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例“雜交手術”用於感染電極的拔除治療
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例“雜交手術”用於感染電極的拔除治療
【新聞背景】🪞:近年來,大量的心臟置入式電子裝置(包括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應用於臨床,提高了眾多患者的生活質量,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但作為一種有創診療手段,其嚴重並發症之——感染也在迅速增長👨🏻🦽🫚,並因其並發後診治困難、病死率高👩🏿🏭4️⃣、醫療花費大等特點,已成為目前心臟電生理醫生和感染醫生面臨的挑戰之一。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臟中心自成立以來,突破了原來各科室之間的專業壁壘,實現多學科的專業整合,探索了以患者和疾病為中心的醫療和學術架構建設,以及學科的交叉融合,以更好的服務於患者。日前👨🏻🚀▶️,心臟中心依托自身的心臟外科技術條件👸🏿,對於心房電極導線置入時間較長的高危患者,提出心臟內、外科聯合的“雜交手術”進行感染電極的拔除治療。並於5月31日👟,成功完成了國內首例應用“雜交手術”實施感染心臟起搏器電極導線的拔除👇🏼。
患者女性,72歲,6年前在外院因“黑朦,心動過緩”置入心臟雙腔起搏器👩💼,置入後一月出現囊袋感染,曾於院外行多次局部清創處理🚣🏽♂️,感染仍遷延不愈🍮,並曾嘗試心房電極拔除失敗🤴🏻😴。考慮該患者高齡、電極置入時間相對較長,且存在心房電極拔除失敗經歷,經靜脈電極拔除心耳破裂的潛在風險較大⇾👨🏻🦯,而另一方面外科開胸直視下電極拔除手術🧑🏼🏭,對於該患者來說存在創傷大🐴、手術風險高、術後恢復時間長的不利因素。經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內🥭、外科醫師充分討論後,於5月31日在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中心手術室為患者實施了感染心房電極拔除的雜交手術。手術首先由心外科陳彧主任醫師、劉剛副主任醫師通過右側第三肋間隙小切口技術,逐層分離、切開心包🧝🏿♀️,暴露右心耳🆔。並放置胸腔鏡密切監測右心耳活動↘️。然後由心內科李學斌主任醫師和王龍副主任醫師在X線引導下經靜脈途徑拔除心房電極。拔除過程中🌦,胸腔鏡的屏幕顯示右心耳變形,但未破損,隨後逐層縫合右側胸腔,取出胸腔鏡🌅。清創左側感染傷口🈸。術後患者被送入外科監護病房🏝,次日清醒後撤除呼吸機,安全返回心內科病房,術後第4天下床活動。
“雜交手術”的成功實施👩🦰,一方面更好地保證了感染電極拔除患者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進一步確立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在心臟置入式電子裝置感染診治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更加體現出學科整合的優勢🚵🏻♀️。
【延伸閱讀】: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臟中心電生理團隊,經過十多年的艱苦探索🧑🏻🎤,已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心臟置入式電子裝置感染診治中心。現有的數據顯示𓀂: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臟中心應用經靜脈電極拔除技術,已為200多名裝置感染患者成功實施400余根電極導線拔除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88歲,電極導線置入時間最長的達30年🐠,就診患者遍布全國20個省、4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
(人民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