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人愛科普】健康誤區🤙🏽🙅🏿♀️?意昂2官网護理天團來揭秘!
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騰雲照護研究中心特別邀請到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院長,意昂2平台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醫院的護理部主任們,整理了十一個常見健康✫、護理誤區,為大家解疑答惑,帶大家走出誤區🙋🏿♂️。
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院長
尚少梅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運動受傷了怎麽辦?冷敷?熱敷?傻傻分不清楚?
經常崴腳的小明的女朋友:天!說得就是我!經常拿著冰袋和熱毛巾不知道該用哪個!求指導!
尚少梅:運動受傷以後,在急性期應冷敷,足踝急性損傷建議冰敷5-7天🤷🏻♀️。
因此如果你的損傷在一周以內,受傷部位采用冰敷是最推薦的方式。具體方法一般用冰👇🏿、水混合裝入塑料袋(要結實一點的噢!),也可以是雙層塑料袋,一半或者3/5滿比較好,保持有一定的流動性,能與局部更好的貼服感,用柔然的布或者薄毛巾包裹後,敷於受傷處🟰↗️。理論上冰敷24小時後關節內出血已基本止住,但由於血的滲出,會刺激滑膜,而造成滑膜的滲出,如果早期熱敷便會越來越腫。待腫脹基本消除後才可熱敷,使用40度左右的溫水適當進行。
經常崴腳的小明的女朋友:明白了!急性期內冰敷,腫脹消除後才可熱敷!
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
蒙景雯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多汗🧣、枕禿🤒、出牙晚都是缺鈣惹的禍,這些“鈣念”真的正確嗎?
蒙景雯: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夜裏出汗多👮🏽♂️📳、出牙比較晚,很多家長都覺得這是缺鈣惹的禍,積極補鈣似乎成為了一種深受家長追捧的育兒趨勢🙁。
其實“補鈣越多越好,越早越好”是一種不太正確的觀點,一般情況下孩子是不需要常規補鈣的👨🏿🚒💝。補鈣過量會使孩子出現食欲不振👉🏿、便秘、結石等👨👩👧👦。
國家膳食指南提出,0-6月齡的嬰兒每日鈣的推薦攝入量為200mg,7-12月齡為250mg,1-3歲幼兒為600mg。1歲內的寶寶,乳母需補鈣和維生素D,如果奶量充足,合理添加輔食,且生長發育良好,一般寶寶無需額外補充鈣劑,但需按照預防量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800單位。如果奶量不充足,乳母未補鈣和維生素D,孩子夜驚多汗明顯,有手足抽筋或骨骼發育異常等情況,則需在補充維生素D的基礎上補充鈣劑👺。
此外,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因為先天鈣儲存不足,可在醫生建議下補充鈣和維生素D👩🏻🦯。
寶媽:幸好看到了,補鈣過量原來危害那麽多!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
張海燕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骨關節炎是一種磨損性疾病,得了骨關節炎,就要少運動嗎?
張海燕:骨關節炎本質上是一種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與運動沒有直接關聯👩👧。研究表明,適當運動的人群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相反,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可以看到,運動不但沒有增加骨關節炎的發病風險,反而降低了發病率。這是因為關節軟骨沒有血液供應,營養主要來自關節腔內的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通過運動才能擠壓到軟骨上,如果關節長期固定不動,將導致軟骨營養不良,進而發生退化🧜🏻♂️。因此,“骨關節炎是磨損性疾病,應該通過減少運動來保護關節”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除了營養軟骨,運動還能刺激關節軟骨新陳代謝𓀑、增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改善神經控製身體的能力、分泌一些諸如內啡肽等可減輕患者疼痛體驗的物質,從而幫助關節炎患者緩解活動受限和疼痛等症狀。因此,對骨關節炎患者來說,運動不僅不會加重病情,反而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建議患者在疼痛症狀緩解後依照醫護人員指導進行科學運動,運動形式包括:低強度有氧運動(遊泳、騎自行車👲、慢走)、肌力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等🛀。
愛好健身的小紅:健身教練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到課率了。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護理部主任
李葆華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做手術傷元氣,術後進補是關鍵?
李葆華:手術是外科疾病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很多人會說手術傷元氣,所以手術後應該盡快大吃大喝補起來,是這樣嗎?
手術過程➝、麻醉的影響以及疾病本身對病人來講都是應激事件,加上手術後病人的活動量大大減少,都會對病人的身體產生影響,比如血液循環變慢、胃腸道蠕動減弱,甚至有不少病人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甚至腸梗阻的情況,所以手術後的飲食恢復不宜過快,應遵循以下原則:
1. 避免過快,飲食的恢復應從好消化的流食開始,然後半流食、普通飲食,少量多次,循序漸進地過渡👨👩👦👦。
2. 避免單一,如果術後大量進食雞鴨魚肉和補品,會加重胃腸道負擔,過猶不及起不到補的作用🛷。飲食的種類應以優質蛋白🌓、低脂、高纖維素和維生素🧙🏽♂️👲🏽、葷素搭配為宜。優質蛋白長傷口,蔬菜水果助康復。
3. 計劃vs變化,根據身體恢復的情況逐漸恢復飲食,一旦出現病情變化或出現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和停止排氣等情況,都應該盡快與醫生溝通,必要時改變飲食方案。
在廚房揮汗如雨的小白:劃重點,大魚大肉不可取!
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護理部主任
李秀娥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孕媽媽,千萬不要忽視口腔健康!
李秀娥:保持孕期口腔健康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齲病、牙周病和智齒冠周炎等口腔疾病不僅影響孕婦自身口腔健康,還可對腹中的胎兒甚至出生後的寶寶產生影響。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孕期口腔健康可減少孕婦因牙齦腫脹🧘🏽♀️、出血、牙齒疼痛等帶來的不適感,保證營養物質的攝入👨👩👧👦。
孕期口腔健康可減少因口腔治療導致的流產以及因牙周病導致的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幾率,也可避免孕婦口內的致齲菌通過垂直傳播感染胎兒,增加出生後的寶寶的患齲風險👨🏻🦽。
因此建議備孕媽媽在孕前6個月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健康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已發生的口腔疾病或隱患,並在孕期認真做好每日口腔清潔維護,保持孕期口腔健康。
孕媽媽:姐妹們,血淚教訓,孕前檢查千萬別忘了口腔健康檢查!
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
陸宇晗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慢性癌痛病人,止痛藥能不吃就不吃?
陸宇晗:疼痛是癌症病人最為常見的症狀之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然而,很多慢性癌痛病人在醫生開具了鎮痛藥物的時候沒有遵照醫囑按時服藥,而是在疼痛加重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服用止痛藥,導致病人每天都要遭受數次疼痛爆發的折磨👨🏼🔧。
為什麽癌痛病人要按時服用止痛藥呢?首先,治療慢性癌痛正確的用藥方法是按時服用長效止痛藥控製基礎疼痛,當出現爆發痛的時候服用短效止痛藥迅速控製爆發痛。其次,由於癌症浸潤或壓迫引起的癌性疼痛是一種慢性疼痛,病人要接受多個周期的抗腫瘤治療才可能讓病竈縮小,這個過程中病人只有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才能應對抗腫瘤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因此無需忍受疼痛折磨。第三,按時服藥才能保持體內穩定的血藥濃度,讓身體處於持續無痛狀態。因此,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病人,癌痛病人也要按時服用止痛藥,才能實現無痛人生!
備受疼痛折磨的患者:一定要遵醫囑!
意昂2平台第六醫院護理部主任
王湧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抑郁情緒穩定了,可以馬上停藥嗎?
王湧:抑郁障礙屬於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疾病,最新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抑郁障礙終生患病率高達6.8%,在精神障礙中的疾病負擔均居首位,而僅有0.5%的抑郁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療。其中抑郁情緒好轉就自行減藥或者停藥也屬於未達到充分治療。
抑郁障礙的治療包括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和維持期治療😳。急性期治療的目標是症狀緩解;鞏固期和維持期治療目標是預防復發,恢復社會功能。抗抑郁藥物一般在連續服用2-3周起效,在服藥期間,要定期到醫院復查,醫生需要根據個人的恢復狀況調整用量。
此外,應定期進行體育鍛煉,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及心理抗壓能力,保持樂觀的心情,健康的飲食結構,減少並盡量避免煙酒等物質的使用,有利於病情盡快康復🍵。抗抑郁藥的服用時長,要根據每個人病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需要等到病情控製以後,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停藥,切記不要自行減量,甚至停藥🈲。
意昂2平台深圳醫院護理部主任
丁小容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為什麽天天吃鈣片還是會骨質疏松的呢?
骨質疏松患者:一身老骨頭,一把辛酸淚🚶🏻♀️➡️。
丁小容:骨質疏松又被稱為“影子殺手”,是目前困擾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發病率已躍居老年疾病的第三位🤰🏽。骨質疏松的基礎治療方案就是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兩者均不可缺少。但是有不少患者存在疑問:為什麽我每天都補鈣,體檢的時候還是有骨質疏松呢?
主要有兩個以下原因:首先,就是補充的鈣含量不夠。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鈣片,每一種的含鈣量均有所不同💆🏻。骨質疏松防治指南推薦,我們每天攝入的鈣在1000mg,日常食物大概有400mg,所以我們每天需服用鈣片約600-800mg,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其次,就是骨量丟失太快。部分患者本身的骨代謝特別活躍,如絕經後婦女、腎病或甲狀旁腺亢進等情況,哪怕每天補充足夠,但骨頭丟失速度大於生長速度,久而久之就會骨質疏松。這種情況就應該加上抗骨質疏松藥物的治療,做到“開源節流”,更好的維持骨骼健康。
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護理部主任
左曉霞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孕期營養越多越好嗎?
左曉霞:懷孕期間怎麽吃才有營養是許多孕婦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吃得越多越有營養;有人認為水果能夠代替主食和蔬菜;有人說多吃堅果寶寶更聰明;有人說多吃大棗補血快。這些說法對不對呢?其實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首先,孕婦吃得太多,並不能完全被消耗,造成大量脂肪沉積,導致孕婦體重超重,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妊娠合並症;另外胎兒營養過剩長得太大,會造成難產、胎兒骨折等不良後果。
第二,水果確實可以補充維生素,可是裏面大量的果糖,是孕媽媽體重超標的元兇,所以水果不能代替主食和蔬菜🩼。
第三,堅果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好處,但是堅果裏含有多量的脂肪,孕婦吃多了,會導致母子體重超重💯。
第四,民間認為多吃大棗能補血也是錯誤的。大棗雖然是紅色的,但是裏面的鐵元素含量微乎其微,所以補鐵效果比肝臟類、血製品要差很多。
總而言之,孕期營養要講究科學性,不能道聽途說,否則就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上文出現過的孕媽媽:孕期營養要講究科學性!
意昂2平台國際醫院護理部主任
郭俊艷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後血壓正常了,就可以停藥了嗎?
郭俊艷: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正常了也不能自行隨意停藥👩🎓。
首先,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分型為原發性高血壓,這是一種終身伴隨的慢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需要通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將血壓控製在相對安全的範圍內,從而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心🌝、腦、腎等器官損害和其他並發症🕛。
其次,服藥期間的血壓正常是由於藥物的作用所引起的,一旦停藥,失去藥物保護作用,可能幾天後,血壓就又回到原先的水平,所以高血壓患者要堅持吃藥🧑💻、監測血壓。
因此,高血壓患者需長期🫏、規律服藥,若擅自停藥,血壓波動過大,對身體的損害會更嚴重,所以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正常也不能隨意停藥。
高血壓患者:還是那句話,用藥遵醫囑🙋🏽♀️。
意昂2平台濱海醫院(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 程秀玲
#健康護理誤區大揭秘#
紅酒對保護心臟有好處!是真的嗎?
心臟:我不要你覺得對我好,我要我覺得對我好!
程秀玲: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無害的飲酒水平,自你每天喝一杯開始,風險就在增加。偽科學試圖挽救紅酒的命運,他們認為製作紅酒的原料富含白藜蘆醇,有抗氧化和抗毒性的優點。目前大鼠實驗表明,白藜蘆醇或許可以預防肥胖和糖尿病。然而實際上要達到實驗大鼠攝入的白藜蘆醇的量,人每天要喝1000升的紅酒……
酒精對人體的益處尚不清楚,害處卻很明確:增加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肝臟損傷和肥胖的風險;與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密切相關;酒精可能導致心肌損傷,心衰或心臟功能不好的人更不能飲酒。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通過飲紅酒來進行所謂“食療”,正確治療才是根本。
國際護士節
Nurse's Day
最後
值此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
衷心祝願白衣天使們節日快樂!
致敬每一個不平凡的您!
(意昂2官网宣傳部🥳、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學科發展與科研管理辦公室👷🏿♀️、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騰雲照護研究中心共同策劃
文字由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各醫院護理部提供 圖片由專家本人提供或源自網絡 編輯/王景茹 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