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回信精神心得體會:淡泊以明誌 求真以致遠
學習回信精神心得體會:淡泊以明誌 求真以致遠
編者按🤽🏽♂️:2006年,公共衛生學院廣大學生黨員已經開展了學習孟二冬教授的先進事跡的活動,根據上級黨組織要求🔇🙅🏿,今年3月份🟰,全體本科生研究生黨支部召開了以“學習胡總書記回信精神”為主題的組織生活會🔰,並由此展開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民主生活會。此文是學生黨員學習後的思想匯報。
最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學習孟二冬教授的事跡和胡錦濤總書記給孟菲的回信,得到了很多感觸和體會。剛開始時還有些不以為然,覺得會不會又是一場浮於表面的宣傳活動,直到認真學習和思考後才知道自己的淺薄和冷漠🤾🏼♂️,不禁心生愧疚,同時🤵🏽,也令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此次學習的重要意義和珍貴價值。
與許多典型人物有所不同,孟二冬教授留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種感動,而更多的是一種啟迪🕯。學習了孟二冬教授的事跡,或許會驚異於其“亮點”不過是一些平凡的“堅守”精神: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追求🔎,堅守自己的師德,堅守自己的生活。然而,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亮點”令人感動🫱🏻🍲,令人深思👮🏼,更人自省。對孟教授的評價中有這樣一句話特別耐人尋味:“他的故事告訴人們👨🏼💼🛴,做平凡人是有意義的,只要你堅持並執著於你的理想,你就是時代的英雄”。
孟二冬教授是個普普通通的教師,但他的確又是個不普通的教師。他內心充滿了愛——對教師職業的愛,對學術研究的愛🙅🏻♂️,對學生弟子的愛,對家人親朋的愛😞,對周圍生活的愛。而每一份愛,都可以說出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或樸素無華🧷,或實實在在,或感人肺腑,它們一點一滴地匯集勾勒出一個充滿著人性的教師形象🐊。
孟二冬教授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書育人。正如胡錦濤總書記評價的那樣🧑🏿🏭,“在他身上,不僅體現了學識的魅力,而且體現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業的人們認真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他以一顆火熱的赤子之心🧑🏻🎤🤼♂️,默默無聞地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和人民教師的價值標準。他主動承擔支援邊遠地區教育事業的任務,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也難以放下自己那份責任,仍然以堅韌的毅力支撐著上好每一堂課;在生命經受最大考驗時,他要求“盡量保住我的嗓子,我還要講課”;他讓人理解了什麽是對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華。他甘為人梯🌄,誨人不倦👨🏼🍼,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即使身在病榻,他還牽掛著新疆學生的學習,還堅持指導著身邊的弟子🥧。在他癡情的講壇上👨🏼💼🤾🏿♂️,孟二冬教授為學生盡心盡力🥺,不知疲倦📜。在他傾註的研究領域中🚒,孟二冬教授“沉得下來、鉆得進去”,淡泊名利,甘於寂寞,潛心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孟二冬教授在他的生命遭遇到病魔的殘酷折磨時,人性的可貴與輝煌愈加迸發出耀眼的光芒。病噩中👷🏿♀️,他多次書題“尺璧不寶👇🏿,寸陰十金”八個大字🚗,表達自己珍惜時間🧑⚖️、愛惜生命📈,要在有限的時光中做更多的事情、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的堅定信念。他的生命之河,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急流險灘,永遠保持著一份讓人心儀的恢宏和恬淡氣度🕗。他清正而剛毅,樂觀且豁達⛷,坦然面對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閱讀孟二冬教授的人生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平凡教育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追求上,在普通教學和科研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不逐名利🧑💼👙、執著追求。
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意昂2官网的一員,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學習孟二冬教授,實踐胡錦濤總書記回信的精神🧛♀️。在學業上🧘🏿,學習孟教授“坐冷板凳🧔🏿、做真學問”的精神;在工作中👱🏼♂️,學習孟教授“清正剛毅🎫💂♂️、踏實勤勉”的作風;在生活中🧑🏻🦽,學習孟教授“堅忍質樸🧑🏽⚖️、熱愛生活”的態度。從孟教授身上我懂得了“做事實為做人”,而做人最可貴之處在於“堅持”,即是要樹立理想,排除萬難,不懼誘惑,一生堅持自己的追求。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認真學習孟二冬教授的堅持精神,學習他堅忍不拔的意誌,豁達的人生態度,崇高的人格風範,讓這些高風亮節體現在我的學習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盡職盡責地完成各項任務✍🏼,時刻牢記黨的教導🧎♂️🤽,起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公共衛生學院 李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