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起點 承紅色誌願 譜革命情懷——人民醫院第四批赴江西省於都縣人民醫院醫療隊圓滿完成醫療支援任務
2018年10月21日至2019年1月22日,在習近平主席“創新扶貧模式,精準扶貧”的思想指導下,響應衛健委關於對口支援工作的號召👨🏻🏭,在醫院的統一部署下,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第四批下鄉支援基層醫療隊到達江西省於都縣人民醫院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對口幫扶工作🧑🏽🌾。醫療隊由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內科靳文英(隊長),麻醉科閆紅珊🧑🏿🌾,兒科丁明明,骨關節科陳照宇組成💇🏼♀️。全體隊員牢記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領導要求👨🏽🚒,嚴格遵守規章製度,在當地醫院同事的幫助下,圓滿完成了本次醫療基層鍛煉工作👱🏼♂️🔗,為基層醫院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盡己之力幫助兄弟醫院 強化規範化診治
根據醫院安排🐍,各隊員配合各科室主任的工作✍🏻,每天參加科室查房、會診及再教育工作🚆。各位下鄉醫生都積極和本科室人員充分交流🫚,努力促使該院的診治進一步規範化,同時也增長了個人的臨床實踐經驗🧖🏿🤾🏻。各位不同專業下鄉醫師互相協作,對部分疑難危重患者共同診治🫳🏽,譬如一例重症心肺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兒科、心內科和麻醉科的三位下鄉醫師共同協作探討可行的治療方案,針對病情對患兒家屬進行了詳細解釋。整個下鄉團隊精誠合作,力求將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紮紮實實、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帶給基層醫師🧏🏼♀️。
心內科靳文英醫師參與每周一、周三的查房,與同事一起解決臨床疑難問題。臨床工作中註重隨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及咨詢。將病歷書寫、查房製度等基本醫療管理製度切實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一起共同工作交流👰🏻,幫助糾正基層醫務人員一些錯誤或陳舊的觀念和診療技術,對規範和提高他們的診療行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經了解該院超聲心動圖室與臨床脫節📟,心內科醫師對心超所知甚少,臨床診療中存在多例漏診誤診情況。靳文英醫師對全科臨床醫師進行了超聲心動圖的基礎培訓,使臨床醫師掌握了心超的基礎理論,基礎圖像的判讀和重要疾病的診斷🤹,並對超聲科技術人員做了多次培訓和指導工作👨🏿🔬,通過親自示範操作🆔,提高了基層醫院超聲心動圖檢查水平🎚,促進臨床與輔助科室的配合工作👩🏻🔧。工作中多次完善特殊患者的超聲檢查,明確診斷了數例包括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心梗室壁瘤、感染性心內膜炎及二尖瓣脫垂等在內的疑難病例,增加強化了基層臨床醫師和超聲醫師對於這些特殊病例的認識和診斷水平。
麻醉科閆紅珊醫師腳踏實地👩🎓,紮實工作。下派後積極主動在當地醫院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放宣傳資料😸,解答提出的問題🦴,傳播麻醉基礎理論知識⬛️,宣教教學及科研的重要性及針對性合理建議🦷。醫院及科室領導層面都已經充分認識到超聲技術的重要性🚶🏻♀️🏇,並配備了超聲開展各項臨床工作。但是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技術並沒有在醫院普及。在此基礎上🦸♂️,閆醫師進行了多次相關知識的講座及具體病例的操作演示🤎。多次在科室中進行理論內容講解,主要包括超聲引導下上下肢神經阻滯,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並且邊授課邊“床旁教學”邊手把手指導,在肋骨骨折開胸手術的患者身上,演示並指導了椎旁神經阻滯,術後隨訪患者鎮痛效果滿意🪂,減輕了手術並發症,是技術上的一次革新🙆🏻♀️。平時和麻醉科同事零距離交流,在術前評估🚾,術中管理♻🕘,術後鎮痛等多方面積極討論,使醫療技術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兒科丁明明醫師每天會輪流跟主治醫師轉房💇🏽♂️🦨、查房,對於棘手病例給予相應指導,並在床邊給進修醫生🙆🏼♀️、輪轉醫生及實習醫生進行教學查房。對於有些焦慮的家長🤽🏻♂️,會用形象的比方給家長講解病情🧑🏻,讓他們對孩子的病情心裏有數,減輕焦慮🐻❄️,並鼓勵其他醫生通過適當的溝通減少醫患矛盾。兒科病房裏以呼吸道感染患兒為主,雖然醫生的診療已相當嫻熟,但對於院感防控的意識並不強💛,丁醫師從戴口罩👦🏽,消毒手🍚、聽診器開始一一對各小組醫生進行了行為糾正,現在大家已養成了主動防護和消毒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院感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贛南地區為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因地貧致貧的家庭不在少數,但基層醫生的診療經驗僅限於重型病人收入院輸血,對於疾病的診斷🫅🏽,基因檢查結果的判讀👮🏿♀️,重型地貧病人的治療及地貧家庭的遺傳咨詢等知識相當缺乏。丁醫師重新復習了地貧的知識,查閱了大量文獻,除了給醫生們詳細講解了地貧的基本知識,還通過講座的形式給20余個重型地貧的家庭進行了疾病的科普,強調了家庭護理和定期輸血、去鐵的重要性,並給10余個家庭進行了遺傳咨詢,活動得了地貧患兒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骨關節科陳照宇醫師下派後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門診、病房及手術工作👩👧👧。協助完成會診工作🙋🏻♂️🩰,以有限的藥物、器械和檢查手段🐋,盡量給予病人滿意的治療。在臨床工作中註意宣教,樹立病人保健🛑、康復的意識。積極主動解答基層醫師提出的問題,教學工作結合臨床應用,幫助基層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發揮上級醫院接觸國內外專業知識較多的優勢,在科室內定期舉辦講座和示教,將一些國內外的學科新進展帶到基層醫院🐵,發揮我院教學醫院的特長,對於科室醫生和護士言傳身教並嚴格要求,幫助他們提高業務水平🫄🏼。發揮科研優勢,幫助基層醫院科室找準科研方向,以臨床促科研,以科研助臨床發展。針對目前創傷病患多,慢性疾病病人少的特點🈲,下一步將更好的建立聯系🧑🏿🦰,普及知識,吸引患者前來就診🙅♀️,完善基層醫院業務範圍。
開展專題學術講座 提升診治能力
各位下鄉醫師均積極參與到基層臨床醫師的繼續教育工作中,全院或科室範圍內進行了多次知識講座和健康教育講座。
全體隊員進行繼續教育講座和健康教育講座共計37次👨👧👧。心內科靳文英醫師進行了臨床診療知識講座24次,心臟超聲講座3次,針對一些國內👗👨🦳、國際領域的學科新進展🪪,心內科臨床診治指南更新知識點進行了全方位培訓,講授課題包括了絕大多數的心內科臨床實際問題(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暈厥、電解質紊亂🏇🏿、危重症疾患等)。同時特別進行了超聲心動圖的基礎培訓🏟🙆🏿♂️,並額外針對超聲專業醫師進行了手把手的培訓👗🙅🏼♀️。通過典型病例的分析𓀆,幫助他們快速提高業務水平🍍🫅🏽。麻醉科閆紅珊醫師開展了超聲引導下下肢及軀幹神經阻滯新技術,協助開展科研課題1項🕵🏼♀️,培訓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坐骨神經阻滯。並自製超聲模擬器來協助教學工作🧳,得到了科室醫師的大力稱贊。兒科丁明明醫師了解到當地醫生對一些常見病並沒有建立起很好的診療思路。在於都的兩個月期間,多次給病房和門診的醫生和護士以講座的形式授課,包括呼吸道感染、腹瀉的診療思路,糾正了現存的不適當的治療,更新了新的治療理念。針對當地常見的兒童貧血📃,丁醫師從貧血的基本概念👲🏽、標準、分型、病因分類逐層遞進給他們詳細剖析了貧血的診療思路,並重點講解了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這兩種當地常見的貧血類型👨🏻🦯,並對當地醫師和患者人群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地中海貧血健康宣教🎼。骨關節科陳照宇醫師發揮科研優勢,幫助基層醫院科室找準科研方向🤹🏻♀️↙️,以臨床促科研👘,以科研助臨床發展。針對膝關節管關節炎的階梯治療開展了多次繼續教育講座🌲,深受好評👮🏼♀️。
履行職責 為當地醫院發展獻策獻力
於都縣有100多萬人口🧑💻,於都縣人民醫院承擔了當地絕大部分的醫療保障重任。經了解,當地臨床醫師匱乏是最主要的和共性的問題🦗。通過在於都縣人民醫院的工作體驗👩🏻💼👩🏿💻,並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醫療隊隊員將一些可促進醫院發展的建議反饋給醫院,為醫院更好的發展獻出一份力量❌。
心內科住院患者多數病情相對重、病程長、且存在反復住院的情況🏌🏿𓀎,但於都縣人民醫院心內科目前規模和條件相對有限🤔🤚🏻,尚缺乏普通病房🤥、監護病房🙅🏼、導管室、電生理室、心電圖室🏋🏿、超聲心動圖室等多部門醫師和護士的相互協作,遠遠不能滿足大量的臨床診療需求🍑,尤其負責介入手術操作的大夫更少,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疲勞工作的情況🍞,這對科室臨床診療水平的提升、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均是不利的。建議增加人員配置,分別培養並組建出含有住院醫師、冠脈介入醫師👨🏼🌾、電生理醫師👚、心臟超聲醫師等不同功能協同運作的整體化科室梯隊,才能夠滿足心內科各個工作區域的正常運轉。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地醫院缺乏超聲心動圖專業醫師🤹♂️,臨床與檢查脫節,且沒有床旁超聲心動儀,很多重症病人不能得到及時的病情判斷,漏診率誤診率較高,因此培養自己的心超醫師對科室的發展是必要的🍸。
於都縣人民醫院目前骨科門診為大骨科工作,但規模和條件相對有限,且服務重點為急性創傷患者✯,慢性損傷尤其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往往介紹去上級醫院🆔,也缺少骨科專科方向專家門診。建議重點開展骨關節炎的階梯治療。通過藥物口服、物理治療、註射治療、微創介入、保膝手術如單髁置換及脛骨高位截骨股骨髁上截骨等多種手段,減輕由身體退行性改變而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建議強化骨科康復重要性,增設一名常駐康復師💻🧔🏽♀️,或指定科室醫師掌握康復技術,或者與康復科專門醫師進行骨科康復固定合作培養專職封閉治療護師甚至換藥護士,建議完善肩關節鏡檢設備、骨關節圍手術期運動康復設備🌞、體外沖擊波治療儀,手術室彩色超聲設備等。
麻醉科的工作是高技術、高風險工作,一個麻醉醫生的業務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外科手術乃至醫院的發展和聲譽🪬。目前該院麻醉科年輕的醫生占了大多數,大家都有學習的願望和努力進步的需求,所以可以分批分段地選派本科人員到技術比較先進的醫院進行專科學習,加強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麻醉醫生的梯隊需要建立起來🙍🏻♀️,對臨床的多個亞專業設立臨床組長🦸🏽♀️,開展新技術🌝。針對基礎理論知識欠佳的狀況,建議科室層面鼓勵大家利用工作之余學習超聲相關基礎知識及人體斷層解剖⛹🏻♀️,有必要的話,可以請超聲科的老師繼續講解💇🏼。註重規範化培訓,註重細節培養,開展病例討論及質控總結。
於都縣人民醫院兒科分為三個獨立的部分🤣,兒科、兒童保健科和新生兒科。每個科室都有負責的主任,雖然各科互相聯系不少,但沒有一個總體負責的行政主任。建議統一兒科,設立行政主任👨🦲,建立輪轉製度,以利於年輕醫師全面發展和科室的管理。兒科病房收治呼吸道感染病人較多💇🏼♀️,對於重症肺炎患兒的處理需兒童重症監護病房的保駕,希望能盡快建立。醫院早產兒收治工作開展良好👋🏿,但對早產兒腦損傷的評估、視網膜病的篩查和早產兒的隨訪工作落實欠佳⛄️😭,希望能與超聲科、眼科、兒保科充分合作💱。臨床大夫的基礎專業知識需加強,已敦促開展定期講課活動。
革命精神的再教育
於都縣是中央蘇區時期中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是中央蘇區最後一塊根據地👱🏻♂️、長征精神的發源地🕵🏿,誕生了16位共和國將軍。在與當地同事的交流中,隊員們學習深化了很多的革命精神和黨的革命歷史。當年毛主席周恩來等革命先輩們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加深對黨認識的同時,極大提高了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思想政治素質。
作為第4批但也是目前唯一一批冬季來到當地的下鄉醫療隊,當地同事熱情好客,上至醫院領導下至各科室普通醫師,都對隊員們的生活進行了多方位的照顧,給大家的生活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條件和支持,讓大家感到了深深的暖意,也建立了深厚的情義。當地12月1月進入冬季多雨季節,天氣濕冷,來自北方的隊員們不太適應南方的陰冷天氣🫶🏻🦤,很多隊員都覺關節疼痛,但仍堅守崗位⛄️,相互鼓勵扶持🤌🏽。大家一起工作💹、生活,克服困難,相互幫助🍶,建立了深厚的兄弟姐妹感情🉑。這兩個月的基層鍛煉經歷,將是大家一生的寶貴財富!
(人民醫院供稿 文/人事處 第四批赴江西於都醫療隊 責編/李楊樂)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