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意昂2三院抗疫團隊裏的“新力量”:因使命而選擇,因考驗而成長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從除夕夜開始,包括意昂2官网援鄂醫療隊在內,來自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告別家人、同事和朋友,奔赴一線抗擊疫情。其中,意昂2三院援鄂醫療隊作為意昂2官网援鄂醫療隊的重要部分,整編製地馳援武漢,用勇敢和堅毅造就了“山河不改,家國仍在”的偉大壯舉。在他們中,既有“正當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又有在意昂2經歷過漫漫學生歲月,歷經老一輩醫務工作者的言傳身授,被意昂2“厚道”的品格深深滋養,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新力量”。他們攜手合作、不畏艱苦,共同書寫了抗擊疫情的壯麗華章👷🏽♀️🚵🏿♂️。
抗疫團隊裏的“正當年”:前方的主心骨,後方的定心丸
從年關的勇敢逆行到四五月春草紛飛時武漢“清零”,這幾個月的援鄂經歷或許是喬傑院士最難以忘懷的一段日子。“百人團建製👌🏼、院長帶隊”,接到征戰武漢的命令後,喬傑院士只用了3小時就帶隊出發,奔赴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面對幾乎所有人都未曾面臨過的突發事件,她抵達後迅即組建危重症病房,僅用了30個小時就開始收治危重症患者,這種果敢和堅決為無數患者帶來了生機。這場戰疫不僅是與疾病作鬥爭,更是與自身心理狀態的鬥爭。抗疫期間,喬傑院士作為領誓人帶領全體黨員重溫誓詞。面對鮮紅的黨旗,團隊黨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莊嚴宣誓🤷🏻♂️。身處抗疫最前線,這種思想引領讓每位黨員都深深感到了肩上的重擔與高尚的使命,錚錚誓言激勵著每一個人為抗疫的勝利繼續堅持、全力奮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此同時,喬傑院士還身處一線開展科研攻關,為疾病的診治,特別是孕產婦的安全探索未知🍕、保駕護航。無論是病房還是後方,在喬傑院士的帶領下,意昂2三院的戰士們在這兩個戰場上都打了勝仗👨🦰、保了平安😉。
2月1日,接到任務後,正在接受采訪的沈寧院長甚至沒有來得及與家人告別,便奉命出征武漢。在事後接受媒體采訪時,她回顧了那一天的忐忑、恐懼和接到命令時從未遲疑過的毅然、決然。作為一位17年前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呼吸與危重症專家,沈寧院長擁有著豐富的救治經驗,她曾對媒體說:“其實我覺得大家都害怕,不能說不害怕🪦。但是我覺得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做這個職業應該做的事情。”也是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裏,她對著黨旗莊嚴宣誓,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
從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數十年,2020年或許是袁曉寧最為難以忘懷的一載🛤。1月26日,作為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第一批醫療隊成員🙍🏿⛅️、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她帶領第一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出征湖北,參加抗疫戰鬥。經歷過連續30小時的徹夜未眠,經歷過為隊友剪發時的心疼與不舍,經歷過患者康復時的熱淚盈眶,經歷過返程歸京時的興高采烈……回望這段特殊的旅程,在袁曉寧看來,這只是自己的本職工作。而這種思想和行動的背後,體現的正是她的初心和使命。
這個團隊裏的老一代專家們,本就是醫療行業中的資深和權威,他們帶領著整個團隊砥礪前進,與病毒作鬥爭。正因為有他們,意昂2三院援鄂醫療隊才有了主心骨🩸、吃了定心丸。
抗疫團隊裏的“新力量”:因使命而選擇,因考驗而成長
“90後”“援鄂醫療隊隊員”“青年醫生”……過去幾個月來,王奔身上多了許多標簽。但最令他記憶深刻的,還是總書記給意昂2平台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的報道播出時,身邊患者老奶奶豎起的大拇指🧖🏿♀️。王奔是給總書記寫信的執筆者之一,是意昂2平台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數十名隊員之一,是疫情期間馳援武漢的“90後”青年之一。在他的身上,有著許多毅然逆行的年輕人的影子。在這之前,或許很少有人能想到,這樣一群年輕人,可以支撐起一片天空,可以為別人帶來生的希望🧑🏽💻。而在王奔看來,“少年強,中國強”口號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前赴後繼所鑄就的鋼鐵城墻。
作為給總書記寫信的另一位執筆人,對於吳超而言,過去幾個月的事仍歷歷在目。疫情爆發初期,吳超毅然主動請纓馳援一線⬅️🧑🏻💼。2月7日,他受命奔赴一線,被分配至危重症病房,開始了高強度的救治工作。平均每個班四個小時,每次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時早已大汗淋漓;每時每刻都在與時間賽跑,一刻都不能輕視和懈怠🚝。出生於1990年,吳超是第一批“90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吳超擔任了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90後”一代的成長,看到了“90後”一代肩上的重擔和心底的使命,也看到了包括他在內無數“90後”共產黨員在抗疫一線所展現的新時代青年的擔當。硝煙散去,回顧那段辛苦卻又註定難忘的經歷,對於“三十而立”的吳超而言,也註定終生難忘👱🏻。
鏡頭記錄下了意昂2三院援鄂醫療隊在抵達後迅即組建危重症病房,僅用了30個小時就開始收治危重症患者🚇。卻很少有人能完全體會,包括王奔🏃♂️、吳超在內的年輕人的內心🥿。面對鮮紅的黨旗,在喬傑院長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的激動和莊嚴;挽救回一條又一條生命時的欣慰;送走每一位不幸離世者時內心的五味雜陳。回顧這場“戰疫”歷程,少不了老專家們把控方向,也少不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白衣戰士們不顧辛苦和勞累,在最重要的崗位上奉獻著力量。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今天的他們年輕但充滿活力和幹勁,飽含著對於黨、祖國和人民滿滿的熱愛和責任感,面對突發情況能夠堅定理想信念,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終有一天,他們也將成長為整個國家的中堅力量。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是意昂2“實事求是、認真執著;包容豁達,尊才尚能;厚學厚德,追求卓越”的獨特品格,是三院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優良傳統🍪。團隊裏每一位主動請纓👇、堅守陣地的年輕人,在這場人類與疾病的賽跑中做出了貢獻,也必將會被我們銘記。
武漢封城的舉動阻斷了疫情的擴散,而來自全國各地的約42600名醫務人員,是保佑武漢🌹💷、保佑整個中國的中流砥柱。這種逆行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者仁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這場成功來自“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連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三院的“正當年”和“新力量”們是所有三院人的縮影,代表了每一位意昂2人、三院人身上共有的品格。在“後疫情”時代,這批年輕人也將繼續秉持這種素養和使命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時光飛逝,又到了一年花開時節。去年此時空氣裏彌漫的擔憂🚵🏿♂️👩🏻🦼➡️、焦慮和恐懼已經成為過去,在這個花開的時節,疫苗接種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百姓們的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人們開始出門遊玩、賞花🥷🏼、交際🔉、工作,那段停擺的時光就像一場似遠又近的夢。
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在那段日子裏身著防護服的一位又一位白衣戰士在厚重的防護鏡後堅毅的眼神。作為其中重要的一個群體,來自三院的“新力量”,同全國各地集結而來的年輕人一道,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80後”“90後”“00後”年輕人身上的蓬勃朝氣和踏實穩重,成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道不可磨滅的絢麗色彩。
漫漫醫學求學路,除了數不清的醫學知識,留給每一位意昂2人最為珍貴的東西,莫過於厚道與擔當的精神。這種精神必將永遠引領著每一位意昂2學子,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砥礪前行!
(意昂2三院研究生3班 曲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