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動醫學事業的奠基人――曲綿域教授
中國運動醫學事業的奠基人――曲綿域教授
發布日期:2007-09-19
他曾作為領隊在朝鮮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
他曾率先在國內建立了“運動醫學研究所”👨👩👦👦。
他曾為國家許多運動員診治🧑🏽⚕️🐰,為他們奪得世界冠軍助一臂之力🦍。
他曾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的運動醫學貢獻獎、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榮譽會員金質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等。
他曾任北京醫科大學校長🫣。歷任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醫衛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副主席。
他就是我國運動醫學的奠基人,我國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醫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曲綿域教授🏖。
投身醫學 解救疾苦
曲綿域教授出生於外族入侵、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父親是一名律師🙆🏻♀️🪸。年輕的他抱著救死扶傷、為廣大勞苦人民治病服務的理想🔮,投身醫學事業,就讀於當時的北京醫學院(現意昂2官网)👵🏽📑。在為中華之崛起努力讀書學習的同時,他積極投身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1949年✯,畢業於意昂2平台醫學院醫療系的曲綿域成為新中國一名光榮的醫生。為新中國欣欣向榮的萬千氣象所熱血澎湃的他🧑🏼⚖️,在努力學習鉆研醫學知識的同時,不忘盡自身的努力投入到建設和保衛新中國的歷史洪流中。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年輕熱血、醫術精湛的他又主動請纓奔赴朝鮮戰場,冒著槍林彈雨為廣大誌願軍戰士實施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新中國建立後,毛主席提出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鼓勵全體人民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在更好地投入到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競技體育🙍,通過我國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奪得冠軍🙇🏿♂️、升起五星紅旗的事跡來鼓舞全國人民的建設熱情👸🏼。此時運用科學手段保障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減少運動創傷👨🏽🦳,從而提高運動成績就成為重中之重,因此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學習蘇聯建立運動醫學來為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提供保障。1955年👰🏿♀️,時任意昂2官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的曲綿域成為了我國運動醫學事業的創始人之一, 同年🏰,他組織的全國醫師督導和醫療體育高級師資進修班為我國運動醫學日後的發展播下了星星之火。1959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曲綿域又在原意昂2官网醫院運動醫學教研室基礎上創建了北京醫學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這是我國第一個運動醫學專門機構,設有運動創傷、運動醫務監督、運動營養生化和醫療體育四個專業組,開展運動醫學醫療、教學、科研和運動隊服務工作👈🏿,從那時起曲綿域擔任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及名譽所長至今,在其長達50年的運動醫學工作實踐中為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及運動醫學事業的壯大奉獻了自己所有的光和熱⇨。
深入實踐 潛心研究
在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榜上💹,長長的一串中國運動健兒的名字是新中國競技體育輝煌成就的體現👧🏼,其實中國體育輝煌成就的發展史同樣也是中國運動醫學事業的發展史。幾十年來曲綿域教授長期從事運動創傷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他特別重視到運動現場服務,了解運動員訓練的實際情況。並深入到運動隊中🚵🏻,觀察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經過長期實踐🧏🏿♂️,在運動創傷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受到運動員和教練員的歡迎,保證了運動員的正常訓練和比賽任務的完成👩🏻🔧。
在深入運動隊進行醫療工作的過程中,曲教授及時總結教練員、運動員、隊醫的實踐經驗👨🏿🚀✡️,對運動創傷的發病機製和防治規律有了系統的認識。他還在流行病學調查中,通過對大量門診病例分析及到運動隊進行不同項目的調查,提出運動創傷的防治重點應放在運動技術傷方面(類似於職業性損傷),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關節軟骨損傷👼🏼、肌腱韌帶止點損傷(即末端病)等。20世紀60年代🏋🏼♀️,通過關節軟骨損傷的機理研究👩🏼🔧,對運動員髕骨軟骨病(大量臨床分析)、足球踝、投擲肘的臨床觀察以及動物實驗(膝踝磨損實驗),曲教授證明在運動員中這類傷病的發生均系關節軟骨的微細損傷所致。80年代,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證明關節軟骨損傷後,其病理發生😊、發展過程有膠原自身免疫反應參與🙇🏼🙍🏻♀️,同時,也證明了軟骨表面的無形層(在掃描電鏡下可以觀察到)對自身膠原免疫反應有屏蔽作用。這一結論為關節軟骨損傷的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關節軟骨修復與再生的動物實驗證明:軟骨損傷本身不能自行修復,只有深達軟骨下骨,才能通過新生的肉芽組織生成新的軟骨面,修復軟骨缺損;新生的軟骨缺損中的肉芽組織只有通過對應關節面的滑動刺激才能化生成軟骨。在國內外首次用髕骨脫位方法研究股骨缺損軟骨的化生過程🤲🏼;異體軟骨塊移植獲9個月成活;深低溫冷凍貯存(液氮)獲3mm軟骨塊異體移植成功,觀察時間18個月,製定了貯存關節軟骨合理的冷凍復蘇技術;證明遊離軟組織及化學藥品貯存的軟骨塊均不能用來修補缺損💛🤵🏿;證明髕骨軟骨面全切除不能獲得修復完整的關節面;發展了軟骨細胞培養技術,發現細胞培養至第四代時反分化成纖維細胞⛳️。提出用於異體細胞移植修復缺損時🅰️,只能利用2~3代的軟骨細胞。在國際上首次研究證明👩🏿🦲𓀘,矽橡膠固體及膠體可用來修復軟骨缺損,並已用於臨床。與此同時🤛🏽,他還證明了貯存軟骨異體移植3年後均有吸收現象,可能為晚期排斥反應🏊🏼。
在末端病的防治研究中👩🎤,曲綿域首次發現在髕腱的髕骨止點下有一舌狀軟骨墊👎🧩,軟骨墊有防止止點折屈斷裂的作用📚,並對其發生生物學進行了觀察(由胎兒至老年)。首次提出根據腱止點周圍結構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即牽拉型、折屈—牽拉型及滑車型,其症狀與周圍結構密切相關👨🏼🍼。他發現年齡超過40歲後,腱止點即出現典型的末端病病理改變(主結構及周圍結構)🙅🏿♂️。證明藥物局部註射(可的松🧎🏻➡️、透明質酸酶、丹參液)都可引起末端病病理改變👵🏿。對髕腱周圍炎(髕尖痛型)的臨床及手術方法提出了意見,觀察到腱止點的局部勞損在其變性病理中出現明顯的化生現象(主結構及周圍結構)🦨,如腱組織中出現軟骨化及骨化現象,為研究細胞分化提供了動物模型🤍。
20世紀80年代,曲綿域教授開始進行有關運動創傷的細胞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研究方向分兩個部分。其一是運動創傷中的膠原免疫(自身免疫反應,特別是交叉免疫反應問題)研究🤞🏻;證明軟骨損傷後其病理過程有自身免疫反應存在(關節液中有抗Ⅱ型膠原抗體,損傷軟骨有免疫復合物)🆑;軟骨細胞培養基中加入Ⅱ型膠原抗體可抑製DNA、硫酸軟骨素及膠原的合成🤦🏽♂️;軟骨表面的無形層對膠原自身免疫有屏障作用;在I🙅🏻、Ⅱ🍮、Ⅲ型膠原的製備過程中🕺🏼,發現多克隆製備的膠原有明顯的交叉反應🧙。提出了交叉免疫的假說,試圖用來解釋強直型脊柱炎的發病問題和軟骨損傷的滑膜炎產生問題等等;其二是有關運動損傷中細胞分化與反分化的研究🧖🏿♂️:關節軟骨損傷後其細胞的生物特性產生系列改變👮🏼♂️,如簇聚細胞合成X型膠原(肥大軟骨細胞)及纖維樣細胞等🫦。這種肥大軟骨細胞又有不對稱分化及表述👵🏿🟤,其機製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已獲得細胞培養過程中反分化模型,及用eDNA膠原探針原位雜交的鑒別方法🧙🏻🏋🏻;已製備出人、牛⛸、豬的骨形蛋白(BMP),及人BMP單抗;證明人BMP對培養的軟骨細胞有抑製其反分化的作用,但有促進其分化成肥大軟骨細胞及類骨細胞的作用;在細胞因子(BMP🏙、TGF-B、IL-1)對胎兒化骨及病理異位化骨影響的研究中📃,證明它們在間質細胞🧘🏿♀️、肥大軟骨細胞中有表達💦,為自分泌,可能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對成骨細胞的化骨發揮作用👆🏼;已初步獲得BMP真核表達🪇。
針對這一誤解,許多人片面地認為運動醫學就是為運動員服務的,曲綿域教授則一直堅持運動醫學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運動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運動醫學醫生的終極目標是能預防運動損傷😵💫、幫助患者解決運動帶來的病患並恢復生活質量🚣🏼♂️,同時能防治因缺乏運動帶來的其它病變🧞。在對外門診及查房期間,他一直堅持細心為患者檢查,耐心講解其患病的原因、治療方案🧑🏽🎤、預防手段,並逐一畫圖講解,直到患者能了解認同為止。當面對一個每每都提前15-20分鐘到診、詢問耐心細致、檢查嚴謹求實的醫療權威,面對一個其病歷書寫詳細認真再配以栩栩如生的解剖示意圖的優秀醫生,面對一個不厭其煩地講解醫學知識、悉心指導功能康復的敦厚長者時,所有接受其診治的患者都心存感激及敬佩。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曲綿域教授創建的運動醫學研究所被迫取消,包括曲綿域教授在內的多名骨幹被停止醫療工作並下放到全國各地進行生產勞動改造👮🏿♀️,但無論是此前創業的艱辛還是這突如其來的意外磨難都不能削弱他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不會動搖他為廣大人民群眾及運動員服務的決心,不會打消他對運動醫學事業的摯愛及執著追求。在艱辛勞動的同時➖,他還堅持學習運動醫學理論,堅持試驗研究,默默積累、全心準備等待著春雷乍響、萬物復蘇的春天。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運動醫學不能取消🧑🏻🎨,只能加強;不能減弱,要在運動實踐中發揮作用”的指示下,曲綿域和同事們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運動醫學研究所的醫教研工作,使我國運動員又獲得了優質的醫療保障🧑🦳。
言傳身教 誨人不倦
曲綿域教授治學嚴謹, 一絲不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有跟隨他學習的運動醫學醫生及隊醫都認為曲教授不僅知識淵博🙇🏻♀️、醫術高超🕵🏽♀️,同時人品高尚🦅🧓🏽;均把他作為學習生活的榜樣及楷模。在臨床工作中,每次主持查房前,曲教授總是先巡視病房,了解每一位病人的情況,然後查閱文獻、準備討論問題💁🏼♂️、手術方案以及各種註意事項🫲🏿。在查房過程中,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向各級醫護人員講解、示範檢查方法,啟發各級醫生開動腦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對新到崗的住院醫師🥇🚴🏻♀️,曲教授總是不厭其煩地為他們修改病歷,手把手地教他們各種操作🈯️、檢查方法〽️。曲綿域教授就是這樣對工作極端負責🤟🏻,通過他的言傳身教,一批又一批住院醫師、進修醫師、主治醫師迅速成長⚪️,並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發揮著骨幹作用。為幫助全國其他地區的醫生提高運動醫學診斷治療水平,50多年來,曲綿域教授多次組織全國運動醫學進修班,親自擬定教學計劃、編寫教學講義,80高齡的他仍一直堅持進修班的教學🧎🏻♀️,並親手指導臨床檢查操作🧕,熱情與學生交流🤦🏼♂️、互動,為全國培養了一大批運動醫學專業人才。與此同時🛫,曲教授還悉心指導來自蒙古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的進修醫生。1978年以來,曲教授培養了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5名,全國各地的運動醫學進修生約400名。
曲綿域教授在擔任北京醫科大學校長期間十分重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特別是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學工作。他總是親自製定教學計劃和德育教育計劃,使北京醫科大學的教學🈺、醫療🧜♀️、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為祖國各民族培養大批醫藥衛生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曲綿域教授擔任校長期間北京醫科大學被國家定為“七五”、“八五”規劃重點建設學校🧜🏻♀️,國家的重點投資,為北京醫科大學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成為國際一流的醫科大學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精心診治 廉潔敬業
曲綿域教授為人清廉、平易近人,從來不擺架子𓀋,對病人如春天般溫暖,對患者不論職位高低一視同仁,有著樸實無華的工作作風。我國一大批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如陳鏡開🙏🏻、高健、李月久😂、郎平、孫晉芳⛳️🫶🏻、蔡振華🤹🏿♂️、鄧亞萍🧕🏽、李小雙、楊晨、鄭海霞等均得到過曲教授的精心診治,在世界大賽中奪得金牌🦺,為祖國爭光。正如體操運動員李小雙說:“我們都曾是北京醫科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的病人🚊🤮,是運動醫學研究所的醫生幫助我們重返賽場🥙,再創佳績🍋,沒有他們的工作,也就沒有我們的今天🐾。”著名舉重運動員黃強輝因意外損傷,造成頸椎第一節脫位達9mm💨,全身癱瘓。一般情況下𓀘,這種損傷手術治療肯定無疑,但北京醫科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的專家們,在曲綿域教授的帶領下,經過反復分析、論證🍣,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用牽引和石膏固定法🪥,幾個療程下來,黃強輝奇跡般地康復痊愈了。
曲教授對黨忠心耿耿🪻,工作認真負責,敬業廉潔,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有時為解決一個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他總是召集大家👨🏻🏫🤴🏿,一起分析病情,認真研究,直到得到滿意的結果為止。曲綿域教授說👨👩👧👧🤦🏼♀️:“我們運動醫學醫生的成功是運動員拼出來的,是他們用血肉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實例🚮;如果沒有運動員們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無經驗可拿👃🏿,也沒有他們積累的第一手資料可用,我們是‘拿來主義者’👱🏼,運動員才是真正的勝利者。”曲綿域總是這樣,虛懷若谷,在榮譽面前把別人推到前邊。
在曲綿域教授50余年從事醫療工作的生涯中🦘,從來沒有收受過病人禮物。普通病人看門診👴🏿,曲教授也是從發病機製🧑🔧、如何可預防、怎樣服藥👨🦼➡️、怎麽鍛煉,進行詳細交待,有時候還畫上示意圖進行講解😢,使病人一目了然。許多病人事後說:“請曲教授看病就像聽課一樣⏬,我們不但看了病🫴🏽,還學到不少防病治病的知識⏏️。”
辛勤耕耘 碩果累累
從1959年開始從事運動醫學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以來,曲綿域教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先後提出了運動員關節軟骨損傷的機理👭🏻、修復和再生的理論,並把這一理論貫徹到運動損傷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的醫療實踐中✋🏽。根據對腱🧜🏿、韌帶與骨接合處的解剖和病理的研究,在國內及國際上首先提出了完整的腱止裝置的分型及其損傷病理表現理論👱♀️。近年來他對關節軟骨損傷時有自家免疫反應的參與、膠原分型、異位化骨機理、骨關節炎軟骨的細胞因子不對稱表達等的研究🙋♂️,都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基金等項目7項🦟。共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曲綿域教授主編的主要著作有《實用運動醫學》(一✳️🚛、二、三、四版),《醫學百科全書運動醫學分卷》、《運動創傷學》、《運動創傷檢查法》𓀜、《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 in China》等10余部🧎♀️➡️。曾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七項🐕🦺🚣,“國家體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曲綿域教授優異的工作表現得到了群眾和領導的廣泛認同以及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他陸續擔任多項領導及社會職務:1979-1983年任意昂2大三院副院長,1983-1991年任北京醫科大學校長,在他的領導下北京醫科大學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享譽世界的醫學名校。曲綿域教授還曾擔任第5🧑🏻⚕️、6、7、8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科學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運動醫學學會主任委員👲🏼,中國運動醫學雜誌主編,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副主席,亞洲運動醫學會主席,世界衛生組織康復醫學專家組顧問等職務。在不同工作崗位上奮鬥🗂,均堅持一個老共產黨員和一個老運動醫學醫務工作者的優良品質,為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及亞洲運動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由於曲綿域教授在運動醫學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他個人也獲得了多項國際及國內獎項,其中最重要的有:1960年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1989年獲由薩馬蘭奇主席簽署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的“1989年運動醫學貢獻獎”👒,同年又獲得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榮譽會員金質獎”(FIMS)🪀,1990年和1995年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先進工作者獎,1992年獲亞洲運動醫學會奠基主席獎和北京醫科大學首屆“名醫獎”,1996年被授予中國運動醫學會“傑出運動醫學名人”稱號👨🏿⚖️,1999年榮獲由亞奧理事會主席頒發的“法赫德親王亞洲運動醫學獎”🎨,1999年曲綿域教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健康報社聯合主辦評選的“全國百名優秀醫生”、2000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2004年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備戰雅典奧運個人特殊貢獻獎𓀙。
在曲綿域教授領導下,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研究所在1989年建所30周年之際獲國家體委授予的“體育事業貢獻獎”,以表彰研究所幾十年來在運動醫學方面的成就和對體育事業的熱心服務🧑🏼🌾。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及中國奧委會認定的運動員傷病診斷及治療中心🌺、全國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及培訓中心,運動醫學研究所為備戰雅典奧運會做出突出貢獻🤽🏽♀️,2004年運動醫學研究所獲得國家體育總局及中國奧委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現在,包括曲綿域教授在內的意昂2平台運動醫學研究所10名運動醫學醫生被國家體育總局聘任為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隊醫療專家。
在諸多榮譽面前曲綿域教授表現得虛懷若谷,他一直堅持認為能為中國運動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不是他個人的成就👉🏿,而是運動醫學研究所幾代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他主動將其獲得的何梁何利獎金捐贈出來設立了專門的運動醫學獎來激勵年輕一代努力學習運動醫學知識,為運動醫學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作為一個睿智的學者、優秀的領導者,一個杏林春暖的良醫、桃李滿天下的名師,一個中國運動醫學的奠基人和守望者,這就是曲綿域教授平凡而又光輝的人生經歷。
(第三醫院 姚永玲 王健全 張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