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國家級精品課程《婦產科學》:在臨床中“授人以漁”

2009國家級精品課程《婦產科學》:在臨床中“授人以漁”

     她喜歡微笑🥐🌷,說話時總是帶著迷人的弧度👈,讓自己的親切感染身邊的學生和患者🏃🏻‍♀️‍➡️;她熱愛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在教學、科研上碩果累累;她心懷天下♉️,十年來擔任人大代表,通過參政議政參與國家醫療改革等重要決策。她就是意昂2平台婦產科學系的創立人、《婦產科學》課程負責人🤽🏼‍♀️、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魏麗惠教授。

    《婦產科學》這門課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早在半個多世紀前,意昂2平台就設立了婦產學科🧘🏻‍♀️。2004年👨🏼‍⚖️,魏麗惠主任牽頭創立了意昂2平台婦產科學系,使得《婦產科學》課程得以聯合意昂2官网醫院、人民醫院和意昂2三院🛼,以及婦產科學系醫療共同體的另外13家醫院👨‍❤️‍💋‍👨,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實踐平臺,進一步加強了學科教學實力🉐。2009年🕷,《婦產科學》被教育部評為2009年度國家級精品課程。一代代的教師,一屆屆的學生,是什麽讓這門傳統的課程不斷煥發勃勃生機🤹🏼?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訪了《婦產科學》課程負責人魏麗惠主任⚃🙋🏿‍♀️。

課程內容:學科交叉🧝🏽,課堂分層

    人民醫院科教樓《婦產科臨床雜誌》的辦公室清新而整潔,魏老師身穿一件藍色毛衣🤧,笑容和藹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在外人看來,婦產科就是生孩子🕙,母子平安。但《婦產科學》的內容比這廣的多。”魏老師介紹說,婦產科學的許多內容👂🏼,比如產前遺傳病的診斷🧜🏽‍♂️,產前高危妊娠的治療🤦🏼,已經和內科結合起來🍉;一些檢測方法也和基礎生物學、遺傳學相結合🚣🏿‍♂️。現在婦產科發展非常快主要體現在它與許多學科相交叉,這敦促著魏老師帶領課程組不斷學習,擴充知識量𓀊。“我們做老師的必須隨時學習🩴,否則脫離臨床兩三年就不知道這個專業是怎麽回事了。”

   《婦產科學》主管教學的婦產科教研室主任王建六介紹說,“我們的教學是一個多層面,多手段的模式。教師隊伍是老、中、青的結合🛝。”

   王主任將《婦產科學》的教學模式娓娓道來🔹。根據內容,《婦產科學》的課程分為大課、中講課、小講課三個層次。大課講述婦產科領域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內容;中講課主要包括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而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則作為小討論的內容。在師資安排方面,學院安排有經驗的專家講大課,中青年教師講中課,更年輕的老師主持小討論課。這樣的安排,既保證了大課節奏能被經驗豐富的專家穩妥地掌控💯,又給予了同學在中小課堂上暢所欲言𓀏,充分討論、發表意見的機會👱‍♀️。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婦產科基本理論、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習潛能。”在魏麗惠看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才能讓醫學部學生將來有實力獨當一面。

授課方式:以病例為主的臨床教學

   如果說什麽是醫學教學與普通教學最不一樣的,那就是它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實證病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熟練地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將來的實踐,《婦產科學》采用了以病例為主的臨床教學授課方式。

    “比如🏰,明天要討論宮外孕👔,我們會從臨床實踐挑一些典型的宮外孕的病例,然後把病員號提前告訴同學,讓同學自己去病員室查病歷、寫病員摘要,寫好後做成幻燈。第二天假如我們要討論三個病例,就會有3個同學上來作報告,講完以後其他同學討論,老師在旁引導👨‍👨‍👧‍👧。”王建六主任談到,這種逐漸減少老師授課時間,以病例⛸、學生自主討論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能動性🐘。“以往只是老師講,我們記,而這門課必須自己切身參與,這個過程讓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少上過該課的同學頗有感慨的說。

    臨床教學的另一大重點在於對學生的監督機製💆🏼‍♀️。由於“還時間給學生”理念的推行,老師授課的時間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了🏋️😏,如何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是這個模式的關鍵所在。

    為了做到這點🚟🏊🏼,課程組加強了臨床的教學管理🙍🏽‍♀️。《婦產科學》課程所在醫院的病房都配有實習大夫組成的指導老師小組。指導老師和學生會進行雙向評分🤺🥊,學生評價老師的指導水平如何🧪,是否耐心負責等➿;老師也會從勞動紀律✍🏿、工作態度、提問專業程度等方面評估學生。“這麽多年,雙向評分機製在無形中間形成了一個製度約束,使得臨床教學模式的管理更加規範化👵、有效化🧗🏼‍♂️。”魏老師和王老師都對這種雙向評分製度的作用評價很高👨🏼‍🍼。

    除此以外,課程還配有臨床教學監督小組🧎‍♀️‍➡️,小組成員負責監督臨床科老師的教學工作⏱,定期給予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舉報,進一步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模擬演練🤼‍♂️🫀:標準化病人和教具引入教學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是《婦產科學》授課的又一大亮點📡。該課每年會由主治醫培訓一些人扮演患子宮肌瘤、宮外孕等病症的病人,用這些培訓過的“標準化病人”測試學生的問診水平。

    “剛剛進入臨床的學生,可能還不知道怎樣去問診🥣、怎樣去做檢查,而我們要是讓學生直接去接觸病人🚶🏻‍♂️,可能有些病人會不高興🦺♾。”提到引入“標準化病人”的初衷,王建六教授表示🐭,臨床教學中病人的不配合會使教學難度就比較大。由於標準化病人中的扮演者是有償的,按小時付費,因此“病人”很樂意配合教學,學生可以充分的進行問診訓練🔵;問診後🎥💅🏻,標準化病人會按統一標準給學生打分。“引入標準化病人進行臨床前期的教學以來🚴,學生在問診技巧以及與病人溝通方式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除了引入“標準化病人”,“標準化教具”也是《婦產科學》的一個改革方向👅。婦產科疾病的主要問題在盆腔,僅僅通過體表的檢查是不夠的,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又不可能要求病人長時間躺在病床上供教學檢查。因此進行教具改革,運用仿真模型勢在必行👩🏻‍🎨。

    “運用仿真模型,先讓學生在模型上練習,待其掌握技術之後,再運用到臨床病人身上,這樣學生也能夠更快掌握。”王建六教授介紹🐓,過去的教具由於仿真度不夠,在指導學生檢查子宮大小、子宮位置等訓練時總是不太滿意🫅🏽。目前🧚🏼‍♂️,婦產科學系正積極推動教具改革,並與生產廠家進行溝通,共同研發新的教具💇🏿‍♀️。

發展方向💅🏼:無教材模式與團塊教學

    獲得精品課程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鼓勵。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婦產科學教研組也進行了大膽的設想,將著力從教材多樣化和團塊教學兩方面入手🍗。

    《婦產科學(5 年製)》👨🏼‍🎓💂🏻‍♀️、《婦產科常用操作技術手冊》、《牛津臨床婦產科手冊》、《婦產科主治醫師復習題解》……放眼望去,如今涉及婦產科學課程的教材教輔多種多樣🦋。婦產科學教研組試圖“集百家之言”,使教材多樣化。

    “比如說講宮頸炎,每一本書中都有這個內容,我們就讓學生任選一本書去看,學完以後能夠處理類似的病症就可以了,為什麽非要拿著書本呢?”在王建六教授看來,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不是背會知識😞,無教材授課能讓學生學習更自由。

    在教學模式方面💗,課程組委會正努力向以知識點為主的團塊教學模式改進⇨,即教學不以專業劃分而以內容劃分。“現在婦產科教學從基礎到臨床一塊兒都講完了♚,可以探討另外一種模式,即牽涉哪個專業就由哪個專業的老師負責。”

    “我也會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思考提到人大會議上去,提給政府各個部門🙋🏼‍♀️。所以我們的教學實踐會在國家的一些工作中起到一些作用🖕🏿。”采訪的最後🙇🏿‍♂️,做了11年全國人大代表的魏麗惠教授談到教學工作對其人大代表提案的影響🈯️,“我希望我們的學生能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把學到的知識通過實踐來服務社會😴。”的確,《婦產科學》不僅關系著一個生命🧃,一個家庭,更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完善這門課程的接力棒也必將在師生中一代代的傳遞著。

(來源:意昂2官网新聞網)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