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韓江莉——信任是醫患之間的橋梁
人民網:韓江莉——信任是醫患之間的橋梁
意昂2三院心血管內科 韓江莉
十余年的臨床工作中,有很多患者讓我難以忘懷🍕。他(她)們中有的人已逾古稀之年,有的人尚屬青壯年🌕;有的人,住院經過數次臨床搶救而逃過死亡的鬼門關🎤;有的人,僅僅是在門診經歷了幾次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每當我因工作忙碌🧖♂️、壓力超過負荷而倍感身心疲憊時🚣🏽,這些患者的信賴和鼓勵就像一劑強心針🌹🥒,讓我忘卻暫時的苦惱和郁悶,重新微笑面對工作和生活🧎🏻♂️🙋🏼。
記得是12年前,當時我還是一名臨床研究生👱🏼,在做住院總醫師👩🏿🎨。有一個周末的上午,急診室來了一位在運動中突發劇烈胸痛的45歲男性患者🤹🏼。急做心電圖後提示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急。接到一線醫生的呼叫👧🏻,我迅速趕到病人床旁。就在診治過程中💁🏻,病人又突發室顫、抽搐、意識喪失⛹🏿,經過多次除顫、心外按壓等搶救措施,病人仍反復發生室顫,病情非常不穩定🤏🏼,此時能夠積極挽救病人生命的治療方法只有盡快給予再灌註治療了。盡快得到患者和家屬同意開始靜脈溶栓治療及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是當務之急👱🏿,但是跟隨病人就診的只有一位朋友⛩👨🎤,他的妻子在遠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來。時間緊迫,我只好通過電話聯系患者妻子♠︎,征得她的口頭知情同意👩🏫,並在患者意識恢復時簡單告知病情及治療方案得到患者的同意後,我們在急診室迅速開始了靜脈溶栓治療😅。因為患者經過心外按壓等有創治療,溶栓出血的風險增加,我一直堅持在床旁觀察、調整治療方案。患者血壓、心率逐漸穩定✌🏿,當患者妻子趕到醫院時⛹🏻♀️,患者病情已經相對平穩。她了解情況後給了我一個深情的擁抱,對我們積極的救治極力表達感激之情,並說信任我們,願意積極配合醫生,隨後毫不猶豫地在溶栓治療知情同意書和下一步急診介入治療知情同意書上簽了字。當包括毛節明主任在內的急診介入醫生趕到醫院後,我和患者家人一起將患者送入心臟導管室🤾,成功進行了介入治療後又送患者到心內科監護病房繼續觀察治療,隨後我又投入到了住院總醫師忙碌奔波的各科診治、搶救工作中。事後⚽️,領導還就我未能事先得到患者家屬紙質簽字的情況下為病人應用靜脈溶栓治療一事專門找我了解情況㊗️。我想,一名心內科急診接診醫生面對急性ST段抬高大面積心肌梗死的患者,深知,時間就是生命🔩。其實,我也知道自己冒了多大風險👨🏼✈️,雖然之前已與家屬在電話裏進行了充分溝通🥋。但我更知道,如果患者當時因為我害怕擔責任而延誤治療時機失去生命♟,我將永遠不能原諒我自己。
大約1個月後的一天🧑🏿🦱,我在急診室查房時有個人來找我,我覺得並不認識他,他告訴了我名字並說:“韓醫生⏲,你可能不記得我了🧑🏽✈️,我是一個月前你在急診搶救的那個患者,那天我迷迷糊糊的,但是一直知道身邊有個醫生在,印象深刻,現在我出院了🔽,特意來表示感謝的。”我恍然大悟,對他說:“哦,您現在和那天病著時虛弱的樣子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了,我都認不出了。不用客氣👩🏿⚕️⛏,那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我覺得您更應該感謝您的妻子,是她在那個關鍵的時刻給予我們那麽深的信任,我們不能辜負了你們的信任🚶🏝。”
隨後的幾年,這位患者到門診復診時經常會將自己的情況事無巨細的告訴我🦹🏻♀️,包括能做什麽程度的運動,能否坐飛機旅遊🥿🤌,都會在征得我的回復後決定🫄🏽✌🏻。他後來一直堅持工作,堅持治療,病情常年保持穩定👏🏼,我見到他的次數就少了,但是每隔1-2年他都會特意到我的門診來拜訪我一次🖕🏽,只為告訴我🕋:“我還活著🔭,我現在還健康,謝謝你。”並對我的工作給予很多鼓勵之詞。
到現在12年過去了,我從畢業後留院工作已經歷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常年擔負著滿負荷的病房管理和門診工作✊🏿,而且多年參加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綠色通道診療工作,工作壓力下也會時常感到疲憊、有所倦怠👨🏿🔧,但是每每看到患者和家屬信任的目光,都會提醒我當初學醫之初衷🍱,盡力為信任我的患者解除病痛,不求富貴,但求問心無愧。
(來源:人民網)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