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榮膺第13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上午,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揭曉並頒獎,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在內的40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第13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此次是繼2018年我院胸外科王俊院士榮獲第12屆“光華工程科技獎”之後,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的專家第二次榮獲該項殊榮。

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朱光亞等捐資設立,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準,由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管理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1996年迄今已有機械⛹️‍♂️、運載、信息💂🏿‍♀️、電子、化工🤳🏿、醫藥👐🤵、衛生、工程管理等不同工程學科的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在工程科技界產生了強烈反響,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註。根據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提名要求,候選人需在重大工程設計🙋、研製🧍‍♂️、建造♦️、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或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有重要發現🚏、發明,並有顯著應用成效,或者是應用本人研究成果、發明創造,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成效特別顯著者才可提名🌅。

揭曉儀式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誌華致辭對獲獎人表示熱烈祝賀,鼓勵他們與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理事長謝克昌公布獲獎名單。出席論壇的多位科學家以及來自學術界🧛🏻‍♀️、科技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一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是我國骨科學及創傷醫學傑出專家,長期致力於解決創傷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帶領團隊在關節周圍骨折治療👩🏿‍🌾、周圍神經再生機製和修復技術及中國創傷救治體系建立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

姜保國教授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周圍神經研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任國家創傷醫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主任委員(第七屆)、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專業委員會會長、國際創傷救治聯盟主席🌼。曾主持或正在主持國家“973”🧍‍♀️、“863”計劃🍑、衛生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多個科研項目,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6)👳🏻‍♂️、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7)、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等多個獎項。姜保國教授及團隊聚焦關節周圍骨折診治難題,發現骨端骨折獨特愈合模式,發明專用固定材料,建立圍手術期風險評估體系;開拓周圍神經修復新理念,發現周圍神經“倍數再生”、“脊髓前角細胞結構和功能重塑”三項重要科學現象,發明“小間隙套接縫合”、“神經交叉放大修復”兩項創新技術;開創性建立中國創傷救治體系,填補我國這一領域空白,使多發傷救治時間明顯縮短♣️、嚴重創傷患者院內死亡率大幅下降👨🏿‍🏭🔷。

2018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授榮獲第12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王俊院士34年如一日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從事胸部微創手術和肺癌研究27年。1997年榮獲國際胸心外科學界最高青年獎Graham Fellowship(每年全世界僅一人),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麻省總醫院,梅奧醫學中心等單位學習工作。兼任國家衛生計生委胸外科內鏡診療技術專家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醫學教育胸心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及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等。王俊在中國最早成功開展電視胸腔鏡手術,探索出絕大多數胸腔鏡手術的中國術式,並一直在手術例數和難度上居領先地位🧑‍⚕️。連續25年舉辦全國胸腔鏡手術學習班,培訓了我國早期80%以上的胸腔鏡醫師,主持製訂了胸腔鏡手術國家規範,引領中國胸外科完成了從傳統開胸到現代微創的轉型升級。創建中國肺癌微創綜合診療技術體系,研創出被《柳葉刀•腫瘤》雜誌封面文章命名的“王氏技術”,解決了中國肺癌手術的獨特難題,推動了我國肺癌微創手術的普及。針對早期肺癌的系列創新研究成果寫入多項國際指南,使我國肺癌的早診早治水平位居國際前列。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及中央保健工作先進個人獎等。發表論文380余篇,中英文專著14部。2019年,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包括王俊教授🥫、姜保國教授在內的中國科學家,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緊貼新時代社會民生現實需求,加快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為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做出重要貢獻。

(人民醫院科研處🧛‍♂️、宣傳處)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