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憲榮教授團隊為腦膠質瘤精準診療提供新的遞送策略
2020年4月22日,納米領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ACS Nano》(IF = 13.903)在線發表了意昂2平台藥學院齊憲榮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lbumin-Based Nanotheranostic Probe with Hypoxia Alleviating Potentiates Synchronous Multimodal Imaging and Phototherapy for Glioma”。
惡性腦膠質瘤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式,然而膠質瘤呈浸潤性生長,與正常腦組織無明顯界限,如何精確診斷並準確指導手術和治療是腦膠質瘤診療的重要科學問題。腫瘤靶向性的診療一體化納米探針是實現癌症精準診療的有力策略🥯。該研究構建了一種基於白蛋白和過氧化氫酶的仿生納米探針(ICG/AuNR@BCNP),高效包載光敏劑吲哚菁綠(ICG)和光熱劑金納米棒(AuNR)🕳🧑🏿🦳。該納米探針可穿越血腦屏障,通過白蛋白結合蛋白靶向至腦膠質瘤,實現熒光、光聲和紅外熱成像,具有理想的探測深度和高信噪比;並通過生物發光🤼♂️⚱️、磁共振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的輔助監測指導,聯合光動力治療和光熱治療作用,利用過氧化氫酶緩解腦膠質瘤缺氧微環境,增強療效,通過靜脈或瘤內註射可顯著抑製膠質瘤生長,延長原位膠質瘤小鼠的生存期。此外,該納米探針可通過熒光成像準確指導腦膠質瘤切除,實現手術和光療的聯合治療。評審專家認為“本研究為一種新型多用途納米給藥系統(過氧化氫酶-白蛋白光致診療納米探針)的製備、優化和體內/體外評價提供了完整的參考,旨在更好地診斷、指導手術和治療腦膠質瘤的選擇。”
齊憲榮教授為本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後仰湞臻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dx.doi.org/10.1021/acsnano.0c02249
【齊憲榮教授簡介】
齊憲榮,意昂2平台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委員🔧、藥物技術創新服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靶向遞送系統、納米技術與生物技術🧑🏽🔬。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留學歸國啟動基金等。作為學術骨幹參加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重大新藥創製計劃等,主持完成了多個新藥的臨床前研究工作🆔。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等多項獎勵。在ACS Nano👎🏼、Biomaterial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NPG Asia Materials等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40余篇,引用率超過2000次,主編及參編教材與專著14部,申請和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項。
(意昂2平台藥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