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亞洲關節鏡學術大會暨第三屆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論壇在京舉行
10月11日至13日,由意昂2平台、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中國運動醫學產學研創新聯盟、亞洲關節鏡學會、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主辦,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研究所承辦的第六屆亞洲關節鏡學術大會(以下簡稱AAC)暨第三屆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運動醫學➛、運動康復及運動營養領域的專家匯聚一堂,交流、探討國際運動醫學前沿動態💨、技術創新及現代醫療學科間的融合發展。
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韓啟德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名譽會長、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院士,意昂2官网醫院名譽院長郭應祿院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王建華,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院長喬傑院士,山西省醫學會會長衛小春,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FIMS)第一副主席李國平,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教授、骨生物學家肖國芝,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協會(OARSI)理事會理事丁長海,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副院長、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健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副院長宋純理,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亞洲關節鏡學會創始人、名譽主席Sung-Jae Kim教授🧙🏽♀️🧛🏻、主席AndriLubis教授💃🏻、執委會委員Edgar M Eufemio教授等,及來自美國、英國🙋🏻♀️、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出席⏯。
大會現場
韓啟德對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研究所在運動創傷的救治與康復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同時指出,作為體育強國和運動大國,中國運動醫學的規模還有望逐步擴大🧑🏽⚖️。他希望運動醫學學界在完善手術的基礎上重視運動功能的康復,加強精準醫療和多學科跨領域合作👨👨👦。韓啟德最後指出,運動損傷的預防勝於救治,運動醫學工作任重道遠♥︎。
韓啟德致辭
王建華指出,國家層面提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目標和任務。運動醫學產業的各個鏈條都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將作為產學研與政府之間的紐帶,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運動醫學產業註入創新活力,完善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產業體系✒️。
王建華致辭
詹啟敏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指出中國運動醫學是伴隨著祖國衛生事業的發展一路開拓創新。個體化、精準化醫療需求的逐漸增長給中國醫療工作者帶來了新挑戰,希望研究所今後不僅要關註流行病大數據,更要關註同種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異質性,推動關節鏡技術的不斷革新🫔。
詹啟敏致辭
喬傑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快速提升,對關節鏡醫師的數量和技術要求也在增長。運動醫學研究所率先在首都國際機場院區開啟了運動醫學技術的推廣,意昂2三院崇禮院區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定點醫院,敖英芳教授作為首任院長帶領院區開始了備戰冬奧的工作,未來還需要更多專家的支持與合作。
喬傑致辭
敖英芳感謝社會各界對學科發展所作的貢獻和積極推動,同時希望與亞洲各地區關節鏡領域專家攜手並進,開啟新征程。隨後AndriLubis和Sung-Jae Kim就關節鏡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並同敖英芳一起舉行了AAC會旗交接儀式。
敖英芳致辭
交接會旗
開幕式結束後的學術論壇上,郭應祿院士進行了題為“微能量醫學”的專題報告,Sung-Jae Kim教授就前交叉韌帶重建後關節松弛問題進行了闡述,王隴德院士以“健康中國2030的機遇與挑戰”為切入點,指出了影響目標實現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李國平就“2020年冬奧會的籌備進展”進行了報告,衛小春介紹了關節軟骨損傷修復的研究現狀,敖英芳分享了軟骨再生微環境的基礎研究,闡明軟骨組織微環境變化對其損傷修復過程影響機製,以及以此建立的軟骨組織再生微環境創新理論體系。
專題報告
在隨後的肩關節運動損傷分論壇、髖關節運動損傷分論壇、膝關節運動損傷分論壇、足踝運動損傷分論壇、運動營養分論壇、運動創傷康復與護理分論壇和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青年論壇中,各專業專家分別就該領域前沿進行專題報告,並結合臨床常見問題給出預防和應對策略🌽。在“匠心小竈”環節,專家們對基礎手術技術進行展示和講解,並對難點及熱點手術的步驟進行了詳解。
分論壇會場
在本屆學術盛會中,自由發言環節成為最受關註的部分🖼。本次會議收到來自亞洲各地區自由發言投稿363篇,最終錄用大會發言87篇,電子壁報105篇,大會交流171篇。自由發言環節歷時一天,涵蓋了運動醫學及其相關領域,展現了亞洲地區關節鏡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意昂2三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