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疆🪕,愛心無限——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專家團隊走進新疆石河子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人跡罕至的戈壁荒原,鑄劍為犁、屯墾戍邊。其時,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夏季,風沙撲面,掠過沙漠的熱風,吸噬著地表水;冬日,寒風刺骨,雪深及膝,行走在茫茫大地,每一步都很艱難。在異常艱苦的環境裏,兵團人創造了奇跡——亙古荒原上矗起了“軍墾第一城”。如今,歷經近70載春秋,這顆“戈壁明珠”愈發閃亮,這座城便是地處天山北麓中段的新疆石河子⛷🧑🏻🏫。
有人說:天山是天賜之山,以雄奇俊美的骨架,支撐起新疆的高天闊土;而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則是無數軍墾人以極其堅韌的毅力,用雙手💁🏻、用脊梁鑄造的一座生命豐碑。
石河子迎來“娘家人”
2019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在院黨委書記朱軍🛏、院長季加孚的帶領下,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專家團隊一行18人,來到了“戈壁明珠”石河子市,看望正在新疆支援的兩位援疆掛職幹部李士傑和卓明磊,開啟了一場為期3天的“大愛無疆,愛心無限”之旅👊。
2017年6月27日,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接意昂2官网醫學部通知,承擔教育部第九批援疆工作的幹部輪換任務,要求選派一名45歲以下,具有一定醫院管理經驗的高級專業技術員赴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掛職副院長一年半。接到通知後,內鏡中心副主任李士傑積極報名,並於2019年2月19日啟程。
2019年2月12日,收到醫管局通知,市委組織部第九批第三期援疆任務選派工作開始,要求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選派一名呼吸專業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赴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工作一年。發出通知後,胸內一科卓明磊🧎、李儉傑兩位同誌積極報名。經科室推薦,院領導集體決策,決定由卓明磊同誌承擔此次任務。卓明磊成為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第9位赴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的援疆幹部。2019年3月1日,卓明磊出發前往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工作一年。
經過半年的歷練,2019年7月31日,在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石大一附院”)迎來了兩位援疆幹部的“娘家人”——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專家團。
親人見面倍感親切,朱軍書記和季加孚院長代表醫院對兩位援疆幹部的大愛無疆表示親切的問候和感謝👩🏼🌾。他們說,“你們遠離家鄉,奮戰戈壁,展現了北腫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李士傑和卓明磊紛紛表示,感謝醫院領導一行的看望慰問,將牢記使命、接續奮鬥,不負組織重托9️⃣、不負新疆人民期盼。
學術“盛宴”作獻禮
經過短暫休整,專家團到達的第二天,在石大一附院報告廳舉辦了意昂2平台腫瘤-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新進展研討會暨“天山北坡醫療聯合體腫瘤專科診療聯盟”及“兵團醫學會腫瘤學分會MDT專業學組”成立大會。本次大會由天山北坡醫療聯合體及兵團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辦,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兵團腫瘤性疾病質控中心承辦。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32家天山北坡醫療聯合體腫瘤專科診療聯盟成員醫院的領導和同仁參加了此次盛會🎇。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和石大一附院院長史晨輝主持了開幕式。
石大一附院黨委書記劉鋒🙆🏼🧑🏽🔬、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朱軍、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夏文斌Ⓜ️、八師衛生局局長姬長海致辭依次上臺致辭。
劉鋒書記首先代表院黨委對不辭辛苦、遠道而來的各位領導、專家、同仁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熱切關註和鼎力支持這次盛會的各級領導📨、各位嘉賓以及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感謝!他說,本次盛會是秉承國家“一帶一路”衛生戰略,貫徹中央治疆方略,實現新疆總目標,服務兵團向南發展的具體實踐,也是為進一步推動兵團腫瘤防治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為邊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大會🧑🏼🎤。此次“天山北坡醫療聯合體腫瘤專科診療聯盟”將進一步提高天山北坡腫瘤專科醫療資源配置及使用效率,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互補互利,提高醫療服務整體水平,造福天山南北各族群眾。
朱軍書記表示,我們一行懷著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的美好心願來到了美麗的新疆石河子,與新疆的同行們一起參加腫瘤新進展研討會和“天山北坡醫療聯合體腫瘤專科診療聯盟”成立大會,今天恰逢八一建軍節,來到這座軍墾新城,讓我們深受教育。希望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與石河子大學、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緊密合作,為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的夢想的並肩奮鬥🙏🏽。他同時感謝石大一附院對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援疆幹部李士傑同誌給予家一般的溫暖照顧💀。
開幕式上,進行了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防治遠程醫療協作平臺共建簽約及授牌儀式和天山北坡醫療聯合體腫瘤專科診療聯盟授牌儀式。
主題報告環節,季加孚院長以《公立醫院改革與發展中的領導力》為題;朱軍書記以《中國淋巴瘤患者生存與新藥臨床試驗現狀》為題;郭軍副院長以《中國黑色素瘤診療進展》為題;沈琳副院長以《胃腸腫瘤MDT治療》為題;蘇向前副院長以《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手術現狀與展望》為題;乳腺中心歐陽濤主任以《原發性乳腺癌診療的“北腫”實踐》為題;胸部腫瘤內一科王子平主任以《老年NSCLC治療之探索》為題;內鏡中心吳齊主任以《直腸側方發育型腫瘤的內鏡治療》為題;超聲科嚴昆主任以《超聲造影在介入診療的應用》為題;病理科林冬梅主任以《分子病理診斷多平臺應用及技術規範》為題;放療科王維虎主任以《放療新技術和新理念》為題;消化內科陸明主任醫師以《晚期GEP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問題與解析》為題,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12位專家為聽眾帶來了一場高水平、高規格的學術盛宴👨💻。
期間,季加孚院長、沈琳副院長👩🦽➡️、蘇向前副院長等部分專家還進行了手術演示🦒、義診、醫學科普🛃、病理交流及MDT等交流活動,受到了石大一附院和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連連稱贊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的“豪華陣容”🪚。
學習兵團守初心
專家團在學術會議和院際交流活動後,來到了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在這裏開展了一次生動的愛國愛黨主題教育活動。
軍墾博物館展覽由序廳和基本陳列組成,展示了軍墾序曲、凱歌進疆👼🏻、艱苦創業🤽🏼♀️、再鑄輝煌等十大基本陳列,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來新疆兵團的輝煌成就。
不了解石河子的歷史,恐怕很難想象,70年前,石河子如同其名,原來是一片滿是鵝卵石子的河灘。1950年7月28日,當時的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王震偕同張仲瀚、陶峙嶽等部隊領導人,到瑪納斯河兩岸踏勘,決定要在這裏建起一座全新的城,作為農八師師部的駐地🫴🏿。雖然那裏具有建城的必要條件,但千百年來這裏也沒有聚居成城的事實說明,這座城的建設註定會充滿著不可想象的艱辛✋🏽。
戈壁荒灘成為錦繡綠洲,“一張白紙”變身一座新城,當年王震將軍振臂一呼,揮師亙古荒原,軍墾戰士們劃出了石河子開發建設的第一犁。聽風當聽歌,下雨當水喝,土塊當枕頭,蘆葦當被窩;將廢槍炮冶煉,做成農具坎土曼;用三支步槍和一碗水,組裝成土製“瞄準儀”;戰馬被訓練“改行”,轉入墾荒犁地行列……戰鬥英雄們放下武器扛起工具,住地窩子👷🏼、喝澇壩水📁、吃粗糧飯,克服了物資短缺📑、環境艱苦等重重困難,成為了開發建設的英雄。 當年的艱苦程度,如今難以想象。
隨著講解員的詳細講解,專家團了解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以及老一輩支邊青年和先烈們積極投身邊疆軍墾的光輝事跡,重溫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看著軍墾人艱苦創業的文物,老一輩軍墾戰士戰鬥時用過的武器,墾荒時用過的農具,生活中穿過的衣服,一張張記錄著軍墾戰士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艱苦奮鬥的圖片,每個人都受到深深感動🌬。
參觀後,專家們表示,回顧石河子建設歷史,歷盡艱辛,兵團人堅持奮鬥,不忘初心,始終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作為“傳家寶”,在安邊固疆、民族團結、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要學習和傳承兵團精神、軍墾精神,永葆醫學人救死扶傷的初心使命,為祖國邊疆建設做出北腫的貢獻。
講座義診擔使命
8月1日下午,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黨委書記朱軍和副院長郭軍來到石河子市33小區社區衛生服務站,為那裏的百姓帶去了一場精彩的腫瘤科普講座🤒。
沒有華麗的辭藻🤾🏻、難懂的醫學術語,朱軍書記圍繞腫瘤防治🫵🏽、郭軍副院長圍繞黑色素瘤的防治,他們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老百姓們最關心的腫瘤防治知識。
郭軍副院長講解了什麽是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的鑒別方法,黑色素瘤的治療方法等,郭軍副院長還特別提醒居民們,從臨床治療來看,年輕人患上黑色素瘤,其預後要比老年人差。因為年輕人的黑色素瘤伴隨基因突變更多,病情進展速度比老年人快得多。所以,年輕人身上的痣出現異常變化更是要特別警惕。
朱軍書記耐心地解答了居民們最關心的有關腫瘤的問題,如為什麽癌症越來越多?腫瘤和癌症是一回事嗎?腫瘤能治好嗎?有什麽方法治療腫瘤?他通過生動的小故事、小實例 講解了正確的腫瘤防治知識。
兩位專家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現場表現力,受到社區居民們的極大好評,鼓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當朱軍書記問大家“現在是5點半,大家希望我講到幾點?”時,在場居民大聲喊道“10點!”原定僅1個小時的講座持續了2個小時才結束🫨。
結束後居民們還依依不舍地拉著專家的手表示感謝🕯。一位大媽激動地握著朱軍書記的手說“您講得真是太好了,沒想到電視裏才能看到的大專家能來社區給我們講課🧗♀️。”郭軍副院長被居民們團團圍住,請他看看自己身上的痣到底是不是黑色素瘤……
石河子市33社區是石大一附院的下轄小區,也是掛職幹部李士傑所管轄的16個社區之一。此次科普講座提高了社區居民對腫瘤防治的認識水平,增強了對自身和家人健康的重視,進一步促進居民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8月2日一早,我專家團一行繼續馬不停蹄,在石大一附院徐江副院長的陪同下,驅車3個小時,來到沙灣縣博爾通古鄉衛生院,為當地居民義診♌️。專家們剛到,就被早已排隊等候的患者圍住。
博爾通古鄉位於沙灣縣南部,依連天山中部的哈比爾尕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距縣城60公裏、距312國道35公裏,是典型的山區地形。
據沙灣縣衛生局局長蔣濤介紹,博爾通古鄉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山區鄉鎮,75%的村民是哈薩克族。由於地處山區深處,交通不便,看病難👨🏽🦳、就醫難一直困擾著當地牧民的身體健康🏋🏿♀️。
義診當天,前來參加義診的村民大部分是老年人,平時小病小痛自己買點藥一吃,很少做正規檢查。聽說有“北京來的大專家”,大家都早早地趕來排隊等待咨詢🧑🍼。很多哈薩克族患者由於語言不通,只能在衛生院工作人員的翻譯下,向專家們詢問病情。
一位哈薩克族大媽坐在義診專家李士傑副院長的面前,她的左臉頰部貼著一塊大紗布,當取下紗布時,李士傑心裏一驚,通過患者講述得知“左側頰部‘痣'多年,增大一年,破潰一個月”。李士傑和在場的徐江副院長🔮、王維虎主任都初步判斷為黑色素瘤🧼。但是患者堅持以為痣破了之後就可以好了🤳🫱。李士傑副院長一遍遍地耐心建議她“要來石大一附院做病理明確性質,進一步處理。”
一位食管癌患者,無法進食,家裏不願意治療,一直靠輸液維持。“建議您完善影像學評估,看看能否手術或者放化療,放食管支架改善症狀……”
“180/100,您這血壓太高,必須得註意飲食和生活習慣了📔。”……
近2個小時的義診,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醫療隊對一些患者的用藥方法給予糾正和指導,並對一些醫學盲點和常識進行解答。義診活動充分發揮了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專家團隊的優勢作用,讓沙灣縣基層群眾特別是農牧區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診療服務,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認可。
通過義診,醫療隊員們也認識到,由於醫療資源的缺乏,導致健康意識的缺乏,大部分村民特別是慢性病患者不能得到規範的治療。正如義診醫療隊員邢加迪所講“鄉村醫療服務,任重而道遠!”
三天的新疆石河子之行,緊張而充實🧚。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記憶👩👧👦。行走在石河子,一路綠意盎然,一路街景轉換,也許一個不經意,你就靠近了一個傳奇;也許一不留神,你就踩住了一段歷史。這座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造的城,今天依然處處能感受到當年革命火炬轉化為開荒時的燒荒之火,戰鬥的號角聲化作勞動戰鬥的號子聲的生動場景🧝🏼♀️。來過石河子的人都會被這座城市的熱情所感染,被兵團人的青春與夢想🍚、犧牲與奮鬥所感動。
70年,戈壁巨變;70年,滄海桑田。石河子正如著名詩人艾青寫下的那首膾炙人口的《年輕的城》“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她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依舊在激勵著所有人,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醫療隊和所有掛職援疆幹部也在這裏感悟著、感動著、傳承著、奉獻著,用醫者的“大愛無疆、愛心無限”貢獻著北腫力量。
(腫瘤醫院 劉晨)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