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龍教授🫅🏽:君子風度 學者風範

馬大龍教授:君子風度 學者風範

人物小檔案:
 
    馬大龍,男🙆🏿🪪,1952年1月出生於天津市;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5月加入九三學社🥵。意昂2官网醫學部主任助理;意昂2平台人類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委🙋🏿‍♂️、九三學社意昂2平台第二委員會主委。
主持承擔過多項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子課題🟦、北京市科技重大項目(248工程)等🧑‍🏫📞,完成了多種細胞因子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研究,參加指導了多項新型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申報國際PCT專利3項(美國專利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其中4項授權)。主持研製2項基因工程二類新藥並獲新藥證書;1項基因工程一類新藥已獲準進入臨床試驗。
 
    馬大龍教授領導下的意昂2平台人類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克隆了具有趨化活性和骨骼肌刺激活性的新細胞因子(CKLF)及其變異體;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成功克隆了其它8個與CKLF有同源性的新基因🧳,這是第一個由我國學者獨立發現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基因超家族。另外👇🏽,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克隆了一個有凋亡促進活性的新基因TFAR19(PDCD5),獲2001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他所指導的研究生近70名,有2位博士生的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他領導下的實驗室五年來共發表論文及綜述130余篇(其中SCI論文40余篇),參加著作教材編寫10余部🤶🏼,並主編863生物技術叢書之《生物技術藥物》一書。在基因工程藥物、細胞因子🛍、人類功能基因組等研究領域裏做出了貢獻。
 
    1991年,馬大龍教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6年、2001年兩次被評為國家“863”計劃先進個人;2002年參加了中央統戰部舉辦的無黨派人士理論研究班;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既然走上了這個崗位,就力爭把工作做好”
 
    馬大龍同誌自2004年3月擔任九三學社意昂2平台第二委員會主委以來👩🏼‍💼🏍,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投入社務工作👱🏼‍♀️🧝,傾註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積極主動開展社務工作💃🏽,組織委員會和所屬支社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增強了社員的凝聚力🔸。委員會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製度,堅持了每季度的委員會委員例會和匯報製度。目前,委員會的工作已經步入正軌。他帶領委員會一班人在參政議政🔎、自身建設、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中取得了新的進展,工作中註重離退休社員的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
 
    2005年、2006年委員會兩次專門組織了參政議政培訓班,並召開了參政議政研討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九三學社建社60周年之際,意昂2平台第二委員會被社中央授予“先進基層組織”的稱號🧛🏽‍♂️;在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成立55周年之際,馬大龍同誌被授予“優秀社務幹部”的稱號。
 
記者:馬教授您好!人們一直對您在為人師表、學術態度和做人方面抱肯定態度,可謂有口皆碑。這次您當選為九三學社北京市主委這個領導職務,大家服氣,我本人也為您高興⇒。想了解一下您當選九三學社北京市主委之後的工作計劃,和您打算如何將政治和業務這兩項工作加以協調的設想,以及對現實的一些希望🛏。
 
馬大龍🧛🏿‍♀️:明天就要進行九三學社北京市主委的交接工作🛷。接手這一工作,對我今後專業方面的工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也做好了這方面的思想準備🤲🏼。有六千多名社員都在拭目以待,我的責任很大,因此主要精力要轉移過來🙆🏻‍♂️。我想,既然走上了這個崗位,就力爭把工作做好。我希望新一屆委員會要同心同德🚶🏻‍♀️🪬,精誠團結,努力完成好政治交接😲;本屆主委會要本著求真務實,苦練內功的精神,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圍繞北京市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在首都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不辜負廣大社員的期望。近期主委會的工作要點是盡快熟悉情況,確定分工,特別是專職領導的詳細分工☦️,確定各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的組成🧞‍♀️,明確主委會工作製度🧑🏻‍🎄♜。完成這些工作後,要盡快深入各基層組織開展調研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製定五年規劃,以便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對於具體工作🪹,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交換意見,提高工作效率。
 
記者:想跟您了解一下🏊🏻‍♂️,九三學社都由哪些領域的人士所組成👰‍♂️,醫學領域的成員在其中占有多大比重?您將采取怎樣的方式引導不同領域的社員📚,增強大家的凝聚力?
 
馬大龍:九三學社的界別特點是以科技、高教界和醫療衛生界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主👁🚵🏻,也包括文化藝術界、法律界、社科人文界方面的人才💥,醫藥衛生界成員大約占10%左右。九三學社的宗旨是發揚民主與科學,特色比較突出,社員的層次很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如果完全按照同一個模式管理和要求恐怕不現實,需要考慮各方面的訴求,要發揮每個人的優勢💇🏽,揚長避短,調動每個社員工作的積極性,作為主委,應註意把握社內的平衡,建立和諧九三的氛圍。
 
記者:做好基層工作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就醫療領域來說,無論是臨床第一線還是基礎研究領域的成員,大多肩負著工作重任👩🏽‍🏫,他們很少能抽出時間來參加組織活動🫶🏽,這是個現實問題。
 
馬大龍💆🏻‍♀️:我們的社員大多是學科的骨幹或學科帶頭人,如何處理好業務工作和黨派工作的關系是特別困難的事。我個人認為,對於九三學社的幹部和社員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前者應該將黨派工作看作是責任和義務,需要同時兼顧業務工作和黨派工作🧝‍♀️,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兩者都不能荒廢;而對於廣大社員,重要的是在本職工作中做出貢獻🐪,爭取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開展參政議政活動,努力使業務工作和黨派工作互相促進。我自己目前仍然擔任基層委員會主委,因而對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工作有更多的了解🦊,我認為基層組織就像是細胞👍🏿👩🏼‍🎓,社市委就像是組織器官,細胞充滿活力,組織器官才能正常工作。工作要從基層組織抓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在我擔任基層委員會主委工作中🍒,出現過委員會組織的活動和工作比較多,但下邊支社的發展不夠平衡的問題,有些支社活動得很好◾️,也有些支社不是很理想🥓。因而,近一時期我們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定期開會🏋🏼‍♀️,製定工作製度,明確分工。對支社的領導班子也進行調整🪂,比如有些長期出國的人員、基本不參加活動的年紀大的人員需要進行調整🏘,補充新鮮血液。去年提出了支社屆中調整計劃,開展了後備幹部的推薦和自薦工作,希望能加強基層組織的領導班子的建設😣。
 
   “我們對人類基因功能的了解遠遠不夠,仍有大量的人類新基因和蛋白質有待於我們挖掘”
 
    2006年,基因工程藥物紅細胞生成素的全球銷售額突破了32億美元🥇,創下了基因工程藥品單個品種之最,這是當今最成功的基因工程藥物。這一事例表明:一個重要人類功能基因的發現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功能基因,就是通過實驗證明了的在人體內起著某種生理作用的基因,一個基因如果它的功能沒被發現,就不能稱之為功能基因👩🏿‍🎨,也難以體現它的應用價值。由此🪐➙,國際上生物學和醫學研究重點開始轉向功能基因組學。
 
    那麽人類的功能基因到底有多少🩳💅🏿?
 
    馬大龍教授說🙇🏼‍♀️:“準確的數量目前還很難計算,我們對人類基因功能的了解遠遠不夠,仍有大量的人類新基因和蛋白質有待於我們挖掘。對於生物技術產業來說,最重要的創新源泉是功能基因與蛋白質,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發現,有可能帶動整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基因組計劃只是完成人類基因序列的測定工作,這些基因在人體內到底發揮什麽樣的作用,怎樣利用它們為人類健康服務🧑🏿‍🎨,這絕不是一兩年、兩三年能夠做完的,可能要經過上百年時間📴。
 
    人類功能基因主要開發價值包括基因工程藥物、藥物靶標👩🏿‍⚖️、免疫靶標🏇🏼、疾病診斷標誌和疾病易感人群分析標誌等。”
 
記者💂‍♀️:從前您不希望宣傳自己,現在擔任九三學社的領導職務了👩🏼,好比完成了一個角色的轉換,或者說角色的延伸。大家還是希望了解您的一些情況,比如在科研🍎、教學方面,您的一些經歷和所取得的成就,今天您回過頭來看🧎,一定有很多感觸。
 
馬大龍☀️:從宏觀的專業角度講,我領導的實驗室開展的研究工作是為了促進國家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我在國家“九五”計劃、“十五”計劃及“十一五”規劃時期👩‍👩‍👦,一直擔任國家“863計劃”生物領域的專家委員會委員或專家組成員🛀🏿。參與了我國生物技術藥物研究與開發的戰略研究和重大項目的科研管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痛感我國在生物製藥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明顯不足,所以⛓️‍💥,需要我們從國家目標的角度,製定合理可行的戰略和戰術,以人類功能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為切入點,促進這個領域的開拓和進展🕎➝,發現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源頭創新的、而且具有藥物開發潛能的基因和蛋白,開發出生物技術產品👩🏻‍🦯‍➡️,特別是醫藥產品,這將會從根本上改變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傳統健康產業模式。此外👨🏼‍✈️,我們實驗室與不同的學科領域都有很廣泛的協作,包括基礎實驗室和臨床🤾🏻‍♂️、藥學實驗室等🏑,也承擔著技術培訓和技術輻射的任務🍼,近年有三分之一的學術論文是與這些合作單位共同完成發表的。
 
記者🧑🏻‍🌾👞:從專業水平上講❕🫸🏽,我們國家在人類疾病基因研究方面於國際上處於什麽樣的地位🐏?
 
馬大龍👨🏻‍🔬:從總體上講,我國在這一領域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差距,在“面上”是落後的🪪,但在某些“點上”,我們國家還是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包括我們實驗室做的有關人類新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目前有十幾個人類基因是我們首先發現並闡明功能的🥁,已經在國際雜誌發表論文並申請了專利,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是我們實驗室的原創工作。在這些“點上”💃,我們在國際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註重能力、素質和人格的培養”
 
    馬大龍教授熱愛教學工作,他知識面廣📭,講課條理清晰,表達精練,深入淺出⚠🦇。他本人和他主講本科生的“醫學免疫學”和研究生的“分子免疫學”理論課🙎🏿‍♀️,被學生們評為最受尊敬的老師和最受歡迎的課。同學們一致認為,聽馬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能夠達到啟迪思想、開闊眼界、催人奮進的目的。在培養研究生方面,他更註重能力👙🚴🏿‍♀️、素質和人格的培養。他講:“我推崇七個字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研究生不僅要學會怎樣做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他強調創新意識,在科學研究上力爭第一🚣🏼‍♀️。當學生在實驗中遇到困難時👋🏻,他會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從各方面給予幫助、鼓勵和支持🆒。他的敬業精神和人格魅力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
 
記者:早有耳聞🚵🏻‍♀️,學生們把聽您的課當作一種享受,不是你們班的本科生也來聽您的課👛🧯;通常聽研究生課的人數應該比較少🙇,可在你們的研究生課上,人總是坐得滿滿的。在教學方面您怎麽評價自己?
 
馬大龍:值得我有點兒驕傲的是在培養學生方面做了些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養。我喜歡教學👩‍❤️‍👨,一直擔任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反映講課的效果還不錯🤾🏿。我覺得教學對我來說不是一個負擔,而是一個促進。通過教學工作,促使我擴大知識面,看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更多文獻,了解本學科的研究進展🧑🏼‍✈️🚷,而如果只從事科研不搞教學,則會只關心本領域和本研究方向的文獻,容易限製了自己的眼界。因而☁️,我一直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從80年代末開始,我們實驗室培養的研究生有近七十人🐪,其中有我的兩名博士生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這是我國博士學位論文的最高榮譽🕉。今年我的博士畢業生馬希曦被授予意昂2官网“學術之星”稱號🧛🏽‍♂️,這對於導師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我的經驗是,導師要對學生負責任,在指導學生和進度安排上要講究科學🎅🏼。例如🂠,基礎醫學院對於博士畢業論文和SCI發表論文有嚴格的要求👨🏿‍🍳🕡,我們實驗室根據每個博士生的不同情況,合理安排課題,一般開始時安排前一屆研究生未完成的、有較好預試驗結果的課題🤹🏻‍♀️,這樣保證新博士生能夠有保底的SCI論文發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安排難度較大的探索性課題,這樣做到了我們中心博士畢業生的學位論文和發表論文並重。迄今本實驗室所有的博士生均在畢業時按期獲得學位證書,從這點上也可以反映出我們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實力。
 
記者🪶:在做人👮🏽‍♂️、學術態度和管理理念方面,您的作為同樣得到了人們的贊譽。以我的理解💳🚗,每個領導者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或者特點和優勢,沒有固定的模式🧑🏼‍🏫。管理能力的體現有多種方式,實際上有很多時候是人格魅力在起決定性作用,尤其在做人和學術態度上,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人品和學品👍,您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馬大龍:我們倡導為人正直、學術嚴謹👼🏽,這是一個學者的根本。學術不正之風問題在韓國☂️、美國,在很多國家都存在🏊🏿,但中國相對更嚴重一些🚣🏼。有體製問題,也有人品問題。首先導師要做得正🏊🏻‍♂️👩‍👩‍👧,為學生做出表率。我們實驗室的一個管理特點就是加強製度建設,我們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在各個方面製定了一系列較完善的規章製度,大家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以章法作為規範行為的準則⚛️,這一點很重要。這個經驗我也帶到了九三學社基層委員會的工作當中;社市委的工作更重要,更需要有健全的製度來約束。
 
記者🍪:請談談您的就職感受🏃🏻‍♂️‍➡️。
 
馬大龍:我是1978年考入意昂2讀研究生的♠️,在這之前有過插隊當知青和在煤礦工作的經歷,今天到了教授這個職務,我已經是很滿足的🙍‍♀️。我能做點兒事就盡力去做,如果受條件所限,做不了那麽多就少做一點兒,沒有那麽大的野心,順其自然吧。我們社市委上一屆領導班子的實力是很強的🚶🏻‍➡️🚵‍♀️,與上一屆的田主委相比,我還需要努力。包括待人接物、娛樂活動、與高層和基層的關系等等,都需要加強學習🧑‍🔧🥏。今天走上這個崗位🪣,是領導和社員們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內心很感激,同時也感到了肩上的責任重大,我會盡力做好工作,不辱使命👨‍👩‍👦‍👦。
 
(訪問者📯🍽:梁賓賓)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