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煒教授團隊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腹主動脈瘤發病的新機製

  意昂2官网基礎醫學院生理與病理生理系孔煒教授課題組2018.1.2日在《Nat Commun》發表題為“Homocysteine directly interacts and activates the angiotensin II type I receptor to aggravate vascular injury”的研究成果,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2401-7揭示了高同型半胱氨酸作為新的危險因素✤,促發腹主動脈瘤的新機製:同型半胱氨酸可作為血管緊張素I型受體(AT1)新的配體🐸🔎,以不依賴於AngII的作用,激活AT1受體,促發腹主動脈瘤發生發展🧆。李拓圯、俞冰🌓、劉智新為共同第一作者,山東大學孫金鵬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基金資助🔫。

  同型半胱氨酸(Hcy)為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由於遺傳和飲食因素影響,中國人高血壓人群中75%合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5 μM)⛏。腹主動脈瘤是與高血壓相關的高度致死的心血管疾病🧑🏿‍🍼,目前無藥可治。孔煒教授課題組之前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腹主動脈瘤新的危險因素🏷,可被葉酸反轉🦸🏻。其機製可能通過外膜炎症、NADPH氧化酶👩🏼‍💻、去泛素化酶CYLD等機製加重腹主動脈瘤(Circ Res 2010;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7)。在今年的Nat Commun文中,孔煒教授課題組通過與山東大學孫金鵬教授🚗、中國科學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方曉紅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敬源研究員等合作,進一步通過腹主動脈瘤模型及AT1基因敲除小鼠🤯、受體同位素結合實驗🧑🏼‍✈️、受體構象🖕🏼、分子對接🖲、分子動力學等研究手段,發現Hcy在病理濃度可通過鹽橋和二硫鍵的形式分別結合AT1受體的Arg167和Cys289位點,通過正構和變構調節激活AT1受體及其下遊的信號通路,其激活AT1受體的位點和方式與其經典配體AngII有所不同🏕。阻斷AT1受體(如通過AT1 敲除小鼠或AT1受體拮抗劑ARB沙坦類藥物);而非抑製AngII合成(如使用ACEI類藥物),可取消高同型半胱氨酸對腹主動脈瘤的加重作用🟫。該研究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關大血管損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礎醫學院)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