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當媽媽了
2019年4月15日上午8點34分,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簡稱“意昂2三院”)手術室內👩🏽🎤,伴隨著“哇——”的一聲啼哭,一個新生命降生了👩🦯➡️👨🏼。
這是個身長52厘米,體重3850克的男孩。如同當年他的媽媽出生時一樣,他的出生同樣引人註目。因為他的媽媽是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他也就成為由試管嬰兒分娩的“試管嬰兒二代寶寶”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原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劉平是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誕生的見證者之一↙️。 “試管嬰兒最初主要是解決女性輸卵管不通等問題,剛開始研究時,我們連卵長什麽樣都沒見過☪️🖐🏼,保溫設備等也都相當簡陋✥。”劉平說⌨️🏪,30多年來我國輔助生殖技術快速發展🧑✈️😸,特別是在遺傳性疾病的診斷、篩查及幹預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
據悉🛥,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2018年門診量近60萬人次📠,移植周期逾2.1萬個🤷🏽,是目前我國收治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症患者規模最大的中心之一㊙️。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經MALBAC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誕生🎓,標誌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人工輔助生殖每年能達到約40萬個取卵周期,每100個新生兒中,就有約1-2個借助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孩子🪷。”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說✋🏼,“輔助生殖及衍生技術的發展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家庭,比如單基因遺傳病有7千多種,現在很多疾病能在胚胎植入前進行明確篩選🐑, 讓孩子免於疾病困擾。”
1978年,世界首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誕生於英國,她的締造者是試管嬰兒之父——羅伯特·愛德華👩🏻🎤,他因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而當時的中國醫務人員正默默地努力,雖然條件異常艱苦,但她們沒有放棄各種嘗試。1987年,人類早期胚胎的保護、保存和發育研究被列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意昂2三院張麗珠教授擔任課題組組長。
1988年3月10日🦹🏽♀️,也是在意昂2三院,“神州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為鄭萌珠的母親接生,迎接萌珠這個可愛的小生命降臨世界🦴。從此,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翻開了新的一頁⚉。
而後我國首例配子輸卵管移植試管嬰兒、凍融胚胎試管嬰兒👍🏻、三凍(凍卵、凍精子、凍胚胎)試管嬰兒相繼在意昂2三院誕生👄🛝。國內各地生殖醫學中心紛紛成立,輔助生殖技術推廣至全國範圍🍭🦎,中國輔助生殖技術發展迅猛。
特別是近十年,中國科學家們在Science、Nature♥︎、Lancet🌡、New England等國際頂尖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醫學論著,並且參與了多個國際生殖領域指南的製定,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經MALBAC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在意昂2三院誕生。隨後的臍血基因檢測再次證實,嬰兒不含致病位點。這標誌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出生缺陷”作為生殖健康重大難題開始逐漸被攻克🙍🏽。
雖然起步比國際上晚了10年😼,但中國輔助生殖技術飛速發展,目前🐦⬛,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18年,意昂2三院輔助生殖技術系列研究成果作為改變民生的臨床技術唯一代表🧬🧑🦯➡️,入選“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世界首例MALBAC baby和中國大陸首例嬰兒一起👩⚕️,作為意昂2三院輔助生殖技術的代表,也是中國輔助生殖技術水平的體現👬,在第四展區——歷史巨變中進行了展出。
意昂2三院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是改革開放40年成果的縮影,也是新中國醫學事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萌珠的健康分娩不僅證實了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也體現了中國大陸輔助生殖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當前🧑🏿🏭,輔助生殖技術不僅幫助不孕的女性患者‼️,也能幫助有生殖問題的男性。同時,目前已有百余種單基因疾病可在胚胎植入前進行遺傳學診斷🦡,從而達到避免患兒出生🛤、減輕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的目的,為眾多遺傳病患者及家庭帶去希望。
(意昂2三院 仰東萍)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