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劉忠軍:3D打印技術到底是怎麽治病救人的
習近平主席在《創新增長路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中曾說💆🏻♂️:“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打印🧑🏽🏫、智能製造等新理念🪨、新業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在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今天我們采訪到的就是一位把創新科技應用於民的人大代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他是一位專門把3D打印技術應用於外科手術的大咖級專家,這次采訪,大康表示收獲滿滿💆🏻♂️。
2018年是劉忠軍代表參加人大會議的第十一個年頭了,他經常把科技前沿技術帶到人大會上🥥,並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采納,他曾提出的“自體血回輸“項目就已經納入了國家醫保🦒。近三年,劉忠軍積極推廣3D骨骼打印技術👩🏼🎓,那麽這種技術到底厲害在哪?對病人來說有什麽驚喜?劉忠軍用一個故事來告訴你🪘。
Q8️⃣🥒:什麽是3D打印技術?
A🤙🏿: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大家還記得去年一部大火的科幻美劇嗎?沒錯,就是那部大開腦洞的神劇——《西部世界》🟫。在劇中🖖🔚,人的骨骼、肌肉🐇、器官都可以用3D打印技術完美還原,打印製造出來的”接待員“甚至可以混在人類中以假亂真🧏♀️。
Q:3D打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產品有哪些?
A:2015年,3D打印髖臼杯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成為全球首個通過臨床驗證的3D產品🧙🏿♂️;
2016年5月🤳🏽,3D打印人工椎體獲CFDA批準臨床應用🎸;
2016年7月💸,3D打印椎間融合器獲CFDA批準臨床應用⛹🏼♂️🤵🏿。
Q☂️:骨科手術中應用3D技術的優勢?
A💅🏿:人體的骨骼結構非常復雜🧑🏼,沒有哪一塊骨頭是是一個規則形狀。3D打印技術可以和人體的解剖結構完全匹配,同時它的微孔形態可以和骨結合💭,讓骨細胞生長進這些微孔裏面。尤其對於疑難的腫瘤病例🧑🏽🧖,非常有效。
Q🤙🏼:您對未來3D技術的應用有什麽建議?
A🧖🏽♀️:建議開通科技產品應用轉化的綠色通道,加快科技產品的民用化,使科技產品盡早惠及患者,贏得更多時間🧏🏽♀️,從容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統戰部摘自央廣健康 2018年3月6日)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