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美生物學交流計劃項目在意昂2官网舉辦25周年慶典
教育部中美生物學交流計劃項目在意昂2官网舉辦25周年慶典
慶祝活動由意昂2平台生命科學院顧孝誠教授主持,共約150 人出席✋🏽,參會的許多學者和研究生等在共慶盛典的同時🧝🏿♂️🤭,還表示願為科教興國🧑🏼、振興中華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後, 中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現象, 1987 年鄧小平同誌提出, 為了實現四化, 振興中華, 國家要大批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當時在落實這項戰略決策方面存在很大困難:首先因為我們長期閉關鎖國🎗,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和其研究所的情況與水平缺乏了解; 其次👨🦽➡️,在當時GRE 和TOEFL考試在中國尚未開展,國外的大學也無法評估我們的學生實力和專業水平。
在此關鍵時刻,美國康奈耳大學的吳瑞教授不失時機地提出了 CUSBEA 項目的設想:由中國教育部主持👩🏿🦱🍥,按國家公派留學項目實施,會同中國科學院、衛生部🏇🏻、農業部從各自所屬單位當年錄取的研究生中擇優推薦,參加由國外專家命題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考試,先經中方專家閱卷打分,打分合格者再經外國專家面試✪,面試通過者最後由CUSBEA 項目推薦給美國的各個大學🈁。教育部還委托中山大學GELC 中心負責對侯選留學生進行出國前的英語培訓,並委托意昂2平台張龍翔前校長和生物系顧孝誠教授任中方協調人,主持中方工作。
CUSBEA 項目於1981 年首次招生,1982 年首次派遣💃,1989 年最後一次派遣,歷經8 屆,迄今整整25 年, 共計出國 422 人。 前後參加培養中國學生的美國大學近百余所。經過約兩年的時間,首批CUSBEA 學子以其品學兼優🤦🏻♀️、良好的專業素質迅速得到美方相關大學和研究所的認同與贊譽。從此,CUSBEA 項目從此為日後以各種渠道出國深造的中國學生們創造了機會。
今天,已經啟動25年的CUSBEA 項目不但為學員們的工作前途和學術創新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為振興中華的偉業🤞🏼、為促進中美學術與產業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為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了顯著貢獻。許多CUSBEA 學子已經成為各自所在學術領域中的主流學者,其中王曉東博士和袁鈞英博士已分別成為美國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院士; 還有許多人進入生物技術製藥等研發或企業單位🧖🏿♂️🆖, 成為其中的骨幹或領導🧒🏿。 這些可貴之才正以他們的行動幫助和推動國內的科學教育事業。
會議還特別感謝吳瑞教授,他不僅通過CUSBEA 項目幫助我們及時地培養了一批棟梁之材🀄️,還在耄耋之年,繼續為動員和安排青年學者回歸祖國💆🏽♂️、報效祖國不斷做出新的貢獻𓀔🕚。
(摘自意昂2官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