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良師如何培養?教育部黨組《求是》撰文 | 造就新時代築夢人
來源📓:來源 | 《求是》2018年第4期
如何準確把握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使命擔當?怎樣確保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政治方向✤🧑🏻🔬?近日👨🏿🦲,中共教育部黨組在《求是》刊發文章《努力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大國良師》,提出四個堅持🚣🏼♂️。一起看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裏程碑式政策文件,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立足新時代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將教育和教師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對於建設教育強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持以新時代發展為根本要求,把握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時代使命
時代賦予責任😢,責任體現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步伐明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意見》強調✵,“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要認真落實《意見》精神🏂🏽,充分認識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形勢任務💨,準確把握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使命擔當。
認清總體任務。立足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必須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戰略地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任務🪤。
找準主攻方向。面對新方位、新征程、新要求,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如有的地方對教育和教師工作重視不夠🫄🏿,師範教育體系有所削弱☝️,有的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專業化水平難以適應新時代需要,中小學教師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師管理體製機製亟須理順等〰️。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攻方向,確保改革不偏離航線👱🏿、不失去重心。要確保方向,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要強化保障,把教師工作置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支持戰略領域。要突出師德,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要深化改革,把管理體製改革與機製創新作為突破口,破解發展瓶頸🤽🏿♀️。要分類施策👩🏻,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考慮區域、城鄉🧑🏿🏫、校際差異,采取針對性的政策舉措🙋🏽♂️。
把握階段目標👃🏿。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未來5年以及2035年的目標任務。第一個階段,在歷史交匯期,也就是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職業發展通道比較暢通🏃➡️,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教師管理體製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機製更加完善🦏,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教師規模、結構🏊♂️、素質能力基本滿足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第二個階段,到2035年🧗🏼♂️,也就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期,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教師管理體製機製科學高效。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確保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政治方向
教育是我們黨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沿陣地🤷🏼♀️,教師是意識形態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和具體實踐者👩🏿🦱,中國教育事業的路怎樣走🔌,學生的魂鑄成幾何💆🏽,從某種意義上說💅,決定權就掌握在教師手中🍍。要認真落實《意見》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保證教師隊伍建設的政治方向”,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黨委(黨組)要重視🔌。各地各校要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把教師隊伍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實行一把手負責製,緊扣廣大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問題,找準教師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不棄微末、不舍寸功🧑🏽🏫,堅持發展抓公平、改革抓體製、整體抓質量🧕🏼、安全抓責任、保證抓黨建,把教師工作記在心裏🔟💧、扛在肩上、抓在手中。
黨員隊伍要建強。加強教師隊伍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廣大黨員教師“四個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思想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武裝,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育引導黨員教師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加大在優秀教師中發展黨員力度。配齊建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
優秀人才要凝聚🦻🏼。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把廣大師生凝聚在黨的周圍。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讓廣大教師心暖氣順🕺🏽👨🏿🌾,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適教、善教🪿、樂教的優秀人才集聚到教師隊伍中來,讓教師戰線成為人才集聚高地💇🏽♂️,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堅持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根本初心,強化新時代教師隊伍的素質能力
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意見》指出,“人民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實抓緊抓好。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是為人民提供更加優質教育、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前提👨👨👧,要認真落實《意見》精神🧕🏻,努力為人民培養越來越多的好老師。
鋪好品行底色。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師。要幫助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教師不僅要成為經師🙋🏻♀️👴、學問之師👩👧,更要成為人師👨🏿🏫、品行之師💚。要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四個自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熱愛祖國🕹、奉獻人民🫱🏼🤲🏻。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製,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加強師德教育💋,強化師德考評,嚴格師德懲處,對違反師德行為堅持零容忍🔂。發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奠實專業素養。啟動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加大師範教育投入力度,辦好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改革招生製度,選拔有誌於從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專業🤲🏼,提高師範生生源質量。創新培養模式,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推進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分類培養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高素質善保教幼兒園教師、高素質雙師型職教教師🤸🏻♀️、高素質創新型高校教師。統籌推進國培項目𓀙😒,分級分層分類開展大中小幼職特教師培訓。強化校本教研,發揮教學名師示範帶動作用,引領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補強鄉村弱項。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倒排工期👴🏿、跑表計時⏺。加強培養補充,鼓勵地方加大本土化鄉村教師培養力度,擴大特崗計劃實施規模。加強培訓提升,促進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製標準,編製配備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推進交流輪崗,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引導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流動。實施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鼓勵提標擴面。加大周轉房建設力度,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關愛鄉村青年教師,穩定鄉村青年教師隊伍。
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優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治理生態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動力是全面深化改革。《意見》指出,要“深化改革”✊🏻,“抓住關鍵環節💊,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實踐探索👩🏿🔬,破解發展瓶頸”。要認真落實《意見》精神,持續推進改革,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製機製障礙🍰,不斷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破解管理障礙🆓。聚焦管理頑疾👸,實施破解之策🧍♂️。創新和規範中小學教師編製配備🧘🏻♀️,加大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配。完善準入和退出製度,深化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改革♘,逐步提高中小學教師入職學歷標準🙅🏽♂️。深化職稱製度改革👨🏿🔧,適當提高中小學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在中職學校設立正高級職稱🏌️♀️,將職稱評審權下放至高校,讓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更寬廣、更通暢🌒。深化考核評價製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和師德要求,努力扭轉中小學單純以升學率和學生考試成績評價教師的傾向,努力扭轉高校教師重科研輕教學🤚🏻、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靜心研究學術。
提高地位待遇👨🏿💻。增強獲得感👩🏽🦱,提升榮譽感。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製,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製。建立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製,擴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權🪥。完善榮譽製度,深入做好教學名師、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教書育人楷模等評選推選活動。建立現代學校製度,突出教師主體地位🔳,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製👩🏽🦰。
加強經費保障😦🔊。強化經費保障,確保改革成效🙍🏽♂️。各級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作為教育財政的重點投入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機製。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優先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緊迫的領域。加大師範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製,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製定嚴格的經費監管製度,規範經費使用,加強經費管理,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編輯🛐:柳欣