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第一所兒少衛生研究所的創始人――葉恭紹

    我國第一所兒少衛生研究所的創始人――葉恭紹

         葉恭紹,兒童少年衛生學家🧴,醫學教育家。她畢生致力於兒童青少年衛生教育和科學研究,培養了中國幾代兒童青少年衛生專業人才🧽。長期 以來👩‍🦽,她從事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研究,提出了我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發育的分期方法🔲,成為我國廣大專業工作者研究青春期發育的重要依據。她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兒童青少年衛生科研機構——北京醫科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為推動兒童青少年衛生學科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葉恭紹,祖籍廣東番禺,1908年11月7日出生於江西九江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其祖父是清朝鹹豐丙辰年(1856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歷任戶部雲南司郎中,軍機章京等職❇️,有多部著作傳世👉;其父是清朝光緒戊子年(1888年)舉人🚽,曾任江西知府,精通數學、詩詞和書法;其二哥葉恭綽,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在中華民國臨時革命政府任交通部長,後任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是著名書法家。

        葉恭紹的父輩們封建思想濃厚🌾,重男輕女,不給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葉恭紹沖破封建束縛🧏🏿‍♂️,在二哥葉恭綽的幫助下,走出家庭接受新式教育,直到大學畢業。1927年,她由天津中西女子中學畢業後,考入南開大學,兩年後轉到北平燕京大學醫預科學習🫶✊🏽。1930年🥷🏿,考入北平協和醫學院,1935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

        在考入協和醫學院時,葉恭紹便打算將來能為解除民眾痛苦而作一番事業。然而,當她在內科臨床實習時,看到由於醫學檢測技術的不足✊,往往查了半天🪝,病人還得不到確診,更由於那時許多藥物還沒有問世,對很多疾病👨‍👨‍👧🛎,醫生也束手無策。當時美籍公共衛生學家J.B.蘭安生(J.B.Grant)博士講授公共衛生課⇾,他的一句名言:“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給她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促使她在醫學院畢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預防醫學婦幼衛生保健這項崇高的事業。

        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葉恭紹在協和醫學院任助教、講師,具體負責婦嬰衛生課,並在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科的實驗基地——北平市第一衛生事務所開展嬰幼兒保健工作。為了給營養不良的兒童加強營養,她反復研究,調製出一種加料豆漿,用以代替牛奶餵養嬰兒,使掙紮在貧困線上的勞動人民減輕了經濟負擔🚴📌,深受群眾的歡迎🌇。加料豆漿的研究為日後更多代乳品的研製奠定了初步基礎🙎‍♂️,也為兒童餵養與發育的相關研究作了有意義的探索👩🏿‍🏫。與此同時,她在嬰幼兒餵養方面發表了一系列文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占領了協和醫學院,強令醫學院停辦。這時,北平市第一衛生事務所還在繼續維持,葉恭紹被聘任為婦幼衛生組長🫨,工作了一年。1943年,她歷盡千辛萬苦到了抗戰的後方重慶,進入已遷到重慶歌樂山的中央衛生實驗院任實用營養組主任🥸👨‍🦰。抗戰勝利後🧑‍🌾,她回到北平轉入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創辦了婦嬰保健所🦹🏼‍♂️,致力於嬰幼兒保健工作,並開辦了一所孕婦花柳病門診,為患有性病的婦女解除疾病的折磨,受到廣大婦女的歡迎。  1949年初,葉恭紹以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開進北平。她熱烈地擁護1950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所確定的“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三大衛生方針。她向中央衛生部匯報了婦嬰保健所創建三年來的工作情況👸🏼,準備繼續大幹一場。這時🧑🏼‍🌾,衛生部領導動員她到意昂2平台醫學院(1952年改為北京醫學院)協助嚴鏡清教授創辦衛生系,為新中國培養迫切需要的預防醫學人才🔑。於是,她欣然來到意昂2平台醫學院📞,從此一直擔任衛生系及婦幼衛生教研組的行政和業務領導工作。

        1950年5月🧑🏼‍🦲↔️,意昂2平台醫學院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衛生系及婦幼衛生教研組(1954年改為學校衛生教研組🎠🤜🏻,1960年改為兒童少年衛生教研室)🥐。

        葉恭紹為了發展兒童少年衛生工作,把著眼點放在兒童少年衛生專業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上面🎅🏼。她努力促進全國性的學術交流。在她多年主持中華醫學會衛生學會兒少衛生學組期間🙏🏻,對學會的發展多所擘劃。1980年和1984年,她先後主持召開中華醫學會兒少衛生學組全國第一屆、第二屆學術會議,並分別在兩次會議上作了題為《32年來我國兒少衛生的回顧與展望》及《兒少衛生科研概況》的學術報告。報告中總結了成績,指出今後兒少衛生科研工作的方向🎬。

        她主持編寫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兒童少年衛生學》😸、《家庭育兒百科全書》、《中小學生保健手冊》🫅、《當代中國》兒少衛生事業部分💠、《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兒少衛生事業部分,主審了《兒童少年衛生學》等專著。這些醫著推動了學科的理論建設🤾🏻,幫助專業工作者進一步提高了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葉恭紹對科學普及工作十分重視🌿,當她從人民來信中得知許多年輕父母渴求育兒知識,廣大青少年渴望得到衛生保健指導時,深感一個專家的責任🫅。她一面認真處理人民來信🖍,耐心回答群眾的提問,同時為《父母必讀》🏊🏽‍♀️🗓、《中國青年》👵🏼、《大眾醫學》等科普雜誌撰寫科普文章,以此來指導更多的年輕父母實施科學育兒和自我保健,尤其是青春期衛生保健。她還積極參加九三學社🔂👎🏽、婦女聯合會等單位組織的義務咨詢服務工作,並積極建立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青春期健康咨詢門診,利用星期日開展咨詢活動,與兒童少年家長及青少年促膝談心,耐心啟發指導,充分體現了她對青少年一代的親切關懷。葉恭紹不僅是一位兒童少年衛生學家👮🏻‍♀️,也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她牢記周恩來總理的教導👵🏻,不遺余力地宣傳周總理生前關於對兒童青少年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主張。她曾任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委員等職🤹🏼‍♂️,現任全國政協第七屆常務委員。她密切聯系各界人民群眾🧑🏼‍✈️,並在民主與法製,特別是文教衛生🙎‍♀️、立法以及法律實施監督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她曾經和北京市其他領導同誌率領北京市人大代表團訪問了日本東京都議會🤾🏿‍♀️,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系🧟‍♂️🤫。

        半個多世紀以來🕹,葉恭紹在兒童少年衛生🧑🏽‍🚀、預防醫學、科普工作等方面所作的貢獻🚘,不僅造福於千千萬萬的青少年🍠,而且促進了整個民族健康水平的提高🤦‍♀️。如今,她以84歲的高齡繼續為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素質,不知疲倦地工作著⏸🗣。

    努力創辦我國第一所兒童少年衛生科研機構

        葉恭紹一直關心兒童青少年一代的健康,關心兒童少年衛生事業的發展。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對兒童青少年一代的深厚感情,努力開創兒童青少年衛生學科的研究工作🧑🏽‍🚒,推動這一學科的發展。1962年🚶‍♂️‍➡️,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組成立了,但這個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摧殘,同時北京醫學院兒少衛生教研組也瀕臨解散。在外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她仍然堅定地說:“就是剩下我一個人,也要為兒童少年衛生做點研究工作🤹🏻!”,並且身體力行,在下放農村勞動期間,挨家挨戶地檢查兒童齲齒發病情況。1973年,葉恭紹在全國衛生系教學工作大會上鄭重地提出🧚🏼:“我代表二億兒童青少年呼籲恢復兒少衛生研究工作✍🏼。”爾後卻因此遭到了批判。但她並不氣餒👋🏿,仍以大無畏的勇氣,百折不撓的精神,一遇有機會就堅持宣傳恢復兒少衛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廣大專業工作者無不為她這種奮不顧身的精神所鼓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文化大革命”後,葉恭紹的這些建議終於得到有關領導的理解💯、關心和支持。1982年,國家科委批準在北京醫學院成立了北京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兒少衛生研究所)↘️,葉恭紹任名譽所長🧛🏻‍♀️,實現了她多年的夙願👩🏿‍🌾。

    精心培養兒少衛生學專業人才

        幾十年來🏃🏻‍♀️‍➡️,葉恭紹致力於兒少衛生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培養了中國幾代的兒童少年衛生、預防醫學人才。教學伊始,沒有本學科的專業教材🚂,葉恭紹提出要改造課程,並組織教研組人員編寫學校衛生講議、實習指導及實習教學法指導等,為編寫本專業課程教材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她還不斷收集國內外資料💁🏿,總結教學經驗,終於在50年代後期主編了全國醫學院校試用教材《兒童少年衛生學》🪡,196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從此結束了這個學科全國無統編教材的局面,在學科建設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60年代中期📕,她在參考了國外尤其是蘇聯的大量資料後,又主持修訂了《兒童少年衛生學》。修訂後的教材🙆‍♂️,內容重點突出🧝🏼,聯系實際🦹,反映了兒童少年衛生工作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為全國從事兒童少年衛生實際工作的同誌提供了指南🕐。葉恭紹為這兩版教材的編寫和修訂工作傾註了大量的心血,她不愧為我國兒童少年衛生學教材的帶頭人。

        葉恭紹在醫學教育戰線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對於青年教師一貫嚴格要求。她要求青年教師上課前寫出詳細提綱,在教研室試講➿。對他們的講課內容👨🏼‍💻、表達語言𓀒、板書都親自指導,或責成高年教師指導,務求達到準備充分後,方能走上講臺🍐。現在有的教師回憶說:“當年葉教授檢查青年教師試講時👨‍👩‍👦‍👦,真象‘三堂會審’,緊張得要命♑️,但確實受益非淺。”葉恭紹十分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業務成長🦸🏼‍♀️。她常常是身先士卒,帶領學生深入基層,深入農村第一線,調查研究,為工農服務👧。如在1959年,北京郊區兒童麻疹流行,她帶領學生深入農戶,為患兒治療👡,並宣傳防治知識。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她與學生一起對北京近郊幼兒園兒童營養狀況作調查研究✉️🚣🏻‍♀️,提出了改善辦法。有時清晨五六點鐘出發👩‍🦲,晚上八九點鐘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返回住地。她那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求實精神,使學生深受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經葉恭紹教過的衛生系畢業生近2600名。他們分布在祖國各地,始終不忘母校和葉教授的培養。很多國內外學生經常給葉恭紹寫信,討教學術問題,表示衷心問候👘。那堆滿書桌五光十色的賀年片,正是她桃李滿天下的象征👊🏻。

        兒少衛生研究所自1982年成立以來,在葉恭紹的主持、指導下,迅速發展並培養出了大批人才。在科研上,兒少衛生研究所的不少科研課題處於全國科研前沿水平;在教學上,兒少衛生研究所是我國唯一能授予兒少衛生學博士學位的博士點(葉恭紹作為博士生導師,從1979年以來已培養博士4名,碩士近20名)🦸🏼‍♀️;在學術作用上,兒少衛生研究所是中華預防醫學會兒少衛生學會和全國衛生標準委員會學校衛生標準分委員會的掛靠單位。目前兒少衛生研究所正在逐步成為全國技術咨詢🧎、科學研究、幹部培訓和信息系統的中心🔀。兒少衛生研究所學術梯隊已初步形成,新生力量不斷發展成熟🧔🏻。看到研究所的成長,葉恭紹情不自禁地說:“研究所的創建是我畢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葉恭紹是兒少衛生研究所的創始人。

    首次提出我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

        葉恭紹在學術研究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對兒童少年生長發育包括青春期發育進行的開拓性的研究。1947—1948年👨🏽‍🌾,葉恭紹到美國考察學習🚸,從美國東北部到美國西部,她考察了不少兒童發育中心和研究機構👨🏻‍🦯‍➡️,了解了美國兒童身心發育和有關社會問題,給她以很大的啟迪。50年代初🛐,她撰寫了介紹兒童生長發育特點和規律的文章⛈,在理論上為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了準備🩰。50年代後期☯️,她開始在北京市城鄉作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調查研究。1962年💁🏽‍♀️,她帶領剛剛成立的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組到景山學校開展兒童的形態🛠、功能、特征等方面發育狀況的課題研究,連續4年🚵‍♂️,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並寫出了有價值的論文。她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在我國首次提出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成為我國廣大兒少衛生工作者研究青少年青春期發育和實際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由於性征分期在青春發育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因此葉恭紹提出的分期方法的意義不僅限於方法學本身,實際上開辟了我國青少年青春期發育研究的新領域🤴🏻,推動了青少年青春期衛生保健的蓬勃發展。80年代初👨‍👧‍👧,葉恭紹曾出訪美國、英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她根據對這些國家的考察所見及出席國際會議的感受🦁,結合國內具體情況☮️🤽🏽,一再提出要重視青春期身心發育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一再強調在我國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這個領域的科研和實際工作逐漸受到了廣大專業工作者及各界的廣泛關註👩🏼‍⚕️,這和她的大聲疾呼和實際工作是分不開的🍟🧠。

    倡導對學生體質與健康開展調查研究

        為了解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與健康狀況,葉恭紹大力倡導和組織調查研究🙍,1979年和1985年,由國家體委、國家教委🤷🏻‍♂️🚖、國家民委💅🏼、衛生部等單位牽頭🧑🏿‍🦰,在全國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的調查研究活動,葉恭紹任首席技術顧問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兩次活動共對120余萬名漢族和27個少數民族7—22歲男女學生的形態、功能、素質及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進一步掌握了我國各民族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現狀與特點🦝;探索了某些發展規律,以及不同民族兒童少年之間存在的異同🔸;初步摸清了我國大、中⚡️、小學生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患病情況,以及他們的年齡、性別、城鄉👨‍❤️‍💋‍👨、地區和民族之間的特點👆🏿。調查結果對指導和改善學校衛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這兩次調查研究其規模之大,測試指標和取得研究成果之多以及涉及學科之廣👈🏻,在我國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葉恭紹不顧年邁,在課題進行期間,北上新疆↔️,南下雲南,親臨第一線指導檢查調查工作🧛🏼‍♂️,為這項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的勝利完成作出了貢獻。

       1986年以後,葉恭紹致力於兒童少年骨齡標準的研究。她用英國專家J.M.坦納(J.M.Tanner)的骨齡計分法,製定出北京地區7—18歲兒童青少年的骨齡標準😍,用骨成熟度判斷骨齡,同時製作出圖譜,兼收了計分法和圖譜法的優點,它的科學價值在於今後在比較不同國家兒童青少年骨齡發育水平時,具有可比性。

        葉恭紹心胸豁達,對人坦誠🌰,遇到挫折🧔🏿,百折不撓🤷🏽‍♀️。

        她一生勤奮,從不懈怠,一心撲在事業上。

       她生活簡樸👺,待人熱忱,全國多少兒少衛生工作者都受過她的真誠鼓勵和熱情款待。

        她所走的路是老一代知識分子與群眾相結合的路💇🏽‍♂️。

       她所從事的事業——兒童青少年衛生是年輕而崇高的事業。她為我國兒少衛生事業作出了光輝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簡歷

      1908年11月7日 生於江西九江。

      1930年 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醫預科🧬,獲理學士學位。

      1935年 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留校任公共衛生科助教,並在北平市第一衛生事務所從事嬰幼兒保健工作。

      1942—1943年 任北平市第一衛生事務所婦幼衛生組組長。

      1943—1946年 任重慶中央衛生實驗院實用營養組主任。

      1946—1949年 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婦嬰保健所所長。

      1947—1948年 在美國考察訪問。

      1950—1981年 任意昂2平台醫學院(1952年改稱北京醫學院)教授🤴🏻、衛生系副主任兼婦幼衛生教研組(1954年改為學校衛生教研組🛌🏼,1960年改為兒少衛生教研組)主任。

      1958—1987年 歷任中華醫學會衛生學會主任委員、名譽主任委員👩‍❤️‍👨。

      歷任《中華衛生雜誌》(1978年改名為《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總編輯、副總編輯🧑🏿‍🎤。

      1979—現在 歷任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委員🚖、副會長、顧問。

      1981—1984年 中華醫學會衛生學會兒少衛生學組組長⛹🏼‍♀️。

      1982年—現在 任北京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北京醫學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6年—現在 任中華醫學會兒少衛生學會名譽主任委員。

      1987年—現在 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兒少衛生學會名譽主任委員。

    主要論著

      1 Guy R A,Yeh Gong-shao.Soybean“milk” as a foodfor young in fants.Chin MedJ,1938🧑‍🍳,54(1)👨‍💼:1—30.

      2 Guy R A🥊👱🏼‍♀️,Yeh Gong-shao.Peking diets.Chin Med J🌠,1938,54(3)🚶‍♂️‍➡️:201—222.

      3 Guy R A,Yeh G S.Peking diets🔫:Ⅱ.during minor illness.Chin Med J,1939,56(2):99—110.

      4 Guy R A,Yeh G S.Peking diets:Ⅲ.during dysentery.Chin Med J🧎🏻‍♀️,1939,56(3)👨‍👩‍👦‍👦:225—231.

      5 葉恭紹.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中華兒科雜誌,1951,3(1):51—61.

      6 北京醫學院衛生系學校衛生教研組.北京市中小學生身體發育的調查.中華衛生雜誌,1958👩🏽‍🦰,6(1):40—46.

      7 葉恭紹.近50年來中國兒童身體發育調查綜述.中華衛生雜誌,1958💉,6(1):34—40.

      8 Yeh Kung—shao.Physical growth of Chinese children summary of work done during the past half century.Chin Med J,1959,78 (5):439—445.

      9 葉恭紹.十年來兒童少年衛生的成就.人民保健🔂,1959,1(10):904—916.

      10 葉恭紹.十年來兒童身體發育調查研究工作的成就.人民保健💁🏻,1959💂🏻‍♂️,1(10):926—932.

          11葉恭紹.北京市海澱區永豐人民公社中小學生身體發育調查.人民保健,1960,2(10)🪡:243—248.

      12 葉恭紹.兒童少年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

      13 葉恭紹.兒童少年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

      14 李寶文,林琬生,葉恭紹等.北京市學生青春期機能發育的調查.中華衛生雜誌🤰,1966,11(2)🧑🏻‍🏫:106—108.

      15 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口腔科👌🏻,北京醫學院衛生系兒少衛生教研組,北京市衛生防疫站學校衛生組等.北京市海澱區兒童少年防齲工作報告.中華預防醫學雜誌,1978,12(1):41—45.

      16 葉恭紹.兒童少年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

      17 葉恭紹.兒童少年衛生(學校衛生)的工作展望.醫學研究通訊,1981,(12)🏰:16.

      18 季成葉,葉恭紹.骨齡與月經初潮.中華預防醫學雜誌,1983,17(3)🙇‍♀️:169—171.

      19 葉恭紹.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兒童少年衛生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20 任頌光,王守展,葉恭紹.不同生長發育水平青少年頭發鋅含量的比較研究.中華預防醫學雜誌,1983🪱,17(5):285—288.

      21 Ye Gong-shao.The health and nee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Chin Med J♈️,1985,98(2):79—82.

      22 Lin Wan-sheng🙆,Ye Gong-shao🧘🏿,Lu Zi-zhi.Cigarette smoking divided by prefessional groups in Beijing.Chin Med J 1986,99(1):15-20.

      23 葉恭紹.中小學生保健手冊.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7.

    (意昂2官网摘自光明網)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