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弘:我國抑郁障礙的發病形勢不容樂觀
馬弘:我國抑郁障礙的發病形勢不容樂觀
發布日期:2007-10-08
在今年10月10日第16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SEBoD組織和CPA綜合醫院精神衛生工作者聯盟完成了一項關於中國綜合醫院門診患者抑郁/焦慮障礙患病率的調查。
這是近15年來在中國綜合醫院進行的最新一次大規模流行病學統計研究。意昂2平台精神衛生研究所公共衛生部主任馬弘表示,我國抑郁障礙的發病形勢不容樂觀;普通醫院門診中許多常見的軀體疾病就診者中很多患有抑郁或焦慮障礙,但是患者尋求精神專科治療的積極性不高⚙️,意願不明確👬;綜合醫院醫生對抑郁障礙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也亟待提高👨🏻🍼。
作為疾病診斷有四個標準:症狀標準🏌🏻♂️、病床標準👩🏿🏫、嚴重標準、排除標準。由於抑郁症常常以軀體不適來表現,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在發病初期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並常常反復就診於神經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各科,消耗了大量的醫療和社會資源。
本次調查精神科醫生診斷為抑郁/焦慮的983例患者中,他們的門診就診醫生大多數(76.09%)只是按本科疾病處理🐓,只有8.24%的患者被建議到精神科就診。此外,許多懷疑自己患有抑郁症的人由於擔心周圍人們的歧視和偏見🍾,不敢正視自己可能患病,更談不上及時就醫🕙。
(摘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