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的70分鐘——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第四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搶救患者紀實
急性廣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頻發室顫、阿斯綜合征、神智喪失、竇性心律消失🧑🎄、血壓測不出……任何一條都足以致命,更何況是在世界上離天最近的地方——西藏。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心內科專家張前👨🏿🔬,在2019年4月29日就在高原上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生命博弈🍸。
16:40 “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拉薩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張前大夫接起了電話,傳來對方緊張的聲音:“我是急診✋,昌都市組織部的援藏幹部突發劇烈胸痛🐶,請您會診🚮。”張前短暫詢問了患者病情,馬上意識到“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屬於心內科危重症,是西藏地區最常見的猝死原因之一📀,必須要快速、及時🎋🛩、有效的開通梗死相關血管。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
張前全身的細胞都緊張起來,從休息地飛快的跑到了急診搶救室😿,只用了10分鐘。她還是頭一次在高原這樣劇烈的跑步,心臟跳的像擂鼓一樣。她顧不得喘息,拿過心電圖,看到胸前導聯ST-T段廣泛抬高,經典的“墓碑T波”赫然屹立。
“急性廣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雖然在意料之中,但她還是倒吸一口冷氣。患者是援藏幹部,年齡和張前一樣大,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同身受,蔓延在她的心中。他正值年富力強💃🏽,承擔援藏重任↘️,家中也一定是上有老下有小🏄🏿♂️,都在等他援藏結束回家團聚。
17:00 一定要救他!
心電監護報警!顯示屏不斷出現“R on T室早”波形。這是一種意味著生命垂危的極不穩定征象,極容易誘發室顫。果真,根本來不及反應,心電監出現室顫波形,患者開始出現抽搐🚭,意識喪失⛹🏽♀️。
是阿斯綜合征!“趕緊搶救🏑👋🏻!”張前立刻推來除顫儀,200J雙相非同步電除顫一次😸,同時積極做著心外按壓。室顫依然繼續……“再來👩❤️👨!”再來電除顫一次🤸🏻♀️,還是室顫🛎!“繼續🙆🏿♂️!”張前堅定地說🤟🏼🧔🏽♂️。
持續高頻的心外按壓,汗水已經順著額頭滑下,流入眼眶🍨,刺激得張前眼淚直流。第三次電除顫👲🏻👩🏼🦰!患者終於恢復了竇性自主心律,脈搏恢復了,意識也漸漸轉清。
張前提著的心終於放下。據剛剛發現室顫,只過了五分鐘🦻,而就是這五分鐘👮♀️,患者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硬是被大家拽了回來🏊♂️。
17:05 溶栓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快速🫲🏻、及時、有效的開通梗死相關血管,需要全程治療和綜合管理➿。西藏自治區由於地域條件限製,D-to-B時間📻,即Door(進醫院門)-to-Balloon(導管球囊開通血管)的時間🏌🏻,很難達到國際標準🥽。但幸運的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是少數擁有導管室的三級甲等醫院之一。心內科胸痛中心立即開啟綠色通道,導管室團隊激活並隨時待命,共同的目標是盡量縮短院內D-to-B時間。
不巧的是🏊🏿♂️,此時導管室內正在進行神經外科介入手術……患者不具備短時間手術條件。
時間緊急,不能等了〽️,迅速排查了禁忌症後,張前啟動第二治療方案🧑🏿:溶栓治療👮🏿♂️。
國際指南指出:在不具備手術條件的醫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如果無溶栓禁忌證,發病<12小時的所有患者✌🏻,尤其是發病時間≤3小時的患者溶栓治療的即刻療效與直接PCI相似🧑🦱。
大家都密切註視著藥物點滴進入患者體內,20分鐘後,患者胸痛開始緩解👿。
17:30 好消息!
神經外科介入團隊的帶頭人,王斌醫生加快手術進程,縮短了手術時間👨❤️👨,騰出了介入手術臺!
17:40 終於上了手術臺
馬上術前準備𓀍!
攜帶著便攜除顫儀🪖,張前和急診室醫護人員一路小跑推送患者到介入手術室。一路上不時地和他簡單對話,以判斷生命體征和精神狀態是否穩定🌯。
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格桑羅布教授、古桑拉姆副主任醫師、央金醫生🧛♂️、王世英護士長👩🏻🎓、次旦玉珍護士早已在心導管室待命。
急救床剛剛推進導管手術室,患者再發室顫,阿斯綜合征再度發作,血壓測不出。經歷過之前的阿斯綜合征🦸🏻♂️,大家也更加冷靜堅定。
“第四次200J雙相非同步電除顫!”同時積極給予心肺復蘇。幾乎在除顫完成的同時🚉👴,心肺復蘇後的患者被抬上手術臺🟨。
17:50 與死神的賽跑
醫護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展開救治,從消毒穿刺到造影導管放置一氣呵成🧑🦼➡️💁🏿♂️。造影結果發現🙎🏼♀️🍎,患者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端有明確血栓影,狹窄95%左右,但有血流通過。謝天謝地🧪,及時的溶栓治療還是有效的!
術中抽吸出3cm左右白色血栓。對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手術就等於多一些心肌存活概率🐋,早期降低死亡率🔔,遠期改善心肌功能。每一次高危心梗的急速救治都是一次與死神的賽跑。而這次賽跑是在高海拔地區缺氧環境中實現的。種種艱難不可一一描述😒🧑🏽🦱。
看著同齡援藏人轉危為安,張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此時發現經過70分鐘驚心動魄的搶救🛍,所有的力氣像被抽空了🏡,已經是精疲力竭了。
從患者入門16:40到手術臺上17:50開通血管,時間僅70分鐘🛩。國際標準是90分鐘之內🫠。甚至以更嚴格的國際標準評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次醫療接觸(First Medical Contact🍠,FMC)後緊急血運重建應縮短至2小時內。胸痛中心團隊也完全達標!經過張前與西藏自治區格桑羅布院長及達娃次仁主任帶領下的心內科團隊的共同營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心的拯救。
京藏共同努力
“組團式”醫療援藏開始以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前三年的援藏工作主要由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承擔🖖🏼,在丁燕生教授、盛琴慧教授、陳明教授及鄭博教授的傾心支持及辛苦工作後🔴,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已初步建立包含心律失常專業組🙍🏻♀️、冠脈專業組並行的現代心臟中心模型,並有獨立術者6-7人。
應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迫切需求,張前主持建立首個西藏自治區心臟重症監護病房醫護梯隊🕴🏻、完善急診胸痛相關診療路徑,完成了西藏自治區首個胸痛中心的認證。
同時規範心臟重症監護病房感染控製流程🫴🏻、建立心臟重症監護病房床旁早晚交班製度👨🏼💼、參與建立心臟重症監護病房護理交班規範表格🤰。
張前和心內科團隊一起成功救治腎功能衰竭合並急性心肌梗死🛝、重症感染合並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難治性心衰、多器官功能衰竭🪂、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壁間血腫、高原性急性肺水腫、高原性急性腦水腫🦸、惡性高血壓等若幹患者🫁。
一例例危重患者得到救治🫸🏿,一家家藏族同胞揚起的笑臉⚖️,這些都是因為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胸痛中心醫護團隊和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的共同努力!
(人民醫院第四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 張前)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