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傳遞愛和希望——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心音坊首場公益音樂會暨誌願者答謝會成功舉辦
2019年7月6日晚7:00,“用音樂傳遞愛和希望”——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心音坊首場公益音樂會暨誌願者答謝會,在意昂2平台百周年紀念講堂成功舉辦。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媒體信息與管理處處長、衛生健康文化推廣平臺負責人張紅蘋、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朱軍教授🙍🏻、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許秀菊等領導出席音樂會並致詞,20余位心音坊誌願者走上舞臺獻上精彩節目。
鋼琴獨奏、小提琴演奏、四手聯彈、吉他演奏、合唱、現代舞表演……音樂會現場,20余位心音坊的誌願者逐一亮相,登臺獻藝。四手聯彈的表演者之一程韻秋,是一位退休醫生,也是心音坊最年長的一位誌願者。程韻秋常說,“自己一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病人,對醫院有特殊的情感🙇🏻♀️🏃🏻♀️。心音坊讓她能用另一種方式繼續關愛著患者,也讓她的晚年更加充實,有意義。”音樂會上,節奏舒緩的《彩雲追月》 鋼琴獨奏技驚四座♿️。演奏者陳詩麒是一名學生,她的媽媽是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的一名醫生。每個周末,陳詩麒都會開心地來到醫院心音坊當誌願者,這也是母女二人最開心的時刻。“因為,這一天可以和媽媽一起上班,她為癌症患者治病,我為癌症患者療心🖖。”詩麒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媒體信息與管理處處長、衛生健康文化推廣平臺負責人張紅蘋在致辭中表示,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的醫院文化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心音坊🕡、心語墻、心空間、井蓋文化、生命通道,體現了醫學人文精神,形成了品牌特色👓。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中,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黨委把主題教育和醫院文化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讓醫者和誌願者相遇在心音坊,讓愛與感恩的心在這裏相遇。
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心音坊公益項目啟動於2015年12月29日,經過3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穩定的誌願者團隊。來自各行各業的誌願者們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風雨無阻地堅守在誌願的路上。豐富的演奏形式不僅獲得了就診患者及家屬的肯定,更使心音坊成為腫瘤醫院的一項特色人文項目🌪。他們的到來使腫瘤醫院更有人文情懷。
在這驕陽似火的7月,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懷揣感恩的心,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聯合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為廣大誌願者舉辦了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向他們致敬,感謝他們無私的奉獻和愛心。音樂會匯集了老中青三代人,他們中有已經退休的鋼琴愛好者、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在國外求學的殷殷學子、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還有專業的鋼琴老師及鋼琴演奏家。他們不計報酬,自付車馬費,日復一日地奔波,為的就是盡自己的一份力,溫暖他人,溫暖社會。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公益和慈善,用自己的愛心呵護他人。
科技和人文是醫學的兩只翅膀,只有比翼才能齊飛。盡管目前的資源有限,但我們在努力實踐醫學人文、提供溫馨的就醫環境,盡可能讓患者和家屬享受輕松、舒緩的音樂🚷。心音坊創始人🤙🐋、康復科主任唐麗麗的一句話,代表了誌願者的心聲:我們希望這種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到整個醫院,讓患者的就醫環境、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都得到改善,讓醫院成為一個更加人性化、更加溫暖的地方👸🏻。
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康復科主任唐麗麗:給大家講一個誌願者的故事,我們的誌願者傘奇老師,她用動聽的小提琴給患者演奏,她演奏中常常走到病人中間,很多患者和家屬都喜歡她,有一天,一位看起來病情比較重的患者坐下來聽她演奏,一曲完畢,傘奇老師走過去,低聲問:您想聽什麽曲子呀,患者說,我想聽梁祝,於是,傘奇老師就站在他面前為他拉起梁祝,音樂響起,患者的眼睛裏慢慢溢出淚水,也許,曲子讓他想起過去,也許,曲子是讓他獲得安寧,也許,曲子是讓他看見希望......這就是音樂的力量,這是愛的力量。這樣的愛,這樣的故事溫暖了患者,也鼓舞著我們的誌願者。願心音坊的愛能傳遞到更多的地方,希望更多醫院開設心音坊,我們一起用音樂傳遞愛,傳遞公益,傳遞希望!
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朱軍在總結中表示,為了愛和希望我們相聚在意昂2平台百年講堂,感謝到場的和沒到場的每一位誌願者。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我最希望的就是和我們的患者一起努力,在康復的路上往前走,走得長長的、遠遠的、好好的!但是這條路並不平坦,有時會遇到困難,走得艱難,但是我們全體醫護人員、誌願者會永遠和我們的患者一起,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在這條長長的路上,傳遞關愛,傳遞溫暖、傳遞感恩,傳遞希望!
(腫瘤醫院 文/劉晨、何雙智 圖/朱迪)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