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疆醫療隊成員陸愛萍:再訪和田
北京援疆醫療隊成員陸愛萍💡😿:再訪和田
從2008年到2012年,正值兩屆奧運會,四年過去,兩次造訪新疆和田🎛,前次是作為一名援疆幹部到和田工作一年,此次是作為北京援疆醫療隊成員👐🏽,參與為期兩周的“情系和田,直達心田”醫療活動🤏🏿。
四年,一晃而過,回到昔日工作過的和田。城市已發生了很大變化,盡管城市格局依舊,但道路兩旁數十層高的高樓已隨處可見🕐🙇🏼♀️,地標性建築已非那座高高的清真寺塔尖🐴,散落在城市裏的高層建築不計其數🟡,團結廣場周圍的建築群已具規模,從機場到住地一路可見多處大型的建築工地🧒🏽,城市道路也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改建,一座現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地區醫院雖然依然座落於文化路的盡頭,大門口還是汽車、毛驢車和行人相錯交織🐮,但院內的環境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暗紅色大理石砌成的開放式大門🪫,嵌著金色的醫院名稱,道路兩旁的文化墻,醒目的指示牌,高層職工宿舍樓和新投入使用的內兒綜合樓,醫院近幾年硬件的投入可見一斑。
不過變化中也仍帶著幾分傷感,雖然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裏依舊存在著和四年前一樣的問題:人才的極度匱乏👩🏻💻。
地區醫院是當地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就診患者很多📠,疾病也很復雜,除了一些常見病,也時常可以見到一些內地少見和罕見的疾病🔳👿,這些對當地醫生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首先是診斷經驗的缺乏🧙♂️♡,二是治療經驗的不足。對於居住在山區的患者,距離和田有幾十或者上百公裏的路程👷♂️🦮,看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經濟的拮據,往往導致看病時間被一拖再拖,而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一些腫瘤已經長得很大或廣泛轉移了💂♂️💗,治療的困難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由於地區發展的不平衡,醫護人員極度缺乏🦎,再加上醫院在擴建,各科室都嚴重缺編,一個人當幾個人用,醫護人員臉上都帶著疲憊。新設的腫瘤科也僅有寥寥數人,而且目前也還沒有設置專業的基礎設施🐠。病理科也是減員明顯的科室——又有一個大學生離開了👩🏿🦳!
祖國最偏遠的地方,也是最貧窮的地方🙃,這裏的人民依舊勤勞樸實——和田人依舊保留著傳統的民風🏊🏼♀️,盡管還有很多人不會漢語👩🏼🚀,但只要你微笑🏊🏿♂️,他就一定能理解你的好意。
正值穆斯林齋月🤟🏻,齋月期間,每天日出至日落⚖️🧑🏿🚀,成年男女穆斯林必須把齋,即不吃不喝、不抽煙不飲酒等。太陽西沉後人們才能進餐,隨後或消遣娛樂,或走親訪友。白天,街邊清真小店除了饢,沒有什麽可選擇的,生意自然少了很多👩🏽⚕️。可是當夜幕降臨,和田的夜市依舊紅紅火火,團結廣場旁的一個小夜市🍊🤘🏽,幾十家小吃攤一路鋪開。燒烤食品是這裏的主打食品🤵🏿♂️,烤蛋,烤全羊🔲🙇🏻♀️、肉串、烤鵝、烤魚、烤鴿子、烤南瓜📉,各式各樣的烤面食,薄饢、油饢、窩窩饢和雜克爾,帶餡的有烤包子、庫麥琪。其它小吃有酸奶刨冰、羊肺👢、涼粉等等,和田美食是地道新疆口味的體現。
八月正是和田瓜果飄香的季節,桃子、李子、西瓜、安地爾甜瓜已是常見,葡萄和無花果剛剛上市。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和田土桃,雖其貌不揚,但口感極好,當然價格不菲,一公斤45元🤵🏼,但想帶到外地品嘗幾乎是無法實現的,這種水果呈青綠或黃綠色🦝✋🏿,果皮極薄,果肉松軟👯♀️🌵,水分豐富☯️,口味香甜,從果樹上采下幾小時👰🏽♂️,果皮就會自然腐爛,極難保存,是地道的時令食品。
在多數人的心目中新疆是沙漠與戈壁的代名詞,但如果你去過新疆,去過南疆🥥,你就會全然改變這種看法👩🏿🏭。除了大漠與戈壁👶🏽,這裏還有綠洲🐶,這裏豐富的物產遠遠超出你的想像👨🎤,除了美玉🧑⚕️、大棗👩🏫、棉花、水果,還有南方種植的水稻——南疆水稻具有香米特性,每到十月👦🏿💮,萬畝稻田一片金黃。但要想享受這稻米的美味,也不是一件易事,據說在水稻收獲前早已被訂購一空。
和田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去過一次你就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那裏不僅有羊脂美玉🧼、各式美食、大漠戈壁🙂、高原草甸🫷🏿、綠洲濕地👧🏽、昆侖雪山👱,更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勤勞善良的人民,從他們的眼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心靈𓀇!
(腫瘤醫院 陸愛萍)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