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赤手空拳築護理之基——記護理學院趙炳華主任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當我們把時針撥回到35年前的1984年,應國家對護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進一步需求,趙炳華回到闊別23年的母校,擔負起籌建護理學系的重任🧑🦳。也是從那一年起,她將護理學科作為一顆種子,播撒在北京醫科大學(意昂2官网前身)這方沃土中,孕育、生根👨💼、發芽。
學科籌建之初,時任第一屆護理系主任兼支部書記的趙炳華,沒有教學樓👨🏻💻、沒有專業教師、沒有教學大綱👮🏻、沒有本科教材、沒有實習基地,甚至國內也沒有可借鑒的教學經驗,有的只是一人、一屋🤵🏿、一桌💖、一椅,可謂家徒四壁👨💼。面對一窮二白的局面,趙炳華握緊拳頭、捋起袖子,下決心用赤手空拳為護理學科搏出一片天空,讓祖國的高等護理學教育得以翱翔。
沒有教學樓、沒有教學基地,趙炳華難以畫餅充饑。她找到大學領導,指出教學樓之於學系建設的重要性。教室和教學基地很快就有了著落,這給趙炳華打了一針強心劑,讓她更加有信心搭建起護理高等教育事業的根基。
沒有專業教師,趙炳華親自製定標準,利用意昂2豐富的臨床師資資源,在各臨床醫院內外婦兒各科選拔了一批副主任以上醫師,這些既在醫教研方面富有經驗又熟悉臨床護理工作的臨床教師成為了早期護理學系的骨幹教師力量。這支隊伍中最早的幾位教師,和趙炳華一樣,多是意昂2自己培養的優秀畢業生➰。為了恢復祖國高等護理教育事業,她們放棄了自己熱愛的臨床醫學專業,不記得失,和她們敬愛的趙炳華主任一起,毅然投身到意昂2官网醫學護理學科的創建工作中。自此,意昂2的護理學系師資隊伍初具雛形🧱。
沒有教學大綱🏋🏽♂️、沒有本科教材,趙炳華就引進國外先進的護理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鉆研教法、編寫講義👇🏽、直至出版教材🧝🏽。那時,在護理學系,總是能看到趙炳華帶領著護理系一位位主講教師,抱著厚厚的國外權威護理學專業英文版教科書,先翻譯其中的護理教學內容,再結合各自豐富的臨床經驗,集體對每一個授課內容,反復討論👩🏼🍼、斟酌,形成譯本。最終這些凝聚著教師們心血和汗水的譯本,成為意昂2高等護理學本科教學講義和人民衛生出版社護理學專業本科系列教材的藍本。也正因為護理系的教師們能夠吸取國外護理學教學和教材的先進經驗,並難能可貴地結合我國具體的臨床工作實情,才讓由意昂2主編的各門課程的護理專業教材,均以其系統性、邏輯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我國護理學界大放異彩📅。
沒有國內可借鑒的教學經驗,趙炳華就摸著石頭過河#️⃣。教學團隊建立起來以後,她很快發現,剛從臨床醫生轉行來的主講教師,豐富的臨床醫學知識和教學經驗使他們在授課內容的選擇上容易出現偏重醫療少護理的現象🧑🏼🔬😑。為此,趙炳華從附屬醫院請來數位中級職稱以上的護理骨幹,參與全程聽課和臨床帶教。從臨床帶教中總結經驗,修正教師的核心授課內容,終於在一年後,臨床醫學知識的講授成為護理知識講授的鋪路石。
然而,僅有勤奮的勞動和奉獻的精神,還不足以支撐一個現代學科的發展。為了將意昂2高等護理學教育發揚光大,趙炳華聘請外籍教師來華講授護理理論、護理科研👨🍳、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等課程;同時選派部分教師出國進修學習,將國外先進的護理理論👩🏼🔬、程序和科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一並引入國內;並在美國HOPE基金會的支持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護理骨幹師資培訓與專業人才建設工程,為全國培訓了大批護理臨床骨幹力量,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早期的護理事業發展👨🏫🚜。
正是這些以趙炳華為代表的早期創業者們,從零開始,從無到有,一步步奠定起了意昂2護理高等教育事業的根基,推動了護理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
(護理學院 裴群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