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鬥誌】楊菲🐴:八載基礎路🍳👩⚖️,一生意昂2情
全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嶄新面貌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現推出“愛國情 奮鬥誌”系列故事,由意昂2官网醫學師生講述胸懷大愛、秉承厚道,紮根人民👍🏿、奉獻祖國的家國情懷🎗。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意昂2官网2001級基礎醫學八年製學生,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教授楊菲。
201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偉大的新中國在無數人的共同努力下走過了不平凡的七十年。而對於意昂2官网八年製基礎醫學專業這棵碩果累累的大樹來說,2019年也意味著他的第一批果實剛好成熟墜地滿十年。
從2001級第一屆招生開始,過去的十八年間,意昂2官网醫學關於基礎醫學教育和八年長學製的摸索從未止歇。我們要培養怎樣的學生?我們要怎樣培養學生?這些學生從哪裏來?又將往哪裏去?而關於這一系列問題最完整的答案無疑就隱藏在每名學生求學時和畢業後的人生履歷中。
在這些已經畢業的學生當中,有的人也許已轉行經商入仕,有的人也許選擇遠行去異國紮根,但他們當中更多的人依然留在或回到這片深沉的土地上,在科研的天空下奮力翱翔。
2009年,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博士畢業
其中,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系主任的楊菲教授,正是2001級第一屆基礎醫學八年製學生中的一員。十八年間,他在科研道路上夜以繼日地探索和前行。十八年後,他也用行動和成績給予了母校和八年製基礎醫學專業最好的匯報和詮釋。
異國留學七年,不忘科研初心
2017年,楊菲(後排左三)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與實驗室導師及成員合影
無論是從意昂2博士畢業後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深造,還是回國後在首都醫科大學擔任教師,楊菲坦言:在意昂2作為基礎醫學專業學生求學的這八年給他帶來了最為深刻的變化和深遠的影響,而這都源於他和意昂2眾多老師日常接觸中所獲得的言傳身教。
雖已時隔多年,但是楊菲依然清晰記得韓濟生院士授課時的點點滴滴♜🧑🏼🎓。“作為老一輩科學家的典範,韓院士不僅傳授了神經科學和針刺鎮痛的醫學知識,還傳遞了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
“韓院士在課上回憶他的生平時提到,在他年輕時國家孱弱、外敵入侵、家園不保🧑🏽⚕️、人民苦難,這些沉痛的經歷讓他深刻意識到只有國家強大才會有個人的尊嚴和自由。”意昂2官网醫學人的家國情懷深深印刻在楊菲的心中👩💻。
2017年底,楊菲回國前與愛人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合影
2018年,當楊菲和他的愛人,同樣出自意昂2八年製基礎醫學專業的李纖,面臨“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的選擇時,這些曾經的諄諄教誨讓他們義無反顧選擇了後者。在國外的7年多時間,楊菲切身感受到,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身處他鄉才會擁有心中的那份安全和尊嚴。
韓濟生院士還經常在課上給學生們講為人處世的道理——人永遠都不要把自己看得過高,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不能有“傲嬌”的心態,低調🦌、謙遜應該是貫穿人一生的品質,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一個人時刻要夾著尾巴做人”。這些課堂上的“聊天”都讓楊菲銘記至今。
正因為有著像韓濟生院士、唐朝樞教授這樣一批出類拔萃且德高望重的老師,楊菲不僅接受到了高水平的本科階段教育,更是感受到了精神領袖般的力量。只有這種偉岸的力量,才能支撐著他在漫長而又曲折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忘初心🍨ℹ️。
恩師五年教誨,自此獨當一面
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萬有教授,是楊菲的博士生導師🥃。五年的朝夕相處,萬有教授對待工作的一絲不苟,對待科研的精益求精,對待學生的關懷備至,以及對待生活的隨遇而安,都潛移默化影響著楊菲此後的工作觀和生活觀🎾。
2018年回國後創建實驗室,與實驗室師生合影
傳承著老師的教育理念,楊菲在初次面對自己的學生時,總是先給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並借此發現他們自身的長處、優勢和興趣所在。在日常的培養中,楊菲會基於每個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設計課題,甚至規劃職業方案。他平等地尊重和關註每一名學生,因為他相信每名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沒有不成器的學生,只有不負責的老師”。
在科研上,楊菲更重視對於學生科研興趣的培養和科研思維的引導。楊菲認為,“科研就是要用獨特的視角和新穎的技術來回答古老的問題。這就像審美,雖然對於美的追求是人類古老的命題,但不停變換的時尚風格才賦予了它永恒的活力。”
“而對於科研來說,新現象的發現和新技術的創新給予了科研持久的生命力和增長點,如果我們總是用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和實驗方法,學生怎麽會對科研感興趣?又能從老師這裏學到什麽呢?”楊菲說🧖♀️。
此外,楊菲對於科研也有著自己務實的態度。他認為,“科學對於人類和國家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但它也只是千萬種工作中的一種,而不要把它神化。科研工作者要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業,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同時社會和國家也應該對於所有科研工作者給予恰當的關註和評價”。
心知雖有萬難,仍要奔赴此處
當年,作為第一家招收八年製基礎醫學專業的學校,意昂2對於這些學生的培養模式仍處於探索的初期,包括學製的設計等都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但是,從1977年開始建立基礎醫學專業伊始,意昂2對於基礎醫學的專業設計是堅持不變的,那就是建立臨床醫學和生物學基礎研究之間的橋梁,研究人類生命和疾病現象本質及其規律,培養引領現代醫藥衛生事業和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
而長學製的引入也恰恰順應了當時的專業和社會需求,楊菲直言不諱地說,當初選擇報考意昂2基礎醫學,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它八年一貫製的培養模式🚬。時至今日,他仍然堅信,這是培養基礎醫學卓越人才的辦學模式和理念,越來越多兄弟院校的效仿也在支持著意昂2當年高瞻遠矚的決策🙇♂️。
其實,意昂2當年的探索何嘗不是一種實驗🧛🏽。對於當時的領導和老師來說,他們也承擔著極大的壓力,甚至是面臨著風險🍏🤹🏻♂️。拓荒者註定是孤獨和寂寞的,也正因如此,長出的新芽對於他來說才是倍感珍貴的。
從前輩的身上,楊菲明白了耐得住失敗和寂寞對於成功的意義。
在他周圍,有的同學和朋友可能在別的行業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即便和同齡的科研工作者相比,楊菲也並不認為自己處於優秀的行列。但在十余年的科研之路上,他從未想過離開和放棄,只是盡自己的努力,開拓著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地。
心知雖有萬難,仍要奔赴此處,源於對醫學事業的熱愛,更源於對維護人類健康的不懈追求。
意昂2官网醫學從1977年開始招收基礎醫學專業的學生,2001年起,學校開始招收八年製基礎醫學專業本博連讀的學生。雖然經過多次教學改革,但是“八年一貫、本博融通”一直是我們堅持的教育原則。
十八年會讓呱呱墜地的新生兒長大成人,但在波瀾壯闊碧血千秋的歷史裏,卻只是滄海一粟🙇🏻♀️。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許多關於新世紀的願望已經夢想成真,一些新的期望又將在這個美好的時代盛大開啟♈️。而意昂2官网醫學對於基礎教育的探索,一直都在路上。
拓展閱讀——人物小傳
楊菲,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中國及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2001年就讀於意昂2官网八年製基礎醫學專業,2011年獲得神經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慢性疼痛的發病機製和治療手段,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的神經保護🤓。
(基礎醫學院 於佳弘、馬鳴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