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巖教授團隊應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發表綜述

  近日,中西醫結合學系韓晶巖教授團隊應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發表了“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and major ingredients on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and organ injury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的綜述。

  缺血再灌註損傷常發生於冠心病患者溶栓或介入👨‍🦽‍➡️、缺血性中風患者溶栓、手術、移植術後、休克復蘇等治療後。因缺血再灌註引起的微循環障礙和器官損傷是多環節損傷過程,臨床上,僅有抗凝治療被推薦👩🏿‍🦱,尚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

  中醫藥防治缺血再灌註損傷方面有臨床優勢👩‍👧‍👦,相關治療方法獲得中國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專家共識和推薦。中醫藥改善缺血再灌註損傷的作用和機理研究已經有數百篇論文在SCI收錄期刊發表🫸🏻,但是🏌🏿‍♂️,缺少系統的整理和提煉🧶🧹。

  韓晶巖教授及其團隊系統地研究過復方中藥及其主要成分改善缺血再灌註損傷的作用及其機理💇🏿,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Experimental Neurology、Scientific Reports、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Microcirculation 等SCI收錄期刊發表過27篇研究論文🙅🏼‍♀️。2008年曾應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發表過綜述,總結了缺血再灌註損傷的病理過程及中藥治療機理。2017年韓晶巖教授再次應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邀請撰寫相關綜述。本綜述系統總結了250篇該領域的研究論文👮‍♀️,分析和整理出復方中藥及其主要成分改善心、腦🏂🏼、肝💁🏻‍♂️、腸等臟器微循環障礙和器官損傷的機理,部分地闡述了氣虛血瘀和補氣活血的科學內涵。

  1.缺血再灌註損傷是由缺血期🦹🏽‍♂️、再灌註期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組成的復雜病理過程。

  圖1 缺血再灌註引起的微循環障礙和器官損傷的病理過程

  血管再通前的缺血期,以能量代謝異常和細胞壞死為主。血管再通到再灌註24小時是的急性期🛍,以氧化應激🤴🏼、內質網應激🏙、線粒體損傷、促炎性因子釋放📫、黏附分子表達、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相互反應、肥大細胞脫顆粒、微血管通透性異常、出血和微血栓為主🤟🈷️。再灌註24小時到6日的亞急性期👨🏻‍🦯,以損傷的細胞釋放的趨化因子,誘導的單核細胞遊出,釋放TGF-β1🫷,啟動Smad系統,誘導膠原沉積為主。再灌註7日後的慢性期,以CD4陽性T細胞的遊出,誘導的慢性反應為主。臨床上,缺少針對缺血再灌註損傷的不同階段👄,進行多環節地調控的理論和方法(圖1)👨🏿‍✈️。

  2.改善缺血再灌註損傷的復方中藥製劑多由補氣🕵🏼‍♀️、補氣活血和活血化瘀中藥組成。其中,補氣和補氣活血中藥以黃芪、人參、三七為主🎷,其主要入血成分以黃芪甲苷、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g1🤽🏽‍♂️🈸、三七皂苷R1為主。黃芪甲苷✍️、人參皂苷Rb1👩🏼‍⚕️、三七皂苷R1可上調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ⅴ👩🏻‍✈️、即ATP合成酶的亞單位ATP5D,改善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結構和心功能☃️,改善心臟微循環障礙🩵。活血中藥以丹參、赤芍⛑️、川芎為主,其主要成分以丹參素、咖啡酸🚣、丹酚酸B、丹參總酚酸、芍藥苷、川芎秦為主。丹參素、咖啡酸可作用於Sirt-1,Srit-3,上調線粒體復合物Ⅰ亞單位NDUFA10表達和NDUFA9乙酰化,線粒體復合物Ⅱ亞單位SDHA的乙酰化,進而🫣,回復線粒體呼吸鏈的電子傳遞🦸🏼💼,抑製氧化應激損傷,改善微循環障礙和器官損傷📡。

  3.復方丹參滴丸👨‍🏫、芪參益氣滴丸等復方中藥製劑由丹參、三七🖇、冰片,或黃芪👨🏼‍🎨、丹參、三七♚、醬香等補氣和活血中藥組成,其主要活血成分通過對線粒體呼吸鏈Ⅰ的影響,抑製了氧化應激👨🏻‍🍼,改善了電子傳遞,為ATP產生奠定了基礎🧛🏽‍♂️,其主要補氣成分通過上調ATP5D,改善了心肌能量代謝🤝、心肌結構和心功能(圖2)。

  圖2 復方丹參滴丸和芪參益氣滴丸中的補氣和活血中藥多環節地調整線粒體呼吸鏈,抑製氧化應激,改善代謝🧖🏿‍♂️。

  4.復方中藥可以多環節地改善缺血再灌註引起的微循環障礙和器官損傷(圖3)🚬。

  圖3 復方中藥及其主要成分多環節地改善缺血再灌註損傷和器官損傷的機理

  意昂2官网天士力微循環中心的李泉博士🚸🦄、樊景禹教授,中西醫結合系的馬治中教授是該綜述的共同作者。

  鏈接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and major ingredients on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and organ injury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Han JY, Li Q, Ma ZZ, Fan JY.

  Pharmacol Ther. 2017 Mar 16. pii: S0163-7258(17)30085-2. doi: 10.1016/j.pharmthera.2017.03.005. Review.

  PMID:28322971

  (中西醫結合學系)

編輯:韓娜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