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意昂2三院援鄂日記(五)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王心銳: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醫患者間最特別的溝通方式

2月19日

一早吃了飽飽的早飯,喬傑院長和沈寧副院長已在大廳等候我們,囑咐我們多穿衣服,不要天一暖就減衣,看著我們一個個坐上大巴,開啟新的一天。

今天的武漢一點也不冷,風都是暖的。

到達醫院,上一組的同事們早已為我們擦好了護目鏡,在我們進入準備區後迅速協助我們穿防護服、戴手套,一個個檢查我們各自的裝備,現在大家都是速度快,效率高。

九點鐘我們進入病房,開始進行交接班🤧。我和雅男姐上前組,先進行重點病人床旁交接🤷🏻‍♀️👩🏻‍🌾。13床是插管上呼吸機的病人,我們第一時間床旁查看病人,了解生命體征,呼吸機模式👨‍👨‍👧、參數,管路🧒🏿、所泵入的藥物及速度;翻身查看了病人的皮膚狀態,為病人更換了體位。很快密集的治療就開始了,監測餐後血糖、輸液、打皮下針。12床爺爺的套管針需要更換,雅男姐一針成功。我們倆一起協作給23床左上臂的picc(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進行換藥,並按照病人的習慣在記錄本上給予詳細的記錄🍠。

這邊剛結束,又需要給5床阿姨查血氣了。摸了摸她動脈搏動的地方,雖然隔著防護手套,但是5床阿姨的動脈跳得很有力,在再次確定好位置後,垂直進針,針頭處馬上湧出了鮮血,成功!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內心小小的開心。血氣結果顯示,病人氧分壓低,醫生們決定要用上無創呼吸機🆑。我連接好無創呼吸機,推到了病人的床旁“阿姨,這個無創呼吸機是幫助您進行更好地呼吸,扣著這個面罩會有一些不舒服,不要緊張,不要張嘴,要用鼻子跟著機器給的氣進行呼吸,這樣就沒有那麽難那麽不舒服了。有問題,隨時按呼叫器……”

阿姨點了點頭,上機很順利🧏🏻‍♂️。她很快適應,配合很好。我豎起大拇指,她也向我點了點頭🕊。

在病房裏只需要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我們就互相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我能感受到你的緊張,我也能讓你感到心安,這就是醫護與患者之間的最特別的溝通方式和鼓勵。

今天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4床病人今天出院,這是我們病區第一個出院的病人。家人為她送來了新衣服,這個可愛的小姐姐已經迫不及待。我們為她送上了親手製作的賀卡,裏面有全體醫務人員的簽名,祝福她身體健康,平安順利。小姐姐激動得握著葛隊的手,感謝大家。看著此時此刻的她,我們不斷為她鼓勵和加油,太多太多開心的話此時都化成祝福,此時此刻的她渾身散發著活力的光芒。

下班的路上大家並不覺得累,我們適應了工作適應了生活,我們喜歡武漢這座城市,望著窗外,感受著武漢平靜而不平凡,這座英雄的城市會一天比一天好,我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困難,更好的明天我們在創造。一起熬過病毒這劫,人間值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我們一起熬過病毒這劫,人間值得👮🏻。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張雪倩:謝謝你們對我們無條件的信任

2020.02.19

轉眼之間來武漢已經10多天了,時間過得真快。

猶記得2月6號下午那天,北京的雪很大,已經返京一個星期在家隔離的我,實在是沒有口糧了,決定去小區外面的小店屯點貨,走在路上,突然接到了科裏的電話,接完電話,我的心砰砰砰地跳,久久不能平靜,我真的要去武漢了,好友在武漢上過大學,不止一次讓我來武漢,只是沒想到第一次的武漢之行,竟是以這種方式。我來不及緊張,甚至來不及跟住在一個樓層的好友道個別,簡單地收拾了一下就出發了💁🏻‍♀️。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小區只開了一個門,到門口路很遠,雪很大,但我的腳步從未如此堅定過🤦🏼‍♀️。

收拾行囊,準備出發,科裏老師們給我們準備的物資,就像孩子出遠門之前,父母給準備的行囊,鼓鼓囊囊的幾大包,沉甸甸的都是愛,我將帶著老師們的期望,帶著他們的囑托,前往武漢,和我的前輩老師們會師一起戰鬥。

武漢,我來了,我們來了!

飛機落地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我真的來武漢了,我將要和我的戰友們一起在這片土地上,為打贏這場戰役,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將在這片土地上留下我們的足跡,這一段經歷也將給我們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到達駐地之後,我們開始了緊張的培訓,喬傑院長給我們加油打氣,袁媽媽(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袁曉寧)親自教我們穿、脫防護服,第一批的老隊員給我們扣細節,講註意事項,一個一個的指出我們的問題,這些都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為了隊友的安全,更是為了能夠使自己變成一把利刃,能夠跟敵人去抗衡,能夠從死神手裏把病人的命奪回來,只要我們人在,就有戰鬥力,我們就有取得勝利的決心和勇氣🤡。

第一次進病房,既緊張又忐忑。我不停地給自己打氣,隊員也在鼓勵我🧘🏻‍♂️👰🏿‍♂️。直到進入病房,看到病人,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就像回到了之前在病房工作時候的狀態,徹底放松了,也沒有心理壓力了,幹起活兒來都順暢了很多。面對病人的感謝,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也漸漸適應了在這裏的工作和生活,我們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

50張床位已全部收滿,病危患者人數在上漲,有氣管插管的,有用無創呼吸機的,有需要用升壓藥物來維持血壓的,一個班下來神經高度緊張,不敢有一刻放松🔧。每次交完班走出病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車上可以踏實的睡個覺,那一刻才能完全放松下來,到達駐地,洗完澡後,再來一碗吃的,瞬間幸福感爆棚。

一次上班進病區之前,同濟醫院的老師給了我們一包物品,要交給裏面的一個患者,無意中我聽到了兩位老師在用方言交談著,她們語速很快,但還是有幾個詞匯鉆進了我的耳朵,“本院、家屬”,我才意識到,原來這個醫院的病人裏還有他們最親的同事和家人,我無法想像,此時他們是懷著什麽樣的心情在上班。一直以來,外界似乎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我們外來支援的人身上,有點忽視了這些最早參加戰鬥的武漢的醫務人員,在我們來之前,他們不知已經在承受精神和身體雙重壓力下硬撐著工作了多久。他們也是父母,是孩子,他們也會難過,可是他們是白衣戰士,他們必須堅強。他們只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救隊友🧔🏻‍♂️、救家人、救那些生病的人。

來武漢時,我可能是科裏各位老師最擔心的一個。我來三院時間很短,是科裏的新人,對科室可能也才剛剛熟悉;年齡小,平時也不太愛說話。在這裏我想說,請你們放心,我們意昂2三院這個大家庭很暖,我受到了很多照顧,更重要的是有你們在後方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才不會有顧慮⚅🦵🏿。

感謝同濟醫院的老師🧙🏻‍♀️。我們來了之後,怕我們北方人受不了南方的冷,給我們協調電暖氣;剛來我們不熟悉系統,一遍一遍地教我們;物資不夠了,缺什麽東西,只要我們說,這些老師打遍電話,盡全力給我們找。我們之所以能在這裏順利展開工作,這裏的老師們真的是付出了太多,每天看他們打不完,接不完的電話,我們都下班了他們還在忙👩🏻‍🦼。總能聽見他們說謝謝我們,其實真的是要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對我們無條件的信任,支持,謝謝你們在我們有問題時,想盡辦法為我們解決,也謝謝你們為我們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同時很榮幸能與你們並肩作戰。

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病區的第一例患者順利治愈出院,這不僅給患者帶去了希望,同時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看到這個結果,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請給我們一些時間,給武漢一些時間,只需要再等等,你熟悉的城市就會回來了!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張睦毅:不給同事遺漏任何隱患

謝謝你們讓身在異鄉的我從未孤獨戰鬥 不知不覺間來武漢已經一個多星期了🦴。這一周裏,我們克服了氣候、工作環境、防護裝備、溝通交流等多方面客觀因素造成的障礙,現在已經可以流暢且熟練的在病房開展護理工作了🧖🏽。在這裏,我特別想感謝一下同濟醫院中法新城B11西區所有護理同仁們:無論是同濟醫院本部的老師還是我們意昂2三院的護理同仁,感謝你們無私🪲、真誠且慎獨的工作精神,讓我從未感受到孤獨!

三個小時的班次充實而緊張,除了日常護理工作外,每天要進行至少8次的床旁交接班。患者的病情越重,交接班的過程就會越長🫲🏽🍂、越細致。令我感動的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老師為了提早出汙染區而將交接班過程簡化🛀。大家寧願在汙染區待上四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只為將病人的體征、治療、護理甚至是生活習慣交接清楚,為的就是盡量不給下個班次的同事遺漏任何隱患👨🏿‍🎤。同濟醫院本部的老師們也是一樣,小到垃圾的處理、大到病人的醫囑,事無巨細都和我們溝通好,在我們進行護理操作時還和我們溝通操作技巧🧑‍🦼‍➡️、節力竅門等等。就是這樣一群可愛的人,彼此熟悉著彼此的工作習慣🤾🏼‍♀️、彼此愛護著彼此的身心健康🛝、彼此拉著彼此的手一齊守護著這顆江上明珠!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王立強:我不能讓眼淚落下,護目鏡會花

2月18日 晴

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12天。

今天如往常一樣,我們大家一起乘坐班車前往醫院,在途中就聽說37床病人病情不好,正在搶救,內心感到很不安。第一批同事們整理好自己的裝備陸續走進了隔離病房,交完班出來的同事們告訴我病人已經去世了,正在做終末處理🧑🏿‍🔧。內心感到非常的惋惜。患者臨走插著氣管插管,靠呼吸機維持呼吸,靠升壓藥穩定血壓,通過胃管鼻飼進行腸內營養支持……,願天堂沒有病痛!

三個小時後我穿戴好防護用品進入隔離病房,與同事交接完畢後,想用“小黑”(隔離病區的一部公用手機)查一下終末消毒的流程時我看到了一條短信,信息來自37床去世叔叔的兒子,他說他的父親是一名軍人,一生性格頑強鋼硬,沒想到他的父親會被無情的病毒打倒,這個時候作為子女不能守在父親身邊,不能盡最後的孝道很痛心,他希望我們在他父親臨終的時候替他向父親說:“我不孝,沒能陪在身邊,我會照顧好家裏人,來生還做您的兒子”🧦🔈。看到這裏我淚目了,但是我不能讓眼淚落下,因為護目鏡會花。躺在病床裏的病人還等著我看護♿️🙍🏻‍♀️。

武漢真的很美很美,願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沖破疫情籠罩的陰霾,還武漢一片盛世!加油兄弟姐妹們,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白潔:在心頭“送”第一例患者出院

2月19日

來武漢的第十三天🦈。

4床是個瘦小的姑娘,90後,是一名護士,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症狀好轉,ct肺部陰影也有明顯吸收,采集咽拭子的時候,看得出來,她很難受,但是她攥緊拳頭努力配合著👶🏼👩🏽‍✈️。這兩天,她一直焦急地等待著結果,眼神裏充滿了回家的渴望👰🏻‍♂️。今天上午第二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的結果回來了,是陰性,意味著她符合出院的標準,可以回家了。每一位醫護都興奮不已,不僅僅為她高興,因為她是我們新病區第一例出院的病人,也是我們的努力結出的第一粒果實。

該下班了,沒能送她出院,心裏還略有遺憾,但是依然欣喜🤦🏽‍♀️。後續還會有治愈的病人走出隔離病房,希望自己做的點滴可以幫助武漢早日戰勝疫情。



(來源:意昂2三院)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