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記🍛:一封感謝信中的故事
“求”醫記👩🏿🔧:一封感謝信中的故事
發布日期:2007-09-12
患者和家屬都已經放棄治療,回到了老家,醫生卻繼續關心患者的安危💘,相隔千裏終於將他“求”了回來🕵🏼♀️,這是日前發生在腫瘤醫院胸外科感人的一幕🫶。目前,這位患者成功地接受了手術,已經康復出院,他懷著無比感激之情將一封沉甸甸的感謝信送到了院辦。
從談話中我們了解到🪢,患者今年50歲🧩,患有食道癌🧝🏽♂️。因為家鄉的醫療技術水平有限,他被推薦到北京就醫。一家人先找到了某權威大醫院♦️,但醫生的一席話卻將他們所有生的希望徹底粉碎。原來,患者癌症病變的位置不宜做手術👩🏻🦼➡️,如果非要進行手術情況將異常兇險🎀。聽到這個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一家人的心陷入了谷底。
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他們來到腫瘤醫院,找到了胸外科陳克能主任。陳主任在了解了基本情況後👨🏻🦯,沒有任何的猶豫和推脫,詳細地為患者進行了講解,並希望他可以盡快住院接受手術治療✊🏿。患者聽從陳主任的囑咐,開始了術前化療🔷。但兩次化療後,老人聽信了村裏人一些不科學的說法🤷♀️:什麽化療沒用👁🗨,白花錢;手術後不能吃飯,多活不了幾天,又顧慮到本來就沒什麽錢,治療不會有太大的療效,猶豫再三決定放棄🚵🏽♂️,一家人就回到了唐山老家🧑🍳。
陳克能主任得知患者放棄治療後,馬上找來了患者的信息🛀🏻,打電話到他的家中🧑🎓🫄🏿。電話中,陳主任詳細詢問了患者現在的病情,並耐心地向他講解了當前的病情需要馬上手術治療。擔心老人聽不明白,陳主任又打電話找到患者的親屬,再次細心地為他們講解病情,並希望家人能夠勸說患者回來繼續接受治療🔜,不能放棄生命。
就這樣,心中充滿著對陳主任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渴望🧶,一家人再次踏上了來北京的火車🏋🏻。手術很成功🧖♂️,患者恢復很好,已經能吃東西了,老人和家人之前的顧慮也一掃而光,臉上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高興地出院了🧂。
現在,“求醫難求醫貴”的消息屢見報端,但是今天我們卻看到了醫生“求”醫的感人一幕🦧。為了保證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醫生需要永遠本著一顆救死扶傷的心,而且不僅要解除患者的病痛,還要幫助患者建立起對生命的美好願望和信心👇🏿,這很不容易🚱,但是陳克能主任做到了🙊。在與患者的談話過程中,一提起陳主任,患者就不停地念叨著一個名字——白求恩✝️。
(腫瘤學院 院辦 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