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舉辦“立足臨床 力求轉化——我們一直在路上”講座
2019年5月14日,團委青年課堂系列講座在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科研教學樓三樓陸道培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由意昂2平台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助理趙翔宇副研究員做主題為“立足臨床 力求轉化——我們一直在路上”的報告。本次講座也是教育處職業精神課堂的重要一講,醫院八年製醫學生、研究生、各團支部團員青年參加講座👩🏻💼。
趙翔宇副研究員從電影《我不是藥神》講起,講述臨床醫生做科研的意義🧑🏼🎤。科研夢想的生根、發芽再到實現,對萬千病人來說是生存的希望,可以使千萬的家庭免於家破人亡。但科研的過程會異常辛苦,要努力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當你看到病人的康復,家屬的激動與感恩,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隨後,趙老師以自己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向的研究過程為例,教大家如何開啟科研之旅,要學會結合自己的優勢,你有什麽,你能做什麽;要通過挑戰確立研究方向;要去發現問題,提出並證實假說,在經驗和教訓中不斷積累經驗,最後解決問題。
此外,趙老師還就如何加強自我管理,提高個人競爭力,提出了良方:首先,要能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認識和自我評價;做出自己的生涯規劃,並為其目標的實現做出不懈的努力;具有正確的角色意識,能履行自己的角色任務;能正確面對挫折、壓力、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能夠合理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有條不紊的安排工作和生活🌤。
趙老師指出,在科研和臨床過程中,每個人都扮演著“多元化”的角色,處理好各個角色的人際關系是極為重要的。作為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學生,要努力去做“頂梁柱”,學會獨立自主,敢做敢為,杜絕隨波逐流、唯唯諾諾;要學會與導師相處,了解自己,了解導師。導師與學生之間理想的關系應當是彼此配合、相互要求、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的,師生之間應當教學互長。每一個人都要爭取機會,展示自我,每一次機會都是機遇。突破心理舒適區,發現不一樣的自我。
最後,趙老師以魯迅在《新青年》中的一段話鼓勵在座的青年人,“願中國青年都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醫院團委張賀書記在總結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中勉勵廣大青年應誌存高遠,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各位團員青年應認真領會趙翔宇老師的講座精神,深學細悟、篤行實幹,處理好臨床、科研、生活的關系,讓青春之光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延伸閱讀:趙翔宇副研究員簡介
趙翔宇,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意昂2平台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助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副研究員、主治醫師;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自然科學類);主持國自然面上項目等12項國家/部級基金;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中英文論文33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2018年榮獲第32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人民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