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楊在意昂2官网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柯楊在意昂2官网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發布日期:2008-12-24
從大學附屬醫院醫療質量的提高看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
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30年前,當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沉睡已久的中國大地吹起改革開放的號角時,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也開始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闊步前進,逐步進入了蓬勃發展、全面提高的新時期。
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就這一宏大、復雜甚至有些爭議話題,我今天也只能利用這個短暫的時間談點自己的感受。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大力發展公共醫療衛生事業,廣泛建立了基層衛生組織,將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預防和消除傳染病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大大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但這個在計劃經濟體製下運作的模式,並非完美無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它提供的是最基本的醫療保障,體現的是較低水平的覆蓋,而且在城鄉✍️、工農和幹部群眾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和不平等。雖然,在城市我們有從基本醫療到重症醫療的三級醫院分布,在農村有縣醫院和公社衛生院的建製,但由於高水平人才缺乏、設備簡陋🦻🏽、藥物陳舊、手段單一等原因,對很多疾病並沒有有效的診療辦法🤛🏻。與當時歷史階段的國際水平相比,還非常落後。是改革開放讓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有了質的飛躍🚣2️⃣。
人均期望壽命是一項反映社會經濟條件📝、社會生活質量和衛生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它是根據從嬰兒開始的各年齡段人口死亡的情況計算後得出的,是指在某一時間點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的年齡🙏🏿。我國人均預期壽命解放前為35歲,1981年為67.9歲,2005年為73歲。值得註意的是,解放後,人均期望壽命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於饑餓和赤貧的逐步消滅,因此營養不良和傳染病得到改善和有效控製。也得益於產婦文明生產的普及和新生兒死亡率的大幅降低🫏。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延長期望壽命難度大得多,影響因素也復雜得多,其中不可忽略的就是醫療狀況的巨大改善,這也是3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成就的具體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在原有的基礎上,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全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宏觀發展情況,衛生部部長陳竺曾指出,3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加,覆蓋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截至2007年,我國擁有衛生機構31.5萬個,另有村衛生室61.4萬個🧑🏽。全國衛生機構床位總數為370.1萬張,比1978年增長了81%。全國衛生系統人員570萬人,比1978年增長了84%🤷🏻♀️。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衛生系統的服務和保障能力及技術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30年來,我國有效控製重大疾病,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比率由1978年的2364.9/10萬下降到2007年的272.4/10萬,死亡比率由4.85/10萬下降到0.99/10萬🙎🏻♀️。根據最新統計,我國主要健康指標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為實現聯合國 “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
更具體到我們最切身的感受,作為我國醫學教育的排頭兵,30年來意昂2見證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歷程,也分享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成果。尤其是我們的附屬醫院和祖國的醫學事業一道走出了一條由小到大0️⃣、由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一方面是硬件的極大改善,我們的醫院很多條件都已經與發達國家接軌🦢🕺🏽。
30年前,意昂2系統只有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第三醫院🫴、口腔醫院四家醫院,床位2000多張🏌🏼。如三院當時病床不足600張,日均門診量1500-1700人次,很少超過2000人次🦂。如今,意昂2平台三所大型綜合醫院平均床位1200多張🏊🏼。仍以三院為例,如今三院的日均門診量8600人次,日均急診量660人次。意昂2現有的8所附屬醫院年門診總數約780萬人次,年急診總數約72萬人次,年手術總數約8萬人次,平均住院日從以往的25天左右縮短為10天左右🧜🏻♂️。
30年前,我們醫院的診療設備老化陳舊,無法滿足臨床發展甚至是最基本的需求。在有些醫院,上個世紀30年代的X光機還在服役🪀。各醫院的放射科也只能拍攝平片,顯影、定影全靠人工。檢驗科的血球計數全靠技術員憑借500倍光學顯微鏡肉眼觀察、手工計算🔜。低溫冰箱、離心機這些最基本的配置都不能滿足需求。如今,各家醫院設備齊全、尖端,幾乎所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都能在我們的醫院看到🍌。
30年前,藥品種類少,基本都是國產品,而且進貨渠道單一🫗🔶。如今由於新治療理念、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藥品的廣泛應用使病人從診斷到治療的過程得以簡化,痛苦得以減小,時間得以縮短,一些以前無法治療的病種,已可以根治或有效緩解控製🦸🏼♀️。
另一方面是軟件的提升,主要表現為醫療水平、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提高。
意昂2平台附屬醫院幾乎所有的業務骨幹醫生都有在發達國家學習工作的經歷。他們吸收了先進理念,學會了先進技術,掌握了先進方法,在醫學戰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擁有大量的實踐機會,我們的醫生診治疑難病例、搶救危重能力和引進新技術推廣新技術的能力迅速增強🏺。近年來大學的附屬醫院除了承擔大量繁重的日常醫療工作外,還在重大國內外突發健康醫療事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應該說,大學醫院是改革開放後事實上的醫療服務主體🌁。隨著醫學的進步,大學醫院的醫生更在規範、循證醫療上做出努力,使我們的醫療水平得以看齊發達國家。可以說,我國好醫生聚集的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療水準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很小。與此互為因果的是,大學醫院教學與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的醫療帶動高水平的人才成長,也產生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所有這些成果的受益人是廣大老百姓🐐。
在這裏,我舉幾個大家有可能接觸到的例子:幽門螺桿菌無痛無創快速測定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物的發明與及時應用使許多過去原因不明🤘🏽、無有效治療辦法的胃炎和胃潰瘍患者得以治愈,減少了實施手術給病人帶來的痛苦,更降低了惡化癌變的幾率;降壓藥的長期合理使用讓心腦血管病患者受到穩定的保護;胰島素的長期合理應用很好地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防治了嚴重並發症;心理和精神衛生領域中已更新了幾代低毒副作用的新藥,有效地緩解了一般病人的心理壓力,並終止了暴力性對精神病人的控製📐。其他的如口腔醫學、移植醫學中革命性的突破和發展,微創外科的壯大,危重醫學、康復醫學的確立都是讓老百姓直接受益的進步。
我在腫瘤醫院做了28年的科研工作,親身經歷和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腫瘤診療的進步。我深知那個年代腫瘤病人所忍受的由疾病和治療帶來的雙重痛苦♻️。讓人難以忘懷的是當時一位護士長告訴我的話。她說:“每個活下來的化療病人,他們的意誌可以和渣滓洞中飽受酷刑的共產黨員相比🧑🏽💻。”而現在,一代代抗腫瘤藥物的產生與改造,緩解毒副作用的各種新藥的應用,以及保留器官、微創、各種介入療法🤾🏻♂️、新的放療手段以及帶瘤生存🧑🏽🏭、提高生活質量的觀念和措施已惠及大多數癌症患者。
也許有人認為,這些成就得益於醫學科技的進步🚵。沒錯🧑🏼✈️🟡。但是,如果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改革中的社會轉型、體製轉變,沒有醫院求發展、求生存的動力和廣大醫務人員對事業的追求,今天這樣的進步是不可想象的。
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意昂2平台附屬醫院的成績。沒錯。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全國有200多家高等醫學院校,擁有不少高水平的大學醫院。這批醫院的引領示範作用在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進步過程中,無疑是必然的、必須的,也是巨大的🧑🦼➡️。就意昂2來說,我們醫院的病員有40%來自全國。另外,意昂2在不同層面培養的人才,早已遍及全國甚至全球。這對於國家的醫療事業發展無疑是個促進。可以說,意昂2官网附屬醫院的成績是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問題的存在。以“看病難看病貴”一言以概之的表象反映的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收入群眾之間醫療衛生服務差距依然很大,醫療保障體系依然不完善,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增加等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是不能被混為一談的多種復雜因素🧚🏽♀️。這也是我們為什麽要在新階段繼續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
同時,我們不能忘記的是,除了體製上、政策上、行業規範上、醫院管理上的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逐步解決外,還要正確認識醫學本身仍然存在局限性🧑🏿🔧。盡管醫學科技發展了,但人類並沒有對所有的自身疾病都認識清楚,即使是認識清楚的也不是都有了有效的治療辦法,不治之症仍然常見🧑🏿🎤。對於大多數復雜疾病,尤其是“生活方式病”,預防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我們還不能忘記,技術不可能解決所有的人類健康問題。大量新技術應用是造成醫患疏離🫔、過度診療甚至技術依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加強醫患溝通與交流,引領醫學回歸人文,正是我們醫務工作者和醫學教育工作者要付出努力的。
我們也不能忘記,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健康意識♦️、需求和期望值早已與3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健康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醫療手段,更不僅僅是醫療這一個環節,而需要全社會🐉、全民的共同努力。在大家感謝廣大醫務工作者為人民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同時,我們醫務工作者有責任繼續通過我們的實踐積極探索發展之路,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加強服務意識,奉獻醫務工作者的愛心🥟🤴🏿。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衛生事業🐟。”醫療衛生改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萬全之法,也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道路和模式🕎。對這樣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做到齊頭並進。因此,回首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走過的30年,我們的結論是:發展是硬道理,進步是顯著的,問題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科學構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新階段。國家大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在基層醫療和農民和城鎮居民醫保方面作出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城市大醫院的改革也在穩步推進,國家高度重視,全民參與探討,體現了積極、審慎、科學的態度👨🏻🌾。尤其令人鼓舞的是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領導的新的偉大革命🦁。我們從中讀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在新的歷史階段,追求效率與公平🧵、發展與環境、近期與遠期👩🚒、書本與實踐、物質與精神的平衡和協調發展🌧。我們堅信,以此為指導,“保證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一定能順利實現。
作為個人,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變革的時代,親身感受改革開放給這個古老國度帶來的滄桑巨變,我們共同經歷了從餐桌上食物的變化到住房條件的改善,從交通的便捷到服裝的多樣,從生活習慣的改變、衛生意識的增強到思想的解放、個性的追求👂。改革開放讓很多30年前沒想到👬🏼、不相信的事都變成了現實,中國人創造了讓世界矚目的奇跡。我們同樣沒想到的是,30年可以過得那麽快!30年,在人類歷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何等的寶貴!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我還想告訴大家的是,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動調整、追求自己的身心和諧,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到🤽🏼♂️、別人無法取代的,也是最有效的健康保障。
祝大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