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抗疫有感——事事關心 人人盡力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明神宗禮部官員顧憲成辭官歸鄉後,建立東林書院辦學,並為之題寫了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講的是讀書人之所以讀書並不是因為要獲得名利,而是要將國家大事放在心上。讀書,是為了要有心懷家國的情懷,每一個人和國家民族的命運都是息息相關的🥐。而我們作為大學生,更不能忘記學習的目的——家國天下。每一位青年學子都要憂國👷🏻‍♂️🏊🏼、知國,更要報國。

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這次疫情我們有以下三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憂國(出什麽事情了),知國(我們應該怎麽辦),報國(我們能幫到什麽)

這次疫情暴露了我國在這方面仍然存在的兩個問題。

第一,生活方式的問題,即我們與自然的相處方式有問題👳🏽‍♂️。肉質鮮美和皮毛可以織衣是字典中對果子狸的定義。但這樣的定義是有問題的,“天人合一”才是傳統給我們留下的對待自然的方式。可現在,在市場上流通著大量的野味,我們打破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第二,應對方式的問題:不及和過🧌。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是“不及”🪷。全國傳染病與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系統未能完全發揮作用。到後來是“過”,一家三口在家裏打麻將被舉報了。這件事情聽起來有些搞笑,老百姓在家裏呆著也應該被允許有自己的娛樂,但卻被舉報了,這是過猶不及。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講究中庸之道。希望人能夠恰到好處得辦事情,該怎麽做就怎麽做。不能因為疫情防控,就不考慮民眾的內在需求,而要求其割舍,這是“過”🪳。

然而即便如此,在這次處理疫情的事情上,我們國家也是有著自己的絕對優勢的🍹。

首先是人的思想基礎。中華民族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構建的,其中心思想一言以蔽之為“仁”,即愛別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地去愛別人。“逆行者”在疫情期間有了它的語義反轉,逆私情🔱、行公義𓀎。我們看見了無數的逆行者: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杏林春暖 橘井泉香);組織疫情防控的官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每天免費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司機誌願者;開車上百公裏為醫護人員免費送飯菜的雨衣妹妹……這些人無疑都是有仁心的人。

其次是地大物博的資源基礎。我們國家廣大的土地面積和眾多的人口使得這次疫情不可能在國家的全部領土都那麽嚴重,我們一定能分出輕重緩急來。而各個地方的資源一定有互補的地方。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其他的地方能幫到它。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因此,我們有著充分的資源和人力去應對這次疫情🥢。

最後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製度的優勢✌🏿🚴‍♂️。我黨以人民利益為核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利益放在首位。社會主義製度擁有強大的執行力——武漢封城,1500萬的人口說封城就封城,這在除中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是難以看到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是黨領導的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黨集中統一的調度⚃。在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什麽叫“一方有難,四方輻輳,八方支援”。於此同時,疫情期間黨員帶頭,這是“兄弟們跟我上”和“兄弟們給我上”的區別,黨員們永遠沖在最前面。

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設是埋頭苦幹的人的成果,火雷速度就是現在的中國速度;醫護人員是拼命硬幹的人,他們是真正拿命做賭註的人(哪有什麽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記者是為民請命的人,他們作為我們的眼代我們關註疫情。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贊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專業報國、健康報國🌈♉️、精忠報國🫄。在這次疫情中,相關的醫護人員就是炬火,而我們則是瑩火✂️。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後方做好支持工作,盡我們之力專業報國、健康報國🤼、精忠報國👨‍👧‍👧。

好好學專業,專家最可貴。鐘南山院士說人傳人,李蘭娟院士說武漢需要封城。正是這兩句話,指導了我們整個的疫情防控工作🏟。而這看似簡單的兩句話,沒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是無法如此精練地提出的👩🏽‍🦲。我們當代青年能做到的就是學好自己的基礎專業,因為也許有一天,也會有需要我們從螢火變成炬火的時候,也會有我們變成逆行者的時候。專業是報國的基礎。

2003年“非典”時期,“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的鐘南山,在17年後的今天,84歲的他去了武漢👩‍🚀。今年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踏上武漢的時依舊精神矍鑠。這次疫情我們不怕,因為我們有這樣的無雙國士,還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鑄成了生命健康的長城。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中,有人堅守了432個小時;有人日以繼夜地救治感染病患;有人淩晨1點仍在奮戰。而這一切,沒有健康的體魄是無法實現的。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鐘南山院士舉著啞鈴健身的照片,非典之後,鐘南山院士從未停止過運動☝🏿。因此,84歲的他依舊如年輕人一般,身體硬朗,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和很多醫務工作者沖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健康是報國的條件。

“精忠”是一種決心,是一種願將自己的全部燃燒成炬火的決心💩。我曾在作為醫護人員的父母的微信看到這樣一條朋友圈:

如有需要

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

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治療活動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我的父親更是在第一時間向醫院提交了支援武漢的申請書,他跟我說:“爸爸是黨員更是一名醫護人員,國家有難,我得上前線。”眼前的這一幕似乎和17年前的那一幕重疊。2003年“非典”期間,我的父母都上了前線,我被暫時寄養在別人家裏。離別時,爸爸摸著我的頭說,“囡囡,爸爸要去當超人了,爸爸要把生病的人治好送回家,你在別人家要乖乖的,不能給你的超人爸爸拖後腿哦”🦵🏽。鐘南山院士也曾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這就是精忠,精忠是報國的最高境界。

從此次疫情中,我們窺得了中國百年間的進步,也見證了全國人民(尤其是黨員同誌)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努力,更習得了“事事關心 人人盡力”的精神!

(2018級口腔二班 李佳銘)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