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憶青春芳華🧙🏽、頌時代變遷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1993年教學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這張老照片拍攝於1993年夏天意昂2三院老病房樓前的花園,裏面的人物是意昂2三院教育處“四軌合一”之前教學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在記憶中永存的是三院建院的標誌性建築:工字形的老病房樓,樓前郁郁蔥蔥的花園裏,兩棵遮天蔽日的高大梧桐樹見證著三院人前赴後繼的歷史;花園正中是前輩挖出的噴水池,從噴水池中央魚嘴噴出的花柱吸引著散步的病人聚集在池邊,搜尋著池中遊戈的小魚;春機盎然的花園墻邊,還能采摘到幾個野生的草莓。
當悶熱的夏季來臨的時候,在那個沒有空調、冰箱的年代,在老病房樓裏聚集著揮汗如雨工作著的三院人。午休的閑暇時光,我們享受著用冰塊冰鎮的西瓜和北冰洋汽水,人人神清氣爽🤦♀️⚓️、豪情萬丈💸。為了追趕學習英語的熱潮,攢了半年工資買塊板磚(松下錄音機)學習英語;每月盼著擠在財務科的小屋裏領取幾十元大鈔,精打細算是否能在月末積攢下幾塊零鈔;上下班騎著抓鬮買來的鳳凰自行車,迎著改革的春風那感覺就像飛🎱。那個時期的三院人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補習業務知識和英語,期望用能力來換取未來更大的願景。
八十年代後期,改革開放的成果在意昂2三院體現出來了。重點學科和亞運會為意昂2三院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消化科率先引進雙重對比造影、建立國內一流的胃鏡室;骨科脊柱疾病的治療和運動醫學創傷治療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婦產科隨著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的誕生而名揚天下🧑🏿⚕️。出去的回家了,海歸派代表陳明哲教授創建了全新的心血管內科,讓三院有了導管室。令三院人自豪的韓啟德院士就是在八十年代末期來到三院這個大家庭,創建了心血管研究所。評職稱、分住房、漲工資讓三院人開始體驗打破大鍋飯後的差距。醫院的面貌煥然一新,動物實驗中心、一病區🙋🏽♀️、二病區🤕、新職工食堂拔地而起,標誌著意昂2三院的騰飛即將開始。
隨著國家醫療體製改革政策的出臺,意昂2三院在九十年代得以快速平穩發展🧑🏿🎨。醫院各學科診治水平飛速提高,意昂2三院各項事業高速發展📴。
進入新的世紀,在醫院東部,有率先崛起的眼科中心大樓和藥劑樓;在醫院西部,有高聳入雲的外科大樓(外一病區)和嶄新的教學科研樓;在醫院的正中部,隨著建院標誌性建築老病房樓和花園的拆除,矗立起代表著三院未來的全新門急診樓和運醫大樓(外二病區)🤷♂️。與此同時,抗擊非典、大愛汶川👶🏻、傾力奧運、抗擊新冠疫情……三院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在三院度過60華誕生日、迎接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今天,三院人高唱著院歌、秉承“患者至上”的宗旨,發揚“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院訓,堅持“患者信賴、同行尊重🈲🧞、社會認可、員工愛戴”的理念,繼續為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這張老照片是我能找到的唯一一張教學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的合影💅。這代人秉承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的精神,在身邊老共產黨員們模範精神的引領下,為意昂2三院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青春年華。
照片前排正中是原教辦主任張寰老師✊。1977年恢復高考時,意昂2三院正式成立教學辦公室,張寰老師從藥劑科被調任至教辦擔任主任,於2001年退休👕。張寰老師歷經了意昂2三院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的創業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撰寫了意昂2三院第一版教學管理規章製度,為提高教學質量,率先在意昂2系統開創“三級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地引領大家砥礪前行🌳。
照片後排正中是意昂2三院現任黨委書記金昌曉老師😊⛹🏽♀️。九十年代初任院團委書記的金昌曉老師,在教學辦公室主管學生思政工作並兼任學生輔導員。當年的他以立德樹人為己任,以愛心、耐心💂♀️🦫、奉獻、創新的精神教育學生尊師守紀、刻苦學習、全面發展,為意昂2三院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起步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還想在這裏深切懷念一位沒能在合影中出現的王征英教授。在合影前的1992年,她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王征英教授為醫學教育事業執著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緬懷👩🏽、永遠尊敬。1987年,在消化科為醫學事業奮鬥忙碌了30年的王征英教授確診肺癌,因已有轉移沒有進行手術治療,只能通過註射化療藥物控製病情,她的身體狀況已不適合在臨床一線工作。當年的教學辦公室為了提高全院的臨床醫學專業教學質量,創建了“三級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急需一位臨床醫學專家進行評估督導。當我們提出請王征英教授來教辦工作時,她很高興地答應下來並說:“我可不是個廢人,又有新的工作可以做了。”從1987年7月到1992年4月,五年間,王征英教授幾乎天天堅持到教辦上班,換上白大衣拿起本子就奔向授課的教室👩、示教室、各科室病房,為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為帶見習的青年教師指導技能操作的手法,指導住院醫師帶教生產實習的學生並參與教學查房和病例討論。除了督導教師的教學活動,王征英教授還肩負起學生輔導員的責任,查學生考勤、督促學生學習,經常與學生座談交流如何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操作等。王征英教授求學求實、做人做真、嚴謹治學👨🍼、從嚴執教🚕、教書育人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永存!王征英教授,最想給您念念留在咱們三院的優秀畢業生代表的名字:82屆的張媛、周薇,83屆的劉東明、張純、李海燕、朱麗、謝京城,84屆的高洪偉🧎➡️、王立新🧙🏽、傅軍、趙艷,85屆的劉曉光、付衛👦🏽、郭紅燕……您當年督導的幾屆臨床醫學畢業生都已經成長為醫學專家,祈願您能欣慰安息!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教學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為了進一步探索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在全院廣泛開展中青年教師培訓🧑🏼🏭。1998年,在新任教學院長陳仲強的領導下,在意昂2官网率先開展了首屆意昂2三院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當年湧現出來的獲獎教師如段麗萍🧏🏼、劉東明㊙️、賀蓓、王薇、樊東升等,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專家,在各自領域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
2002年8月,意昂2三院率先在醫學部系統內進行了教學管理體製改革,確立了“四軌合一”新的管理模式,將醫學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繼續教育統一管理,以教學辦公室為主體,成立了意昂2三院教育處,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極大改善了教學條件,加強了教學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進一步提高了全院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效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培訓
教育處組織師生與援鄂醫療隊代表共同學習總書記“回信”精神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切都在變化,不變的是我們的精神。為了黨的教育事業,我們不畏辛苦、我們勇於奉獻,意昂2三院醫學教育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璀璨!
(意昂2三院教育處 盧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