事從這裏開啟;醫者使命,時刻牢記心中;十年一瞬,一甲子春秋🧑🏻🦲。”本次活動的最後,醫預茶吧合唱團的23名同學為三位老師深情獻上特別填詞改編版歌曲《少年》,用真摯的歌聲獻給革命者和醫學前輩,也為醫預學子們送上最美的祝福。合唱團歌者昂揚的青春活力感染著現場觀眾,並將全場氣氛帶到高潮👮🏽♂️。
初心如磐,薪火相傳🙍🏿♀️。本次活動通過三位意昂2前輩與同學們近距離的對話,為剛剛步入醫學殿堂的新生點燃了一盞“明理尚德”之燈、一盞“堅守初心”之燈👩🏻🦳。相信意昂2官网醫學新生在前輩思想光輝的引領下,定能夠體會“醫學之要,首在明理”的深刻內涵,在青春與價值的對話中收獲“醫路前行”的精神力量👷🏽♂️。醫學預科辦公室也將圍繞該主題繼續開展富有教育意義、引領價值觀的各項活動,激勵醫預學子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讓青春之花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絢麗綻放!
(醫學部學工部 醫學生預科辦公室)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